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5日,共和国的一代战神粟裕病逝,享年77岁。他的离去,让众多老同志、老部下伤心不已,其中又以王必成最为难过。送别会上,王必成数次哭到昏厥,一路都需要有人搀扶。
但是,在送粟裕遗孀楚青离开南京时,有一位粟司令昔日的老部下明明相距不远,却一直未曾出面,推托眼下公务太忙,无法过来,气得王必成大吼一声:你敢不来!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是因为心里一直埋怨着粟司令吗?
这位老部下名叫张文碧,说起来跟随粟司令的时间比王必成还要久。
红军时期,粟司令担任过红七军团参谋长,张文碧当时是红七军团下的营特派员。后来张文碧又跟随粟司令北上先遣抗日,部队北上的过程中,遭遇了国民党的重重堵截,哪怕会合了方志敏等人组成红十军团,力量相对来说也过于渺小。
最终,红十军团在怀玉山一带遭遇了沉痛的打击,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等领导人或被俘后牺牲,或战场上牺牲,只有军团参谋长粟裕率领千余人成功突围,在这群幸存者中就有张文碧。
按道理来说,粟、张二人相处已久,又有同赴险境的经历,感情应该很不错,为何张文碧一开始都不想去送粟司令最后一程呢?答案在另一个人——刘英身上。
刘英从红七军团开始就担任与粟裕同级的政工干部,而张文碧是政工战线上的人,更加信服刘英。
红十军团少量人马在粟裕、刘英的带领下,冲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随即部队番号改成挺进师,粟裕担任师长,刘英担任政委。他们先是在浙东战斗了一番,想开辟根据地。
但是浙江是蒋介石的基本盘,其不允许有这样一支军队存在,于是派出大量部队进攻。无奈之下,挺进师只好转移到闽东暂避锋芒。
幸运的是,当时的闽东已经被叶飞创建出相当一块大的根据地,挺进师有了歇脚之处。
两部会和后,大家都认为眼下形势严峻,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联合起来,否则只会被各个击破。目前附近有浙西南、闽东、闽北三大根据地,可以联合起来恢复闽浙赣省委,这样互为犄角,能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
挺进师属于“外来户”,不好喧宾夺主,刘英便提议由闽北特委书记黄道来担任省委书记。但是闽北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军分区司令员叛变,黄道下落不明,一时之间无法联系上。
叶飞基于现实考虑,就提议浙西南与闽东先联合,闽东愿意接受浙西南领导。
这件事叶飞做得相当有党性,因为他麾下的闽东独立师有近两千人,而粟、刘的挺进师只有百余人,他是完全可以掌握主动的。但叶飞却选择把权力让出来,实属高风亮节!
随后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刘英担任了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粟裕担任省军区司令员兼组织部长,叶飞只担任了宣传部长兼团省委书记。
但没想到的是,刘英的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比较严重,后来两部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刘英是从中央苏区出来的人,而叶飞他们一直在闽东打游击,因此刘英有种迷之自信,常常以主力自居训斥闽东独立师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时间长了,闽东独立师的人心里也有了意见。在闽东独立师看来,是你们来投靠我们,是我们开辟了这片区域,我们的实力也比你们要强,为何要天天听你们指指点点,凭什么?
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刘英这个领导非但没有起到调和作用,反而还在上面添了一把火。他将张文碧等干部派到闽东独立师去“肃反”,一言不合就抓人,搞得气氛非常紧张。
刘英嫌这些不够,还发了命令要求叶飞率部往西南方面发展,去重新开辟根据地。先前的种种行为叶飞都忍了,可要他放弃这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区域,他说什么也不肯退让。
叶飞手里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开拓,而且闽东独立师的指战员大多是本地人,怎么愿意这样毫无目的地远离家乡?如果他们真的向西南方向进发,新的根据地没开辟成功,已有的闽东地区又丢了,那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刘英都没想过,但他还是执意要叶飞走。叶飞无奈,知道这条路是说不通了,便去找到粟裕说情。可尴尬的是,很多决策粟裕都是在执行阶段才知道,太过个人主义的刘英没有给粟裕应有的尊重。
粟裕想帮也帮不了,只好建议叶飞去找黄道,让黄道来主持大局,很多冲突就会消弭了。
经过一番努力,叶飞成功寻得黄道的踪迹,见面后叶飞大倒苦水,希望黄道能出面改组省委,重新领导三块根据地的革命。此事很快被刘英知道了,刘英对叶飞怀恨在心,决定将其除去,同时也对提建议的粟裕充满了不信任。
随后刘英以省委的命令要求粟裕诱捕叶飞,粟裕虽然不愿,可有执行队在监视,他不得不做,最终在庆元县南阳村把叶飞骗了过来逮捕,是为“南阳事件”。
如果不出意外,叶飞凶多吉少。好在押送叶飞去见刘英时,碰巧遇到了国民党民团武装,押送队不敌民团被打散,叶飞也趁乱跑了出去,靠跳崖逃过一劫。
但没能将叶飞押回去,刘英怀疑是粟裕事先进行了串通,于是专门开了个会批斗粟裕,批完还把粟裕关起来。粟裕自身性命都有了危险,被关禁闭一周后只能无奈进行“检讨”。
此事之后,刘英、粟裕、叶飞三方各打各的,完全凭自己发展。但是刘英对粟裕还是不放心,特意将张文碧安插到粟裕身边监视,还叮嘱“紧盯粟裕必要时展开暗杀”。所以,张文碧跟随粟裕工作其实是带了任务的,这样两人始终有一层隔阂。
1942年刘英被叛徒出卖,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他没有屈服,最终惨遭杀害。粟裕对他还是有些感情的,后来评价过:我的这个老朋友就是执拗了些,但他是个英雄。
而刘英一死,张文碧的处境就尴尬了,因为此时粟裕已是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位高权重,如果他想要整失去靠山的张文碧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粟司令很大度,连刘英都不计较,又怎么会计较张文碧呢?依然该重用就重用,不掺杂个人情感,此后张文碧历任新四军第一师南通警卫团政治委员、华野一纵二师政委、三野20军59师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4年粟裕去世后,家人按照遗嘱将骨灰撒到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不过由于沿途需要经过的地点多达八个省市,组织便让南京军区协助完成。当楚青到达南京时,王必成每天陪同,提供了很多帮助。
但是在楚青要离开南京那天,时任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的张文碧却说有会要开,没办法来送了。王必成听后大怒,当即打电话到了张文碧的办公室:你敢不来?忘记首长之前怎么对你的?最后一程都不来送,太不像话了,你马上给我过来!
张文碧支支吾吾,最终还是来了。说到底张文碧没那么热情,一是因为他私交跟粟裕并没有那么好,当初因为刘英的密令,二人或多或少都有芥蒂。
二是粟裕自从1958年被扣了帽子后就一直没摘掉,直到1994年才彻底平反,所以粟裕即便去世那年,身份还有些尴尬,张文碧怕因此受到影响。
其实张文碧不来挺不应该,如果当年粟裕也从私人情感出发,那张文碧肯定会遭到打压,说不定都无法成为少将,哪来后面的职务呢?
这样一对比,粟司令的人格真的伟大,同时也感慨王必成不愧是被贺老总评价“可深交”的王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