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最佳摄影作品分享
香河县老促会一行四人由副会长王新同志带队来到东梨园村——香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村,走访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员于德恒的儿子于广银同志,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摄影周景峰
通州梨园镇有砖厂村,应源于衙门得名,而且当年是有两个砖厂衙署。《通州志略·卷二·建置》的文职公署条目下有载有两个料砖厂:其一说“料砖厂,在张家湾,永乐间设。原置于新开路,弘治间改于广利桥西。属工部管,修仓主事,监收砖料居之”。其二说“花板石厂在张家湾,铁锚厂在张家湾,料砖厂在张家湾,以上三厂,俱内官司之”。在志书“建置”“文职公署”条目下,指的是行政设置系办事机关,不是生产第一线,也不是货场。《志略》中用的是“厂”字,而非“场”字。“厂”字指建筑物内,“场”字指露天。联系明代“东厂”、“西厂”、“内厂”的厉害衙署。研究者亦有共识:连免先生在《砖木、水道与关隘明中后期通州、张家湾一带衙署新证——《工部厂库须知系列研究》一文中说:“凭借对 《工部厂库须知》的深度发掘,是能够重新寻获涉及皇木厂料砖厂及通惠河衙门的各类历史片段,并最终初步拼装起各厂及相关衙署的地理、演变和操持等诸多真实过往的……”用词是“相关衙署”。分开记载,一个归工部管辖,一个内官司之,说明是两个“主管单位”,工部管一个,皇帝亲掌一个。在黄成章雍正《通州新志》选有林大章 嘉靖二年的《重修通济寺记》中记有:“敕掌砖厂事,内官监太监辛(公)通……驻节游览”。“敕掌砖厂”,皇帝亲辖砖厂;“内官监太监”专为皇家服务机关的办事人员;“驻节游览”,身居要职的官员于外执行使命,在当地住下。(节,符节,此处为圣命)。文献记载中:“敕掌砖厂”衙署和工部砖厂所辖卸货场均有迁址,而且原记载统称为料砖厂,还都有“弘治”字样,很容易就让人想到是一回事。实际上是“倆牛耕地——不一样”。从迁入和迁出看:“敕掌砖厂”是自新开路迁入此地,工部砖厂所辖卸货场是由此地迁出。从时间上看:“敕掌砖厂”是弘治间(1488年至1505年),在这十七年内,哪一年迁入都可以。而工部所辖卸货场明确记载为弘治三年(1490)。从迁至地点看:“敕掌砖厂”是自新开路迁入至广利桥西,工部砖厂所辖卸货场是由此地迁出至浑河口。《重修通济寺记》中明确说正德八年(1513年)辛(公)通等到“通州潞河土桥之西,大道之南”驻节办理“敕掌砖厂事”,此时距弘治三年(1490)有23年之久。起码可证明“敕掌砖厂”没有动迁。故弘治三年(1490)改建于张家湾之浑河口料砖厂,应视为工部砖厂所辖卸货场。历史上皇木厂村有:“南到砖头山,北到小张湾”之说。皇木厂南即浑河口附近,说明此地确有很大砖石场,但非砖厂衙门,辛(公)通等也未至此。《通州志略》文职公署(文职机关)条目,今砖厂村域不止两个料砖厂衙门,同时还记载有:“张家湾巡检司,在土桥西,永乐间置”。提举司,永乐间设,在张家湾,广利闸”属户部。宣课司,永乐间设,在张家湾土桥北,盐仓检校批验所,在张家湾烟墩桥,永乐间设,属户部。“大使厅三间,大使衙一所,在广利闸”。说明当时砖厂村一带系办公区,有各“部”单位,还有“敕掌”。黄成章雍正《通州新志》选有林大章 嘉靖二年的《重修通济寺记》(下简称《记》),文如下: “夫通济寺者,乃通州潞河土桥之西,大道之南,坐西向东之古刹也。创始之由,厥碑在焉,但历岁渐远,多为风日霜雨所摧。败寺虽有通济之功景,不无隳废之患,繇(遥)是正德八年秋八月,偶因敕掌砖厂事,内官监太监辛(公)通等便道过寺。驻节游览,哀闵前人之功,遂发重修之愿慨捐。恩赐金帛俸米之馀,以为市材鸠工之费。不数月日,能令殿宇山门堂庑方丈厨库等处,以及阶台沟渠墙垣等,制髹彤黝垩等饰,无不整旧而如新者。其钟鼓炉瓶幡幢几案之设,亦无不备焉。所以诸佛增光,游人欢喜。“住持妙峰等恐泯厥迹,征余言以记之。予惟建寺为难,而能修前人之破寺为尤难。何也?盖常人之心,惟欲自显其名,自扬其德。能继前贤之志,能修荒废禅宫,无彼此之分者,近世不多觏也。吾独于通济而见辛(公)通等之为善矣。“噫,通济一刹,乃祝寿祈福劝善改恶之所。故为僧者智慧,无不圆通慈悲,自无不普济,不孤寺之名也,合辛(公)通等又能济寺之屯修否?为泰亦不孤通济之寓意耳。予辞不获,记其墍而铭云:呜乎,通济清净之地,无僧不修,无事不济,太监辛(公)通重修破废添裔,传灯幢幡弗坠,祝君佑民千万,亿岁钟鼓,长鸣法轮不退。“我为题铭天花现瑞,八部归依宏门法会,无法不通,无往不利,诸佛慈光,大明当世!”(拙文系《澧润梨园》书中《砖厂拾遗》一文修改稿)
马老师近照
作者简介:马景良,男,通州区潞城镇人。通州区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近年参与巜潞城镇志》巜智临潞城》巜乐和台湖》等文史书的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