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薛氏家族

文摘   2024-11-21 21:05   河北  

每周最佳摄影作品分享

 香河县老促会一行四人由副会长王新同志带队来到东梨园村——香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村,走访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员于德恒的儿子于广银同志,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摄影周景峰  

我的薛氏家族之一

 ——父辈们亲如手足的渊源
今天是6月22日,2023年端午假期的第一天,恰逢我在单位值班。转眼间离6月15日农历4月28大姑仙逝已过去一周多的时间了。三年前老叔仙逝时,就想写一下这个大家庭,后来老婶又病重辞世,巨大的悲痛弥漫在整个家族,我也没在触碰这个话题。

薛氏在大鲁口是绝对的大家族,按血缘来说比较亲近的就分为南院和北院,我们属于北院的一个分支。再细分的话,五服之内父亲这一辈有兄弟6人,姊妹2人,共8人,以“文”字排行。兄弟姐妹8人是一个太爷爷重孙辈,但在生活中和同村人的眼中,这兄弟姐妹8人就像同一爹妈的孩子一样亲。小时候不只一次听到其他分支的家族长辈和同村其他姓氏宗族前辈们羡慕我们这个家族的赞誉声。但由于那时候自己太小,对于他们羡慕赞美的“亲近”内心却没啥概念,自己印象中留下的记忆是:当时健在二爷总找爷爷一起听评书《岳飞传》,有点驼背总背着福志的三奶奶和奶奶总和二奶奶在一起。还有我小时候总去叔伯家去玩,玩饿了总去老叔老婶家找吃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我对这个亲如一家的家族逐渐好奇起来,于是就问奶奶,为啥一个太爷的子孙比其他家一爷之子孙还亲?得到的回答是:父辈们的太爷爷有两个儿子,老大是父亲的亲爷爷(我的老太爷),老二是叔伯们的亲爷爷(我的二老太爷)。父亲的爷爷膝下有两子三女,叔伯的爷爷膝下有两子。男丁子嗣大排行,父亲的大伯排老大即我的大爷,父亲的爸爸排老末即我的爷爷。叔伯家爷爷的长子排老二即我的二爷,次子排老三即我的三爷。再后来叔伯的爷爷壮年因病去世,叔伯的奶奶改嫁他人,留下了年幼的我的二爷爷和三爷爷。父亲的爷爷即我的老太爷于是承担起抚养两个侄儿的重担,就这样我的二爷爷、三爷爷和我的大爷爷、爷爷一起,由老太爷抚养成人,操办他们娶妻生子。这或许就是父辈同一个老太爷一支两脉后始终亲如一家的渊源。

我的薛氏家族之二

——爷爷辈们的相护相伴

 吃同一锅的饭,睡同一个炕,在同一个院落里嬉戏长大,让爷爷辈的兄弟姐妹七人,感情甚笃,随着岁月的流逝,四个爷爷相继成家娶妻生子,三个姑奶奶也相继出嫁。那时的大家庭是个什么样子,长辈们提及的很少。但一定是一个团结和睦,血脉浓郁的大家庭。这从我儿时的记忆和父亲的对我提到过的家族生活的支言片语中可以得到印证。

如开篇我提到过,当我有记忆的时候,就总看到二爷爷和爷爷一起听评书,二奶奶三奶奶和奶奶三个妯娌一起相伴聊天。可能那时的生活节奏不像现在一般紧张,爷爷奶奶们总有更多的时光相护相伴。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二姑奶奶和老姑奶奶回娘家住时,二奶奶和三奶奶总过来看望。后来听父亲说,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当初大姑奶奶和大姑爷回娘家时 ,二爷爷二奶奶,三爷爷三奶奶,总常伴左右,姐姐长姐姐短的嘘寒问暖没完没了,还要吃上几次伙饭。大姑爷和大姑奶奶都算高寿,一直到我十多岁他们才辞世。但从我有记忆起,大姑奶奶因年岁身体的原因就不在回娘家住了,所以留给我记忆深处的是每年春节给他们两位老人拜年时,对我和弟弟炙热的疼爱眼神。

后来我问起过奶奶:为啥二爷爷和三爷爷是亲哥俩,二爷爷家有个大伯,三奶奶家三个大伯和一个叔叔(三爷爷过世的早,那时我可能还没有出生或太小,所以就总以三奶奶代指。就像闺女小时,总看到我和文运大伯一起后坑钓鱼,就称呼后坑大爷一样),而我大爷和爷爷也是亲哥俩,爷爷有我大姑老姑和父亲三个孩子,我大爷家的孩子呢?奶奶和我说:大爷家的没有孩子。后来自己长大了,才明白,那时候的人生活清贫,缺医少药,孩子没少生,但多都夭折了,留住的不多。虽然大爷没有留下子嗣,但我们这一门还算人丁兴旺,到了父亲这一辈,由爷爷辈的兄弟四人姐妹3人绵延到了兄弟6人,姐妹2人。到了我们这一辈,变成了兄弟8人,姐妹6+1人,1人就是老妹子薛杰,她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最晚,但是我们这个家族的宝贝,她从小就乖巧懂事,有好吃的总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大家都喜欢她。

以前春节还是带有浓浓的年味的,吃鱼肉,穿新衣,放鞭炮,走家串户给同族的长辈和其他姓氏的长辈们拜年,还总能吃到花生瓜子和糖,这些对孩子时我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后来生活好一点了,健在的二奶奶和奶奶,就开始给孙儿辈,重孙辈一两毛的压岁钱,后来逐渐涨到五毛,一两块。钱虽少,却体现了长辈对小辈的殷殷爱护和新希望。除夕晚上我们串门拜年和来我家给奶奶拜年后总到很晚(不像后来,有电视网络后早早的结束),大概每年都到晚上10点多,热闹高峰过后才是吃团圆饺子。这样初一的时候,当拜年的人都来到了,我还在懒炕。那时初一清晨第一个到的人总是油坊的文举大伯,年龄其实比爷爷小不啥,末门出大辈可能说的就是我们这种情况。因奶奶的记忆力特别好(虽没正式上过学,但看过听过的古戏情节,侄妞八女的生日等她都记得),他总爱和奶奶聊家谱的事。从她们聊天中得知,我们这个大家族,辈分排行是:清殿元文福宝,即祖太爷爷们是清字辈,太爷爷辈是殿字辈,爷爷们是元字辈,父亲叔伯是文字辈,我们是福字辈,在下一辈是宝字辈。他们还说过鲁口薛氏的根源,记得是一句:南京的祖,薛小五。意即我们的老祖宗来自南京一个排行老五的薛家人。再后来县里编纂村志,为每个村立了一个石碑,里面对薛姓的描述是:燕王扫北时,来自山东。到底哪一个准,现在也无从考证,近期从快手上看到好多寻根问祖的帖子。里面按字排列的薛姓帖子不少,不过都和我们这一支不一样。

文字摄影薛福巨






香河人身边的便民服务专家












潮白摄影
文化香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