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最佳摄影作品分享
香河县老促会一行四人由副会长王新同志带队来到东梨园村——香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村,走访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员于德恒的儿子于广银同志,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摄影周景峰
我曾经两次登丫髻山。丫髻山位于京东平谷区,与香河县南北相对,离我家一百三十多里地。到那去,不为别的,是专程瞻仰王二奶奶塑像。王二奶奶是香河人,娘家是香河县城南乔各庄村,婆家是距娘家不远的雀林院村。她是明朝末期人,为了治病救人游走到了平谷一带,在丫髻山修炼成仙,香河王二奶奶的传说在香河是市级非遗项目,香河王二奶奶在北京市平谷区也是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这也是京冀文化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她会接生、治病,但正史无对她治病救人过程的详细记载,许多事便成了民间传说,她一定是医治好了不少人,不然怎么有这么多人记住并传颂王二奶奶,以至于被民间封神。治病救人的人最容易让人记住,她到底长什么样子,对于我来说就是个谜。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丫髻山。山路上的风景,不做重点关注,而是一口气登顶,直奔王二奶奶像。2015年,我第一次登顶,左髻山顶是碧霞元君祠,我在此殿内搜寻,王二奶奶在殿内左侧角落,是坐像,像是陪伴主神。站在王二奶的像前,我默默注视她,仔细端详,一股亲近感油然而生。她是家乡的人,我是她娘家人。因她丈夫行二,所以称其王二奶奶。还有一个巧合,我的祖父也行二,我祖母也曾被本家人和村里人尊称为王二奶奶,虽然我的祖母没有传奇,但在我的心目中也是神一样的记忆,也许这便是我对王二奶奶莫名亲近的原因吧。王二奶奶的神龛下,摆放着香河人送来的漂亮鞋子,多是布鞋,竟然还有几双是手工缝制的。在王二奶奶生日那天,香河人从山脚下请几柱高香,排着队扛着香直奔山顶,气势可谓壮观,可见娘家人对老姑奶奶用心虔诚。丫髻山的香火旺盛,大部分是王二奶奶的功德。王二奶奶在平谷一带的分量,是可想而知的,也不乏现在香河人的广泛传颂。第二次去丫髻山是在2016年春,我很早就出发了,第一个到山顶。我稍等片刻,工作人员才来开门。当时碧霞元君祠里已经找不到二奶奶塑像,我绕过大殿,继续向最高顶寻找,新建的斗姆阁呈现在眼前,我才看到了王二奶奶。不错,王二奶奶在丫髻山被置顶,供于斗姆阁殿内左侧,还多了豆哥牵着一头小毛驴,真是可爱。这份殊荣,香河人为之骄傲。还有奇事,就是这位工作人员,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竟然与我祖母的四妹长得极像,我并没与之攀谈,但这短暂的相逢,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祖母的四妹,我称老姨奶,她告诉我,每年都要为王二奶奶敬香、送鞋。我心想,难道没有和她酷似双胞姊妹的人偶遇。几年前,香河南部刘宋镇建九圣寺,传说要把王二奶奶神像从丫髻山请回来,我听到这则消息时就不信,这是不可能的,确实也并未实现,而是在九圣寺为王二奶奶重塑了金身。我去过九圣寺,也见到了王二奶奶新塑像。如今,香河民间传说:香河人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全仰仗王二奶奶罩着。其实,我去丫髻山,也曾在心里默默求王二奶奶保佑我全家健康,现在觉得自己有点儿过分的奢求。必须内求修为自己,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去发善心,传承好王二奶奶的仁爱精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最近,我查阅了《王二奶奶文化的起源与影响和王三奶奶传说探究》《香河王二奶奶考略》等篇目之后,才逐渐对王二奶奶传说的认知丰满起来,京津冀一带将王二奶奶奉为俗神,绝非偶然。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会接生、看病,用自己的医术救了无数人,才有了后人为她塑金身,永世流芳。站在王二奶奶像前,我默默地说,我是您娘家人,我来看您了。下山后,走过小桥,仿佛看到豆哥各牵着小毛驴,王二奶奶微笑着坐在驴背上,从远处款款走来。作者简介:王志东,男,香河县渠口镇人。1997年参加工作,担任乡镇通讯报道员多年,热爱生活,经常扑捉琐事于笔端,细说人间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