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南诏先民服饰中“金呿嗟”究竟是什么东西

文摘   2024-12-27 14:45   云南  


文、图:洪凯华





▲《张胜温画卷》(局部)

南诏时期的民族服饰研究是南诏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汉文典籍中关于南诏先民的一些服饰记载我们必须加以考证,比如“金呿嗟”。我们先来看两首诗。一首是白居易的《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诗曰:
“蛮子朝,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巂州道路遥。 入界先经蜀川过,蜀将收功先表贺。臣闻云南六诏蛮, 东连牂牁西连蕃。六诏星居初琐碎,合为一诏渐强大。 开元皇帝虽圣神,唯蛮倔强不来宾。鲜于仲通六万卒, 征蛮一阵全军没。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 谁知今日慕华风,不劳一人蛮自通。诚由陛下休明德, 亦赖微臣诱谕功。德宗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蛮子。 蛮子导从者谁何,摩挲俗羽双隈伽。清平官持赤藤杖, 大将军系金呿嗟。异牟寻男寻阁劝,特敕召对延英殿。 上心贵在怀远蛮,引临玉座近天颜。冕旒不垂亲劳俫。 赐衣赐食移时对。移时对,不可得,大臣相看有羡色。 可怜宰相拖紫佩金章,朝日唯闻对一刻。”

 另一首诗则是元稹的《蛮子朝——和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其一》,诗云:

“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部落支离君长贱,比诸夷狄为幽冗。犬戎强盛频侵削,降有愤心战无勇。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鸟道绳桥来款附,非因慕化因危悚。清平官系金呿嵯,求天叩地持双珙。益州大将韦令公,顷实遭时定汧陇。自居剧镇无他绩,幸得蛮来固恩宠。为蛮开道引蛮朝,迎蛮送蛮常继踵。天子临轩四方贺,朝廷无事唯端拱。漏天走马春雨寒,泸水飞蛇瘴烟重。椎头丑类除忧患,肿足役夫劳汹涌。匈奴互市岁不供,云蛮通好辔长骕。戎王养马渐多年,南人耗悴西人恐。” 

 白诗中有“清平官持赤藤杖, 大将军系金呿嗟”一句,而元诗中也有“清平官系金呿嵯,求天叩地持双珙。”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可以大致猜想白诗中的“金呿嗟”和元诗中的“金呿嵯”应该是一种服饰。

 《蛮书》卷九说:“清平官六人,每日与南诏参议境内大事。其中推量一人为内算官,凡有文书便代南诏判押处置,有副两员同勾当。又外算官两人,或清平官或大军将兼领之,六曹公事文书成,合行下者,一切是外算官与本曹出文牒行下,亦无商量裁制。大军将一十二人,与清平官同列,每日见南诏议事,出则领要害城镇称节度,有事迹功劳尤殊者,得除授清平官。”

 可见清平官(犹唐宰相)和大军将是南诏政权内协助国王分别处理政务、军务的高级官员。那么,至少可以推断白诗中的“金呿嗟” 和元诗中的“金呿嵯”应该是一种高级官员服饰,而且这种服饰作为文官的清平官和作为武官的大军将都可以穿。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对此曾有考证:“新传(《新唐书·南詔传》)云:‘佉苴,韦带也。’……‘呿嗟’‘呿嵯’皆‘佉苴’之异译。”那么,白诗中的“呿嗟” 和元诗中的“呿嵯”应该是“韦带”,只不过写法不同,“嗟”和“嵯”是异体字。

 然则,“金呿嗟”是不是就可以解释为黄金铸造的“韦带”呢?这一点,根据元诗是无法考证的,因为元诗中“清平官系金呿嵯,求天叩地持双珙”是动作描写,意思是穿着金呿嵯的南诏清平官,手里捧着一对玉璧叩拜唐朝皇帝。

 但是我们考察白诗,可知道“清平官持赤藤杖, 大将军系金呿嗟”这两个句子是对仗的。根据对仗的规则,“赤藤杖”与“金呿嗟”相对,而“赤”是表颜色的形容词,则“金”也应当是表颜色的形容词,就应当作“金黄色的”或“黄金色的”解,而不能理解为“黄金做的”。此其一。

 其二,我们只要弄明白“韦带”是什么东西,那么上面的解释就不难理解了。《说文解字》中“韦”是会意字。甲骨文从口(城),从两足,也有三足的。金文大体相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韋”。汉字简化后写作“韦”。“韦”的本义为环绕。皮革柔韧可来回环绕,故后专借用来表示熟皮革,即去毛加工过的兽皮,如“韦革”,引申指皮革制品。如“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晚年喜读《周易》,常常翻阅,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数次。据此,我们可以断定“韦带”就是皮带。

 基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南诏先民服饰中的“金呿嗟”就是金黄色的皮带。

▲《张胜温画卷》(局部)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长期接受投稿,投稿邮箱:
dlzbzxh@163.com      
投稿联系人:          
13887238946 (张建明)

大理白族之家
交流白族信息、研究白族历史、弘扬白族文化、促进白族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