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指数增强基金?一文搞懂

财富   2025-01-15 12:02   四川  

目录
一、基本概念和逻辑
二、和指数基金等的对比 
三、指数增强基金的特点
四、指数增强怎么“增”
五、选择增强型指数基金的注意点
六、如何选择增强型基金
七、指数增强ETF
来源丨F金融
原标题丨一文读懂指数增强基金(概念、逻辑、特点、注意点、如何选择、指数增强ETF等)
一、基本概念和逻辑
增强型指数基金,是在原有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为了获得超过指数的基准收益,通过一定的主动选股策略的积极投资手段,对基金的投资组合进行调整。比如,拿一小部分资金进行择时、主动选股、打新股等,进而希望能够提供高于原有指数回报水平的基金。
可以说,增强型指数基金是介于被动指数基金与主动型股票基金之间的一种产品,目的是试图增加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
换句话说,被动指数基金追求的是市场平均收益,而增强型指数基金,除了市场平均收益,还试图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
指数增强基金不像纯指数基金一样只跟踪指数,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也不像主动型基金一样,盈亏完全按照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来决定。它有点像套餐组合,主食+饭后甜点的形式,其中主食:不低于80%的资金来复制挂钩标的指数;饭后甜点:剩下的20%左右的资金由基金经理自己决策,采用各种策略及增强的方式,追求跑赢标的指数并获取超额收益。
指数增强基金的收益可拆分为两部分,一是标的指数的收益,即指数的贝塔(Beta,β)收益;二是超越指数的收益,即阿尔法(Alpha,α)收益。
贝塔(Beta,β)收益来自于对指数的被动跟踪,基准指数既可以是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等宽基指数,也可以是行业、主题及其他指数。阿尔法(Alpha,α)收益则来自于主动管理,通过不同维度选股(高频、中频、低频),精选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能跑赢指数的个股,从而实现超额收益的获取。
二、和指数基金等的对比
公募中凡是带“指数增强”字眼的基金产品,他们在投资上较普通权益基金有着更为严格的约束,主要体现为两点:
(1)基金组合权益持仓80%的权重必须要投资于该产品业绩基准指数成分股,以保证基金表现不偏离基准指数过大,而主动权益基金是没有这个要求的。
(2)基金合同会用年化跟踪误差这个略显学术的指标来约束基金表现不能偏离指数过大,这意味着基金持仓在满足上述投资范围约束后仍不能随意的投资,需要保证跟踪误差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一般不超过年化8%),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指数增强基金的持仓不得不更为贴近基准指数,从而变得非常分散。

(一)与指数基金对比

从最实战的角度,一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必须要跑赢沪深300指数基金才行——而且这样的对比,尽可能的可以消减打新收益增厚的“注水”。
所以我每年都会计算一下,同一个指数下,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的平均收益对比。从下图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领域,2023 年指数增强输给了指数基金。其实从 2021 年开始,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相比被动指数基金,优势就越来越缩小了,到了 2023 年终于是总体跑输了。

至于中证500指数,超额还有,但是从 2021 年迄今,都是 0.5%左右的水平,连 1%都到不了了。

(二)与全收益指数对比

如果要与指数本身相比,我觉得指数增强基金跟踪的指数的全收益水平是一个更合理的水平,尤其是对沪深300指数,毕竟股息率是很重要的收益一块。
虽然场外指数增强基金需要储备 5%左右的现金应对赎回会造成损耗,虽然 1%左右的管理费也是损耗,但我依然认为一个合格的指数增强基金,必须要克服这些困难,跑赢全收益指数。否则的话,低费率 ETF 岂不是更好,还要什么指数增强。
下图是三五十指增与对应的全收益指数的对比,我特地还算了一下“跑赢比率”。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是相当惨淡,跑赢 300 全收益指数的,只有区区 41.07%,中证1000指数这块倒是大丰收,95%的都跑赢了。不过,伴随 2023 年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的大扩容,总体水准难免会下滑,2024 年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中还能有多少跑赢指数,就要今年见分晓了。

从上述两个维度来看,显然要跑赢指数,尤其是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越来越难。
三、指数增强基金的特点
指数增强策略是一种介于传统主动管理策略和被动指数投资策略之间的投资策略,兼具两者的优劣势。对投资者来说,与传统主动管理策略及被动指数投资策略相比,指数增强策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策略逻辑透明
指数增强策略多是在跟踪指数成分股权重的基础上进行超配或低配,或适当加入成分股以外的投资标的,以追求超越跟踪指数的收益;风险敞口与跟踪指数基本一致。
(二)持仓风格稳定
指数增强策略的持仓组合与跟踪指数成分股重合度较高。大多数指数增强策略持有跟踪指数成分股的仓位不低于80%,因此策略风格贴近跟踪指数,不易发生风格偏移。
(三)风险控制较强
指数增强策略的主动管理程度因受跟踪指数的限制而稍低一些,相应地其业绩波动性则有所降低;同时,为了保证Beta端能够较精准跟踪指数,避免市场突发风格异动造成跟踪偏离,管理人还需要控制投资组合与跟踪指数的偏离(跟踪误差)以及各种风险暴露。
同时,指数增强策略的劣势也很明显。在市场整体走弱的情况下,主动管理的增强部分很可能会减弱,给整个策略带来相对跟踪指数更大的回撤。因此,做好增强部分的收益稳定是指数增强策略的重中之重。
四、指数增强怎么“增”
主动增强,是基于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对上市公司进行基本面研究,通过调整指数成分股权重,或者在合同允许范围内增配部分非指数成分股,来获取增强效果。与模型不同,人可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对基本面可能有更深的理解,但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受到非理性情绪左右。

量化增强,则是基于数据驱动,从数据中挖掘市场规律,建立模型,力图通过模型输出的结果获取超额收益。量化投资具有相对客观、不过于依赖主观判断的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一方面,选股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容易出现“过拟合”(指复杂模型完美拟合历史事件样本,结果模型缺乏预测未来事件的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模型因子的有效性也会随市场环境而改变。
(一)多因子选股
市面上做指数增强的产品基本上用的都是量化的方式,指数增强中主动部分超额收益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量化多因子选股,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寻找规律,预测短期内股票的涨跌,选出大概率表现强势的个股。
股票在上涨前往往会有一些共性或特征,比如量价齐升、公司利润增速超预期等等,量化模型负责把这些历史上和股票上涨相关的特征进行统计加工,就获得了一个个因子,比如量价类因子、基本面类因子、事件驱动类因子等等。
通常有效的因子会有几百个之多,我们可以把市场上的股票当作一个个学生,而每个因子都是一门考试,假设有效因子有三百个,那么每只股票需要通过三百门不同科目的考试才能入库交易。一只股票综合得分越高,说明它和历史上股票即将上涨的迹象越像,就越值得多买,反之亦然。
(二)T0策略
经常炒股的小伙伴对这个策略应该不会陌生,T0就是通常说的“做T”,比如我昨天买了100股的某股票,今天等股票上涨先卖掉100股,等股票下跌再买回来100股,手上的持仓没有变化,但赚到了日内的差价。
T0作为一个简单的套利策略,风险较小,收益较为稳定,一般会用在指数增强策略中进一步增厚收益或。但其作为一个辅助策略能提供的额外收益也较为有限,所以指数增强靠的主要还是它的主动选股。
(三)线下打新
打新股也是获取Alpha的常用策略。指数增强策略基金通常规模较大且满仓运作,满足线下打新6000万的市值门槛,可以参与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线下打新,赚取一部分稳定收益。
(四)择时增强
常见于可选股范围较窄,股票相关性较强的行业指数增强。根据行业指数的走势,通过调节持股仓位而获得收益增强。
五、选择增强型指数基金的注意点
无论是选择普通指数基金还是增强型指数基金,投资风格都属于价值投资,收益来自于资产的增值以及利润的分享。
那么,价值投资的关键标准有两个,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资产本身要具备稳定性和成长性;
2.资产本身的价格要足够的低。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其本身的稳定性和成长性是可以保证的,不需要我们过多担心。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资产目前的价格,也就是资产目前的估值。
关于指数基金估值的判断,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有两种:
1.市盈率百分位,代表目前指数所处的历史位置。
如果市盈率百分位低于20%,说明目前指数处于历史低位,我们可以开始定投。
如果市盈率百分位超过60%,说明目前指数处于历史较高位置,我们应该减少定投额度,停止停投,甚至减少仓位。
指数的市盈率百分位可以通过中证公司官网以及股票行情浏览软件查看。
以沪深300为例:

图片来源:乐咕乐股网
可以看到,截至2023年,沪深300指数的静态市盈率为10.62,历史百分位为12.11%,也就是说,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比历史上88%的时候都要低,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如果现在开始定投,安全边际较大,不确定性较低。
2.风险溢价指数,它也是基于指数价格的高低进行判断,只是计算方式不一样。
指数的风险溢价指数越高,代表指数价格越低,风险越小;风险溢价指数越低,代表指数价格越高,风险越大。
因此,投资策略一般为,当风险溢价指数大于6,就开始定投,小于2就停止停投,甚至减少仓位。
指数增强策略近年来受到许多投资者关注,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超额α收益的基本规律,才能做到理性投资。
首先,超额α收益短期内是有可能为负的。随着投资时间的拉长,指数增强策略越有利于累计更多的α。
其次,超额α收益也具有周期性。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因此底层的基本面分析、量化模型等是否适用于当前的市场,需要投研团队不断钻研提升投资能力。
最后,虽然说长期持有的指数增强策略产品力求超额收益的不断累积以提高最终获利的概率。但是如果指数明显处于高位,此时即使配置指数增强型基金,也会由于指数β收益的短期回撤,而导致账户出现亏损。所以,指数增强策略虽好,但也需要适当挑选适宜的入场时点。
六、如何选择增强型基金
(一)看成立时间和历史排名,把成立时间不足3年的基金筛掉

因为成立时间太短,业绩表现是否稳定,增强效果是否有效还无法观察清楚。同时还要观察基金的历史排名情况,一个好学生保持好成绩的概率要比坏学生考到好成绩的概率更大,业绩能长期稳定在同类基金前50%的基金,说明其投资理念及策略还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

(二)看基金本身的规模

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不行,因为规模小的基金本身流动性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旦有较多投资者同时操作卖出,会引发巨额赎回的风险。而且根据中国基金业有关法规规定: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200人的,会有基金清盘的风险。另外,基金规模如果过大的话,容易造成基金投资风格的漂移。比如,一只中小盘风格的基金,如果规模增长到一定的地步,盘子比较小的股票就无法容纳过大的资金量,这时候基金就只能被动地去配置一些大盘股,原先设定好的增强策略也就不一定能够继续适用了。

(三)关注基金的交易成本

总的来讲,指数增强基金的成本一般要高于被动基金,对于其他条件相当的基金来说,当然是选择成本越低的越好。一般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都是固定的,而申购费在不同的渠道可能会有一定的折扣,大家也可以在多个代销渠道比较之后再做决策。

(四)定投问题

很多投资者会选择指数产品进行定投,不同类型的指数产品,例如宽基指数、行业指数,分别有何特点、适合哪些投资者进行定投?

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定投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策略,但定投本身没有魔法,并不能保证“微笑曲线”的出现。要想实现“微笑曲线”,需要底层资产具备均值回归的特征,并非所有资产都具备这一特征。

那么什么样的资产更可能具有均值回归的特性呢?长期看,我们认为,主流的宽基指数代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分散程度更高,因此其均值回归特性也更强。对于没有太多时间研究投资产品的“懒人”,或者是研究能力有所欠缺的投资者,可能选择宽基指数进行定投是个更省心的选择。

像行业指数,可能更加适合研究能力较强、能够准确判断行业生命周期曲线的投资者去定投。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行业,有适合定投的,也有不适合定投的。

比如,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商业模式逐渐跑通,规模效应也会逐渐体现,有望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理论上比较适合定投。并且,考虑到其成长属性,股价通常面临较大的波动性,通过定投平均化成本,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策略。

处于成熟期的行业,其景气波动高度依赖于宏观经济,虽然很难重现高速增长,但宏观周期下的均值回归属性较强,因此也较为适合定投,但需要指出的是,定投这类行业指数的投资者,可能不应对收益抱有太高预期。

而处于幼稚期的行业,需要验证商业模式,存在夭折的可能性,未必适合定投。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公司要么“躺平”,要么布局转型,但都具有风险,定投的意义或许不大。
七、指数增强ETF
指数增强ETF,就是将指数增强基金和ETF交易模式相结合的产品。如果说Smart Beta ETF已经是日渐成熟,并逐渐被投资者广泛使用的ETF品种,那么指数增强ETF可以说是在Smart Beta ETF上的又一次进化,也是更加创新的品种。

跟被动指数型ETF相比,指数增强ETF除了追求获取标的指数的Beta收益,也追求获得主动管理而产生的Alpha收益。指数增强策略已经在场外基金上有了较为成熟的实验。

跟场外指数增强基金相比,指数增强ETF具备流动性强、交易费用低等优点。另外指数增强ETF需要每天公布持仓,运作方式更加透明。
还有一点,普通指数增强基金一般限制股票仓位上限为95%,而指数增强ETF基金用一篮子股票进行申赎,可以突破95%的仓位限制。

免责说明:


本内容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内容中的任何产品、观点与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推荐。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内容而导致的任何问题,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普益标准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不做任何销售指导,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普益标准
普益标准创始于2007年9月,十多年来专注于我国金融理财与资产管理市场的大数据研发、业务咨询与IT系统的开发部署,最早建成并持续更新、扩展、维护着国内最大的全口径资产管理数据库,拥有关于金融大数据的深度挖掘、金融智能等多项核心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