关于美元霸权的讨论不绝于耳。
“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美联储随便印钞掠夺世界财富?美国随时打开印钞机?持有美国国债就是被薅羊毛。”
这些说法似乎随处可闻,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先来破解一个常见的迷思:“美国政府用 14 美分的一张纸,来骗我们 100 美元的商品。”
言下之意即美元是随便印的,美国政府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然而,稍加思索便会发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如果美元真能随意印发,它还会成为全球最受信任的货币吗?
这种信任,最明显地体现在各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上。持有美国国债,意味着美国政府向你借钱,并承诺在固定时间内还款,同时支付利息。
截至今年 4 月底,全球各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价值高达 8 万亿美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德国全年的 GDP 才 4 万亿美元。
这说明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借钱发展能产生杠杆效应,提升股东投资回报率。同理,国家也是如此。
在这个世界上,越有实力的,往往欠别人越多钱。目前,中国拥有的美国国债全球排名第二,总值 7700 亿美金。
这代表着我们认可美国政府的信用,相信美元是相对稳定的货币。
若美元真的随意印发,那它随时可能贬得一文不值,中国还会持有这么多美国国债吗?
要真正理解这些问题,我们需从根本层面了解世界货币的产生和运作机制。这世界的钱究竟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误以为一个国家的钱都是政府印出来的,其实不然。虽然政府可以印刷实体钞票和硬币,但这只占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很小一部分。
经济中的大部分钱,是商业银行通过给个人和企业发放贷款创造出来的。每次银行发放贷款,就相当于凭空创造了一笔贷款和一笔存款。
以一个假设的世界为例,只有一家银行和两个人,张三和李四。最初张三有 100 万,李四没钱。张三找李四装修餐厅,给了李四 100 万,李四存进银行。
当李四要求增加装修款,张三没钱去银行贷款,银行把李四的存款借给张三,李四又把钱存进银行。
如此反复,经济体中的钱就增多了。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发放贷款就是在账户里创造数字,无需现金参与。而且,银行之间通过发放贷款和制造电子货币相互竞争。
很多人认为是先有存款银行才能放贷,其实是贷款创造了钱,人们才有存款。那么,没有准备金,银行不够钱兑付怎么办?
商业银行需留意资金的净流入和净流出。每天结束时,银行通过中央清算中心结算净资金流动。若银行出现资金流出多于流入的情况,可向有盈余的银行借款,这就是银行隔夜拆借市场。
在极端情况下,如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银行间甚至在隔夜拆借市场都无法平衡账目。
这时,中央银行就成为关键角色。
以美联储为例,它可以通过调节隔夜拆借利率、为银行系统注入资金等方式稳定金融体系。央行调节隔夜拆借利率的方式之一是公开市场操作。
如果央行希望降低隔夜拆借利率,就会创造银行准备金向银行购买短期国债,增加银行系统流动资金,降低拆借利率。
这种操作并非印钞,只是资产类型的交换。当隔夜利率接近或达到 0 时,传统手段失效,就需要量化宽松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量化宽松并非印钞,只是央行通过购买大量长期国债等资产为经济注入流动资金,进行资产类型替换。
同时,我们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美国在进行所谓的“印钞”。中国的 M2 总量近年来急速攀升,已远超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乱印钱,M2 涵盖了多种货币供应量形式,不能简单地与印钞划等号。谈到美元的货币政策,就不得不深入了解美联储。
美联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它由 12 家区域性联邦储备银行组成,每个区域储备银行由当地银行家和商人管理,同时又有政府参与。
美联储的股东是全美国的 3000 多家银行,这些银行每年能拿到固定股息,美联储支付完股息后,剩余净利润归美国财政部所有。
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一人一票,决策完全独立于美国政府。这也说明,美国政府不能随意印钞。
美元在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并非靠胡乱印钞赢得,而是靠信用、科技创新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全球各国持有的 8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就是证明。
最后,关于本周美元开始进入降息通道这一重磅消息,我们应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跟风或恐慌。
在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我们需要以客观、准确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各国的经济制度和货币体系,而不是被片面的说法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