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梁锦波
鹤庆金墩乡,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金墩街是全乡的中心集镇。
此后,赵琪拍照他珍藏的杨时和修本《赵氏谱糸》数页给我后,也未再向他了解详情,只想到以后鼓励他也写一篇介绍其祖谱的作文来。后来有一天,赵龙民、米师我们几人闲聊中,不经意间又探讨了金墩街赵姓历史,赵老师迅即把手机上的《金墩“后赵”家谱谱系》一页内容转给我。初阅之后,颇为震惊,在此就金墩街赵姓前期历史据谱系考述如下:
二世祖昆仲有王兴、王益、王直、王泰、王满、王智、王祥、王庆、王义九人。
三世祖(王义之后)昆仲有王长、王昇、王坚(妻汪氏)三人。王坚礼事于鹤庆路军民总管高惠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同知段宗乱徙家居安宁州。王坚墓碑上有“高公爱谊,锡以鞍马并永乐八年(1410年)辛卯(1411)等字”。高惠直为大理国末任谋统府(鹤庆)演习(类同知府),蒙古平云南后,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元朝,同年封高惠直为鹤庆军民路总管府总管。高惠直之后,终元一代,鹤庆军民路尚有高直信、高信益两代为总管,想来都是打着父、祖的旗号管理地方事务,入明代才到了其重孙高隆。康熙《鹤庆府志》说:“高惠直任其事,改义督(剑川)为剑川州,隶鹤庆路。”剑川同知“段宗乱”,应发生在元代中后期,说明这一时期王坚颇得鹤庆路高氏总管信任,又与段宗不和,所以高惠直或其后人才厚赠给他鞍马,并让王坚携父、叔、胞弟等族人远徙到安宁州。由于元代义督睑(剑川)段氏任同知的史料志书缺略,个中段宗作乱的详情就不得而知了。至于永乐八年、辛卯等字,应该是后人立碑或追忆祖先事的补笔及模糊记忆。
四世祖王隆、王救(1351一1426年,改名赵德宏,妻杨氏)、王节、王保昆仲四人。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傅友德以安宁州土知州董赐征石门关功,授鹤庆府知府,救素与契,因之归鹤,遂改姓赵,更名德宏,即为金墩赵姓之始祖。公到鹤后,郡人听闻公有学,于是俸请为师,遂开塾训,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同时王救还精通阴阳五行,为郡人卜祥取吉,深受郡人敬仰。明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卄五日卒,享年七十五。“洪武十五(1382年),颍川侯傅友德等征大理,获段世及段宝,遂分兵取鹤庆,拔三营万户寨(属洱源),获伪参政宝山帖木儿等六七十人,置鹤庆府,以总管高隆归顺,命署府事”,鹤庆军民路总管高隆(1331一1382年)于是年“暮春既望(三月十五)”归顺明军后,任为土知府。才过了半月的“孟夏朔日(四月初一)”就因“赴京跋涉,途中遘疾,春秋五十有二”(据《高隆墓碑志》)。“未几,元右丞普颜笃据佛光寨反,颍川侯返旆讨平之。洪武十六年(1383年),颍川侯以安宁州土知州董赐征石门关功授鹤庆知府,勖以书,而改高仲为同知。寻因赐辞,仍以仲为知府,同知废”。这时期,因鹤庆土知府高隆去世,傅友德就上书皇帝推荐了安宁的董赐就任土知府,高隆的儿子高仲改任为府同知。《土官底簿》说董赐于洪武十七年莅任鹤庆土知府,各种志书又说他任职后一再坚辞,后改授为流官,侄董节及后裔为安宁州土知州,庶男董保未袭职。高仲(?一1399年)又抓住时机脱离普颜笃、高大惠的裹挟,“率徒众百余人,亲赍祖父(据《高仲墓碑志》,此处以儿辈称,应指高隆)所受宣命牌印,亲诣大理投诚,颍川侯嘉其纳款输忠,使摄本府土官同知之职。洪武十六年(1383年),(仲)躬诣京师,皇上嘉之,赏以冠带、衣袄、缎疋等物,给驿而归”。又据《土官底簿》的记载:“(高隆)男高仲将引把事人民归附,十六年拟任土官同知,十七年(1384年)实授。”该书“在城驿驿丞”中记载有田宗曾随高仲进京朝觐皇帝朱元璋。可见,董赐任职鹤庆土知府不久“寻改官,废同知,仲袭知府如故。”《鹤庆府志》)的记载是不甚准确的。又据《高兴墓碑志》的记载“三十四年辛已(1401年,建文三年,明成祖朱棣不认侄儿朱允炆帝统,顺延洪武年号)……蒙升授本府世袭土官知府”,说明到高仲之侄、嗣子高兴承袭时,才升授回土知府的,说明高仲终其一生为土同知,董赐任鹤庆土知府也有十余年的时间。也就在董赐任鹤庆土知府之际,前在安宁时,王救因与他如同兄弟(见谱中“公素与契”),就一同回到了鹤庆,可能因担心剑川段宗后人报复等,就改名为赵德宏。赵德宏之名与邻村孝廉村孝廉公赵德宏(1480一1542年)同名同姓,但孝廉公事迹主要见之于嘉靖年间,显然两人虽同名,但不是同一时期的人。王救易名为赵德宏,到鹤也只是他一人或者及其妻室儿女而已。但历史总是扑朔迷离的,孝廉公赵德宏,李元阳为其撰写了《孝子廉吏祀乡贤赵德宏墓碑志》,详述了孝廉公事迹、生卒年。首句说:“公讳德宏,字有容,南溪其别号也,先世为蒙诏人,有赵夺帅者,于公为始祖…”及父名赵远等事。又据孝廉公遗文《赵氏家谱序》说“宏不敏,忝为宗嗣,在鹤庆乃一族之所重,为先君之所爱者”,语气略带含糊,隐含孝廉公幼时即承祧赵姓的可能,在此顺提及此。有关孝廉公事略,鹤庆地方志书记载较多,在此就不再展开了。
五世祖(赵德宏之后)为赵嵩、赵俸(字秩禄,配杨氏)、赵宗、赵中、赵受、赵公(字文公,为金墩街“前赵”支糸的鼻祖)。俸以洪武壬申年(1392年)二月出生,幼读儒书,通文理释,生平信佛,十年斋素,礼诵梵经,于正统二年(1437年)创建龙华山棲云庵,更捐良田为香火资。赵俸,另见碑文具名为赵俸秩禄。赵俸即为“后赵”支系的鼻祖。栖云庵位于鹤庆坝区东南角的龙华山上,龙华山为云南佛教名山之一。
六世祖(“后赵”赵俸之后)有赵兴、赵赐(天锡;妻赵秀,孝廉村人,世袭鹤庆路知事赵俊之女)、赵益、赵忠(从释,法名宗纪)、赵旻。(“前赵”赵公之后)有赵平、赵纲、赵中、赵显、赵梓通、赵先。
据了解,金墩街赵姓有宗亲人氏亡故后,棺材在家中堂屋需头朝里、脚朝外摆放,在出殡抬棺当天也是棺材尾朝前、头朝后上山。据赵姓老人道此风俗来历,是祖宗在教育后世子孙,为人要知敬畏、讲礼节,如有人来家里吊孝磕头,要起来还礼,出殡时脚朝前说明要看淡生死,接纳世事无常,该走时还是要自己走。据笔者考证,苗族或永胜人停灵时头向东,谓祖先东来,而赵姓祖先来自剑阳,头向祖居地西方(剑川方向),也许是另外一种因素。
从第六世之后到现在,因金墩街赵姓子孙绵延二十五、六代,瓜瓞绵绵,辑名并字号较多,子孙散居各地,在此略过。之所以辑录并会证到第六代的原因,一为考述赵姓由剑川徙安宁,又迁回到鹤庆及王姓变为赵姓的历史源流;二为佐证宋元明之交的云南地方历史,厘清本来面目;三为会证鹤庆土知府世糸在明初的传承及职位的变迁等;四为刚好写到金墩街前赵后赵分水岭起止,枝分脉轮已基本交待了;五为明朝时候金墩甸南就非常重视教育,请师塾训、郡人敬仰,说明金墩作为“文墨之乡”的美誉已由来已久;六是叙述交待了早期白族密宗阿咤力教冠姓三字名、佛号名、村落历史等古代民俗的重要信息。我曾在《鹤庆白族村名考》一书中,推考金墩街的得名应与古代在那里印行经书有关,赵姓居鹤之初笃信佛教,或许就可以作为我推考一个新佐证了。值得一提的是,赵氏宗族原有古联一对,惜下联遗失,赵琪曾将上联转与我,邀请我补作下联,现补齐摘录于下:
姓首百家,何必谓汉相齐臣,始称世胄;
名标三迤,有斯言天子帝师,派衍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