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军团撤编后,陈光调去与彭雪峰搭档,两人因何产生矛盾?

情感   2024-11-02 22:01   湖南  

毛主席曾在《毛选》第一卷中,狠狠批评过“本位主义”,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指责如果每个人、每支队伍都只考虑自己,那么革命会万分困难。

不过说实话,人都有远近亲疏,也或多或少都存在私心,想完全消除本位主义,非常困难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革命早期,有众多优秀的指战员,他们打起仗来悍不畏死,为了组织也敢于牺牲,但也是有着本位主义的。

像两位优秀的红军将领陈光、彭雪枫就曾因为这个问题闹过不愉快。

长征中的草地分兵后,中央机关率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单独北上。

到达甘肃南部迭部县俄界休整期间,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原红一军团改为陕甘支队第一纵队,原红三军团改为第二纵队。

两个月后,陕甘支队抵达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师,随即恢复红一方面军和红一军团番号,但红三军团被撤销了。

如此改编,是彭老总主动提出来的,他认为由于长征路上伤亡过大,不应再设立那么多机关,干脆把原红三军团改为红4师,编入红一军团。

这种作风很令人敬佩,不过两支部队合并,难免会在磨合期出现一些问题。红一军团某些干部会将红4师的指战员视为“外来户”,红4师在作战时也偶尔会出现保存实力的想法。

改编后的红4师,政委是红三军团的彭雪枫,师长却是红一军团调过来的陈光,两人都很有本事,在部队中极具威望。

但两位个人风格很强的将领突然调到一起,矛盾就无可避免地出现了。1936年初,中央为改善生存环境,选择向东出征,红4师是进攻的主力部队之一。

当他们抵达洪洞县附近时,陈光认为打赵城镇能迅速获得补给,彭雪枫却觉得赵城敌人的守备森严,强攻会让部队的伤亡很大。

两人进行一番讨论后,彭雪枫最终同意陈光的意见。

但攻势刚刚展开,还没形成有效突破,彭雪枫就下令停止行动,转而去打洪洞县。

这突然的变化让陈光很惊讶,他当然想先拿下赵城再说,可由于政委拥有最后决定权,陈光也只能服从。

红4师转攻洪洞县后也不顺利,打了一晚上都没拿下来,此时部队缺乏重武器,陈光就决定组织精锐架梯子攻城。这肯定会给己方造成很大的伤亡,但也属于没办法的办法。

然而,就在陈光做好准备后,司号员听从彭雪枫的命令,吹起了收兵号,各部随即有序撤离,陈光发了一顿牢骚后,也只能带着部队走。

不久红4师召开了干部会议,陈光在会上非常愤怒,指责彭雪枫“保守怯战”,平白丧失战机,能打下来的城镇没打下,会让部队的士气受到影响。

彭雪枫则回道敌人抵抗很坚决,如果强攻己方损失大不说,还可能遭到其他方向敌人的反扑。

再说了目前中央的大方向是进行运动歼敌,如果太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很可能会影响全局。

两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都有道理,很难说谁对谁错。不过在这次会议中,持“打”这一观点的人占据了多数。

开国中将张震当时是红4师师部通讯主任,他在回忆录中就讲过这次会议,以及后来自己分析彭雪枫不愿再打的原因。

张震是红三军团的老人,对彭雪枫很熟悉,他见过彭雪枫太多舍生忘死的经历,明白彭绝非胆小怯战。

想当初红三军团进攻长沙,彭雪枫就是首个带队冲进去的,后来战事胶着,也是他亲自带人把困在城内的同志救出来。

长征之时,彭雪枫一直也是军团的先锋,娄山关一战他的作用就极大。张震当时也不明白,为何彭雪枫突然就不想打硬仗恶仗了。

多年后,张震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一个小道消息,这才恍然彭雪枫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个消息是,中央准备东征山西站稳阵脚后,就恢复红三军团的番号。

如果冷静想想,这个消息肯定是不属实的,毕竟取消番号是彭老总主动提出,他就是希望部队能够精简、尽可能增强战斗力。

在没有得到大力发展的情况下,一心为公的彭老总不会为了个名,就让部队多出亢余。

只是红三军团的老人们对原番号太有感情,一听说有可能恢复后,个个都极为兴奋,也没有去深究消息的源头。

所以,彭雪枫反对强攻,除了有军事上的考虑外,还有几分保存实力的想法。

这也是人之常情,原红三军团在长征的道路上伤亡巨大,就剩下这么点骨干,没有哪个领导会愿意让一路跟随的麾下再遭遇巨大损失。

如果真的恢复了红三军团番号,多保留一些骨干,就是多攒下了种子,将来开枝散叶会更茂盛。基于此,也是着眼未来,彭雪枫就在进攻短暂受挫时,立马下令停止行动。

从个人角度来讲,彭雪枫的想法没有什么问题,但从集体角度来看,这就有些“本位主义”的倾向。

毛主席向来是主张“五湖四海”,批评“本位主义”、“山头主义”的,所以听说陈光和彭雪枫的矛盾后,主席思考了很多。

陈、彭二人都是老资历名将,多个方面都难分伯仲,谁也压不住谁。

如果再继续搭档,此类矛盾怕是会越来越多,所以最终陈光和彭雪枫双双被调到红军大学学习,李天佑、黄克诚分别接任为红4师师长、政委。

这两人都是原红三军团的干部,就不存在“本位主义”的问题了。

话说回来,为自己考虑得多一些,属于人之常情,为何毛主席对此深恶痛绝呢?这主要在于,“本位主义”曾给革命造成过很多麻烦。

早在朱毛红四军时期,朱老总所率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毛主席所率的秋收起义余部,就都出现过“本位主义”思想,双方都有过等着对方进攻、自己分战利品的情况。

这对整体革命形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有的队伍因为“本位主义”,就只关注自身的发展,不思考如何发展群众武装,整天想着保存实力、避免作战。

长此以往,会逐渐往旧军阀部队的方向发展。主席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多次在会议上抨击“本位主义”,也一直狠抓政治思想工作,这才最大程度扼杀住了风气。

故里梦长安
睡前读读历史,梦中自到长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