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四新
▲花甸坝“总路线”碑又名“红碑”(杨四新 摄影)
碑阴:碑额图案为四颗小五角星,中间一颗大五角星。
文字:红碑—为修建喜花公路立碑纪念
一、海拔四千云弄峰,峰后老林野草丛,野兽成群匪巢穴,万亩肥土无人烟。
二、劳动人民苦谋生,剥削阶级玩山景,三哨一碑有记载,昔日开发成幻影。
三、光荣伟大共产党,人民领袖毛泽东,翻天覆地大革命,万年荒地放金光。
四、人称花甸聚宝盆,草木土石皆黄金,工农林木大跃进,人间乐园奋发兴。
五、四十华里羊肠道,陡坡悬崖插云霄,苍山低头现通途,人民雄心比天高。
六、双手劈开石门坎,吊打悬崖九转弯,镢开陡坡廿四拐,千五英雄建奇功。
七、尖兵进发花甸坝,十社合一建农庄,干部下放变农场,三年战斗貌改观。
八、农场现开四千亩,厂矿林立遍山野,一百二百一千二,今日三千迎万人。
九、机声震惊九云霄,洋芋油菜放卫星,造发森林换新装,畜牧兴旺铁牛忙。
十、荒野三年变乐园,草蓬变成玻璃房,要问财富有多少,英雄立誓有今朝。
大理县人民委员会
公元一九五八年八月一日立
▲花甸坝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杨四新 摄影)
花甸坝白语称“活赕”,即“花的坝子”,由大、小花甸组成,坐落在苍山十九峰中最北的“海拔四千云弄峰”、沧浪峰之间。大花甸海拔2900米,南北长10余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可耕地面积10万亩,为第4世纪“大理冰期”冰川作用堆积而成的狭长平坝。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溪水汇集成万花溪,是喜洲坝子的主要水源。东面小花甸群峰环抱,海拔3200米,是绿草如茵的台地。
▲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奖状(段晓云 提供)
据《南诏野史》记载,白鹿岗古迹相传是白国道人隆佑禧修行之地,远在晋朝以前花甸坝便有人居住,桂榜山腰二台地有“黄熊窝”“狼香”“杉树”“乳牛墩”等古村落。晋时为吐蕃攻占后,这里的土著居民才逐步迁到大理坝子里。铜屏山下有南诏潭。大理国时期,就有一条从花甸坝山脚通往洱源凤羽清源洞的石板铺砌而成的盐马古道,连接了大理州境内的云龙—剑川沙溪—洱源乔后。清同治年间清军从花甸坝攻入大理镇压杜文秀起义,加之战乱频繁匪祸蜂起作患,花甸坝又是土匪盘踞的地方,这条古道才逐渐荒废。
▲段继模(后排右二)与“花甸社”社员合影(段晓云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