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红14军:5位师级以上干部牺牲,其中还有1位是外国人

情感   2024-10-24 22:04   湖南  

我党的发展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早期的生存环境其实是非常艰难的,有很多优秀的同志牺牲,还有很多光荣的番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他们都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应该被遗忘!

土地革命时期,江苏并不是红军活跃的区域,但是这里也有一支列入了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部队——14军,著名的开国上将张爱萍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过。

只是该军的命运极为悲惨,只存在数月就在反动派的疯狂进攻下覆灭,5位师级以上的高级干部也都在征战的过程中不幸牺牲。


一、首任军长何昆

1929年冬,江苏通海、如泰地区红军游击武装发展得如火如荼,时任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认为正式成立红军部队的时机已经成熟,便指示江苏省委立即着手此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红14军最终在1930年4月成立,军长何昆,政委李超时,参谋长薛衡竟,这三个人,全部牺牲。

何昆是湖南永兴人,1925年考入了黄埔军校,中山舰事件后,他愤而不与国民党为伍,在组织的命令下,先后在三水、武汉、广州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参加了1927年的广州起义。

1929年冬,何昆调任为通海特委委员,开始领导当地游击队和农民武装,并率众拿下多个战斗的胜利,扩大了我党在江苏的影响力。因为贡献突出,何昆1成为了红14军军长兼第二支队支队长。

当时如泰游击区和通海游击区之间,被县保安团团长张符秋占据的老户庄隔绝开来,为了打通这个关键枢纽,1930年4月16日何昆率14军发起了进攻。

张符秋是当地无恶不作的大土豪,他的老户庄除县保安团外,还有省保安队的一个中队驻防,他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为求自保,还在老户庄修筑了很多工事、碉堡,非常难打。

何昆经过分析后,决定让第二支队的三个大队兵分三路进攻,赤卫队充当预备队。

但是战端开启后,我军的进展很不顺利,打了一天,二大队才打到庄东头的晒谷场,由于敌人有机枪压制,红军战士只能挤在草垛边,始终无法冲过去。

二大队的大队长是张爱萍,这也是他第一次指挥作战,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突破。


当时敌人的增援正在赶来,如果不尽快拿下,我方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关键时刻,何昆端着一把手提式机枪跑了过来,他对张爱萍说:面对堡垒,我们最好的办法是用火烧,但是现在来不及了,必须赶快打掉他。

随后何昆要张爱萍蹲下来,他踩上去就对着敌人的堡垒扫射,很快敌方的射击口就哑火了。何昆大吼一声:同志们,冲啊

张爱萍听后也准备冲,但突然感觉肩头一晃,何军长摔了下来。张爱萍本以为是何军长没站稳,连忙伸手去扶,没想到一摸手上全都是血。

何昆吃力地把机枪交给了张爱萍,说“快冲,如果敌人的增援了就马上撤退”,很快他就没了呼吸。

张爱萍接过枪发了疯似的冲出去扫射碉堡,但是这时堡垒内的敌人又得到了补充,并且负责侦察的战士们也传来消息,后方出现了大量敌人,无奈之下,张爱萍只能带人撤退。

他们到达安全地点后,张爱萍说:何军长还在敌人手里,无论如何都要找回来!次日晚他就带了两个战士在一位老乡的带领下摸黑进入了庄子,成功在草垛旁找到了何昆的遗体。

离开时,背遗体的战士太过紧张,不小心让何昆跌落,张爱萍非常生气,当即自己过去背了起来,一路特别小心,最后埋在了西燕庄一个大荒地里。由于太过紧急,没有做好标记,后来寻找遗骸的过程特别困难。

建国后,张爱萍四次来到如皋都没能找到,1960年如皋县政府在何昆的牺牲地建立了纪念碑,张爱萍特意题写了碑名,这份情义很让人感动,也能看出何昆当年对张爱萍的影响之深。何昆的职务在张爱萍之上,牺牲太可惜了。

二、参谋长薛衡竟

红14军参谋长薛衡竟牺牲的时间跟何昆只差了十天。薛衡竟参加过秋收起义,后奉命前往江苏。1930年4月26日,薛衡竟率领第二支队进攻顾高庄,激战两个小时后未能成功拿下据点。

此时敌人有两路援军即将赶到,薛衡竟只能下令撤出战斗。然而部队行至泰兴县横垛乡刘家桥附近时,与与国民党保安三团发生了遭遇战。

一直打到入夜,第二支队的弹药即将耗尽,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薛衡竟下令撤退,他自己则带了一个班掩护。他们埋伏在一个洼塘里对着尾随的敌人猛烈进攻,让大部队成功到达安全地点。

但是薛衡竟自己却牺牲了,次日战士们去收殓遗体时,发现他一手抓住芦苇,一手还紧握住盒子枪,似乎想爬出水来继续战斗。可惜啊,他才26岁。

三、重组后的2师师长秦超

由于部队接连遭遇重创,上级将红14军进行了重组,下辖的两个支队跟其他武装扩编成两个师,重组后的军长由原政委李超时担任,第一师师长张世杰,第二师师长秦超。这三人中,最先牺牲的是秦超。

早年秦超一直在搞农民运动,与枣阳老乡黄火青(担任过新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关系密切,二人一同在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一起远赴莫斯科深造、回国后都在安徽领导游击队,后又皆被分配到苏北通海。

秦超是红14军2师师长,黄火青是2师政委。后来南通特委下达指示“一定要打下汤家苴”,2师便依令发动了进攻,当天黄火青因为负伤没有参战。

然而没想到我方刚发起攻势不久,敌省警队余世梅部从石港乘汽车前来增援。秦超只好带领一部分战士转身阻击,在战斗的过程中他的腹部受了重伤,2师只好撤出战斗。

数日后,得不到良好医治的秦超牺牲,年仅25岁。1984年,黄火青为他重修了墓地并题写墓碑。


四、第二任军长李超时

何昆牺牲后,政委李超时兼任了军长,他率领全军拿下了很多胜利。

1930年6月,“苏北剿共总指挥部”调动了8个乡镇的反动武装“围剿”红14军。李超时沉着冷静,在六甲乡布了个口袋阵,成功将敌人的“八路围剿”粉碎,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士气。

借着这次胜利,红14军驰骋苏中7县,开辟出以如皋为中心的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只不过如此浩大的声势引来了敌人的忌惮,往后反动派一直派部队前来进犯,这种消耗战让红军非常难受。

偏偏当时中央“左倾”思想盛行,强命较为弱小的红14军去进攻敌人重兵防御的黄桥,这种鸡蛋碰石头的打法,让红14军遭遇了毁灭性打击,除了少部分人奔赴中央苏区外,其余大部分战士牺牲,番号也在10月被打没了。

李超时后来在江苏省委工作,1931年6月奉省委指示去徐海蚌地区巡视,然而在镇江之时不幸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当叛徒指认了他的身份后,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叶楚伧亲自前来劝降,却遭到了李超时的呵斥。反动派气愤不过,最终于9月19日将李超时杀害,年仅25岁。

五、重组后的1师师长张世杰

张世杰的身份就比较特殊和特殊了,他是朝鲜人,出生于汉城钟路区寿云洞,幼年时见了太多日寇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心里十分想要走上一条解放国家的道路。长大后他听说黄埔军校三、四期都在招收外国学员,于是毅然远赴广州,跟他同批录取的有24名朝鲜人。

从黄埔毕业后,他参加了北伐,并且还接连参加了1927年的南昌、广州起义。在广州失败后,他到上海找到组织,随即奉命在上海、苏中从事地下工作。

因为张世杰有军事经验,红14军遭遇重挫后,江苏省委派他去参与该军的领导工作,担任1师师长。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红14军最终失败了,张世杰只能返回上海继续搞地下工作。

1931年冬,张世杰被军委派往中央苏区,在红军学校担任军事教官,后来他又历任红22军参谋长兼红64师师长、红2师6团团长等职,参与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可惜的是,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攻打硝石之战中,红6团伤亡惨重,张志杰指挥进攻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2岁。

这支红14军实在太过悲壮,这么多高级干部都没能见到革命的胜利,他们牺牲时又都非常年轻,哎。

虽然番号和人都不在,但是精神永存!永远在激励着后人前进!

故里梦长安
睡前读读历史,梦中自到长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