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上将里,陈士榘将领是出了名的傲,他曾经在战场上,连陈、刘两位元帅的面子都敢不给。
之所以会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毛主席特别信任、重视陈士榘。建国以后,许多高级干部都曾被撤职、下放,陈士榘却反而能不断提升,这不得不说是一大奇事。
不过,他也有过几次危险时期,其中一次来自于儿子。在他即将被冲击时,林总用三个“狠狠地”,进行了变相的保护。
陈士榘自从1927年9月作为警卫团的一员跟随卢德铭、毛主席秋收起义后,就长期留在中央嫡系部队里。
历任红4军排长、红4师参谋长、红30军代军长、八路军115师343旅参谋长、115师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陈士榘调到华东地区作战,因为是毛主席的心腹将领,有时他做事就特别坚持自我。
1946年宿北战役后,中央下达指示,要求再歼敌一部,“相机收复枣(庄)、峄(县)、台(儿庄),尔后无顾虑地向南发展。”给了一个大方向,但具体怎么打就看前线的抉择。
华中的粟裕认为可集中山东、华中两部进攻敌整编74师,以报涟水之仇。陈士榘却觉得打整编74师风险很大,还是先消灭战斗力稍弱的整编26师。
双方都有合理的理由,陈毅作为前线最高领导,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决定。
他本人更倾向于陈士榘的作战方案,但山东、华中刚刚合力,作为司令员,他不能否定了粟裕等人的求战热情。
正当陈老总准备给两边都做做工作、争取团结时,陈士榘已经拉着政治部主任唐亮越级将情况上报,向中央陈说两个方案的利害。三天后中央回电,同意先打整26师。
虽然事情解决了,但陈老总被这种有违纪律的事惹得大怒,一通电话打到陈士榘处吼道:你们有电台,你们可以发报,你们要告我的状!
后来陈士榘风格仍然很直,跟华野内部、与中野合作都有过不愉快。
尤其是淮海战役攻打黄维兵团之际,缺乏重武器的中野围得住、啃不下,华野紧急派陈士榘率三个纵队及炮兵部队支援。
陈士榘到地方后却按兵不动,坚持要中野腾出一个攻击方向给自己,气得刘伯承打电话到华野司令部质问:你们准备等中野都拼光吗?
只是如此严厉的措辞也没实际作用,最终刘帅还是命令中野王近山部让出位置,陈士榘才指挥部队发起总攻。
这两件事能看出陈士榘的脾气,包括后来对老首长林总,他态度也差不多。哪怕对方保护过自己,陈士榘也没有过分亲近。
建国初期,中苏关系非常密切,有许多苏联专家来华援助。陈士榘是高级干部,经常需要跟苏联专家打交道,有时他也会带着长子陈华一起。
那个年代社会上都比较推崇苏联,陈华在亲身接触过苏联专家后,更生向往之情,希望有朝一日能到苏联去生活。
只是,1958年中苏产生裂缝后,这种想法已难以实现。到两国论战、边境对峙时,谁都不敢再提倾慕苏联之事。
可陈华也跟父亲一样坚持自我,苏联是他心里的“白月光”,他就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1964年读大学期间,陈华利用假期乘车抵达满洲里。到地方后,他就四处打听怎么去苏联。
陈华就读于军事院校,身上穿着军装,一直问这种敏感问题,很快就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并遣送回北京。
当陈华的身份被别人知晓后,陈士榘在军中也饱受争议和质疑,总参有人抓着不放,导致他不断被批,且还扩大成了被陈华想去苏联,是在为陈士榘出逃做准备。
陈士榘感觉非常冤枉,自己跟随毛主席几十年,怎么可能背叛?再说了,叛去苏联难道会比在中国好?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纯属天方夜谭,然而架不住被借题发挥,总参有人一直不给他“过关”。闹到最后,事情被捅到了军委。
主持军委工作的林总对陈士榘很熟悉,明白对方的为人,所以就批示了三个“狠狠地”:狠狠地批评,狠狠地信任,狠狠地使用。算是做了最后结论。
当年韩先楚因为庐山彭老总的事,差点被冲击,林总也做了类似的指示:对韩先楚的错误要坚决地批,同时又要坚决地保护、坚决地使用。
大家都明白背后的保护之意,所以陈士榘、韩先楚最终都安然无恙。不过,陈士榘除了感激以外,在公事上还是坚持自我,并没有紧靠林总。
1967年的一天,林总邀请陈士榘到毛家湾会面,询问了北线设防任务、各大军区和要塞的工程建设等情况。
陈士榘是工程兵司令员,对这些事情都比较了解,只是这种私下过问的行为,不符合规章制度,所以他很为难。
短暂思考过后,陈士榘还是选择回答,没办法,林总当时地位超然,当面拒绝不现实。不过陈士榘也尽量回答得很简短,能不透露的就不透露。
林总倒没有特别在意,就是谈话结束之际,叮嘱了一句:我们今天的谈话内容要保密,不要跟杨成武说,他是搞政治工作的,不懂军事工程。
这明显又不符合纪律,陈士榘也明白背后的试探之意,所以当天回去一直惴惴不安。他辗转反侧一个晚上后,最终决定不保密。
随后陈士榘向总参打了报告,又向代总长杨成武单独说明此事。另他还向刘帅、叶帅、聂帅都进行有关汇报,直接把林总的询问向外界透了个遍,算是与林总拉开了距离。
1971年初,陈士榘带着工程兵各部门的干部到北戴河开会,当时林总也在北戴河,有人就提议应该去探望“林副统帅”。
大家都知道陈士榘跟林总井冈山时期就已相识,遂希望陈士榘能带个头去。然而陈士榘拒绝了,他说自己不去参加这种私人性质的会面。
同年9月那架飞机失事,很多高级干部都受到影响,陈士榘曾被林总保护过,但他后来的几次拒绝让自己成功过关。他有些感慨地说:
幸亏当初我没有听他的隐瞒对话,也没有去北戴河看他,否则就辜负了毛主席的信任。
陈士榘先前的几次“不听话”,并非对林总本人有什么意见,只是在他心里毛主席的地位始终最高,他后来就说过林跟毛主席的聪明程度不是一个级别的,林比不过毛主席。
所以,紧紧跟随毛主席就是他做事的宗旨。而对林总,他也不算反感,据他另一个儿子陈人康说,九一三后陈士榘多次在家里讲,林这个人很复杂,不能去全盘否定。
综合来看,陈士榘就属于那种非常直的人,没那么多心思,这种纯粹,反倒让他安然度过历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