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党的发展史上,由于武器装备落后,难以进行机械化作战,所以根据地的开辟最初一般都选择在利于躲藏的山区。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人民军队必须去适应各种环境,这才有利于队伍的壮大。抗战时期我党有几位将领就奉命前去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只是结果却天差地别。
有两个人的对比最为明显,徐向前是大获成功,给其他将领树立了一个榜样。但宋时轮却在一片大好的局势下失败了,因此还抱憾终身。
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宋时轮之败,败得非常可惜,不过很多细节之处都错在他自己,怪不到别人身上。
1938年,在冀东发展数年的李运昌向中央汇报情况,直言冀东有极好的群众基础,还有一群心向革命之人准备进行暴动。
毛主席听后大为振奋,此时又正值日军抽兵去攻打徐州之际,华北较为空虚。
于是主席立马给120师雁北支队下令,要求司令员宋时轮立即率部前去平西地区,与邓华支队汇合,然后一同去冀东支援。
5月25日,宋时轮支队与邓华支队成功会师,随即按照总部指示,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担任纵队司令员,邓华担任纵队政委。
新的领导班子组建没多久,部队就向冀东开拔。因为有本土人士接应配合,最初暴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影响到了20多个县、大量村镇,共计20多万人参与。
事后还组建了一支7万余人的武装部队。范围之广、规模之大,远远超出中央的预计,这也让毛主席等人非常高兴,对冀东更是寄予期望。
为了尽快让抗日群众武装走上正轨,八路军新成立冀热察宁军区,由宋时轮出任军区司令员、邓华出任副司令员。
原先发展出的抗日武装全部在冀热察宁军区下,宋时轮能在抗战初期统率这么多军队,那是相当辉煌的成绩。然而,他却没能维持住这份辉煌。
冀东就在日寇的眼皮子底下,是华北的咽喉,交接着众多交通网,日寇绝不会放弃。
且冀东地形多平原,利于机械化作战,眼下虽然一时取得了胜利,但日寇回过神来以后,没有重武器的八路军很难阻挡敌人的攻势。
为找出一条生存之道,第四纵队党委多次开会讨论,宋时轮提出:
在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我们没有太多经验,不如山地有把握。所以应集中兵力北出长城,在都山一带创建发展。党委讨论后,同意了该建议。
往山地发展这个想法并不算错,但宋时轮和第四纵队党委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群众基础从哪里来?
都山地区位于伪满边境,日本自从九一八后就尽心经营这里,将此处打造成全面侵华的桥头堡,戒备森严。百姓迫于淫威,根本不敢对革命人士施以援手。
第四纵队先前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等部队扎进去后,就感觉到吃力了。
得不到群众支持,意味着没有后勤补给,第四纵队在短时间内又没办法实现自给自足,最终只能是撤出都山。
等他们回到平原地区时,正好又是华北平原高粱、玉米收成之际,如果青纱帐一倒,部队如何遁身就是个大麻烦。
宋时轮等人就打算先把部队拉回平西地区,等做好准备,来年再到冀东发展。他们将情况上报,晋察冀司令员聂荣臻、中央的毛主席也都体谅,表示“万不得已”时可率军撤退。
可中央的指示还没到达,宋时轮就率部往平西方向转移了。事先没有做足准备,途中又多遭日军袭击,第四纵队及冀东抗联损失惨重,一路上不断有人逃跑。
据《宋时轮传》记载,冀东暴动改编的23总队跑了1000多人,39总队3000多人全都跑了,最严重的一个晚上,有6000多人离队。到最后,成功抵达平西的仅剩4000多人。
原先各支部队加起来有近十万,到最后只剩下四千多,十不存一。如果宋时轮能成功在冀东站稳阵脚,那他地位肯定能再上升一个台阶,可惜啊。
另一位同样奉命去平原地区发展的徐向前,开局远不如宋时轮。
1938年4月,由于冀南的地方武装头目葛桂斋率部投日,负责这片区域的陈再道手中只剩数百核心部队,无奈向总部求援。
徐向前随即临危受命,抵达了冀南根据地。他对当地的情况很快就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明白眼下最应该解决信心问题。
他多次召集干部开会,表示如果只从战术角度看,平原是难以开展游击战的,日寇的机械兵种和骑兵可以迅速机动,而我们失去了山林的依托和荫蔽,有被消耗和消灭的危险。
但困难仅仅是事情的一面,如果因为困难就放弃广大平原地区,那革命谈何发展?
徐帅用红军来举例,指出山地提供的掩护是我军能够胜利的一大因素,但并非全部。
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广泛结合,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才是能够胜利最根本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原的地形劣势就不那么重要了,其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经济发达的优势反而非常明显。
如果我们能在河北平原上坚持工作,把广大的人民推动和吸引到抗日战线上来,那就拥有了胜利最重要的基础。尽管冀南没什么物理方面的山,但获取民心后,就能组成“人山”。
徐帅最后重申,无论什么样的山,都不如平原地区800万人组成的铜墙铁壁,这种力量是日本侵略者无法战胜的。只要我们政治工作做得到位,能让群众相信我们,那我们就能造成这座人山。
有了这一指导思想,大家就有了信心和方向。然后徐帅又给出两点具体的思路,来解决当下的困境。一是抓主要矛盾,不与国民党、地主等其他本土武装发生冲突。
二是主动找日军打几仗,且要赢得漂亮。如此就能表明八路军来这里只为抗击侵略者、有能力保护群众。
就这看似简单的两点,让八路军成功在冀南站稳了。之后再按照“人山”的指导思想,不断去发动群众,各县、区、村的群众性抗日武装就如雨后春笋地涌现。
类似的地理环境,有差距的群众基础,徐帅却能发展得比宋时轮好太多。就这件事能看得出来,徐帅能有那么高的历史地位,都是有原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