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最佳摄影作品分享
香河县老促会一行四人由副会长王新同志带队来到东梨园村——香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村,走访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员于德恒的儿子于广银同志,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摄影周景峰
1911年4 月24日晚,香港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万籁俱寂。从日本归来的林觉民,在屋里踱来踱去,思绪万千。想到三天后就要参加广州起义,敌众我寡,九死一生,自己是早已抱定必死的决心,可是,龙钟老父,谁来赡养,弱妻稚子,情何以堪?一时间,柔肠寸断,不能自已。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情,他不由潸然泪下。林觉民幼时,因叔叔没有儿子,生父就把他过继过去,嗣父待他视同己出,倍加呵护。他生性聪慧,13岁即奉父命参加科举考试,然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扬长而去。14岁时,考入全闽大学堂;20岁时,赴日本留学。如今,父母养育之恩还未报之万一,自己却要涉必死之地,而且自己这一死,还必然会连累父亲家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么对得起风烛残年的高堂?可是,自古忠孝难以双全,既已决心“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也只有心头一硬,亏欠自家老父了。于是,凛然写下《禀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又想到与妻子的恩爱之情。尽管林觉民和妻子陈意映是先结婚后恋爱,但两人感情深厚,恩爱无比。加之妻眼下又是有孕之身,实在不忍割舍。可是,忍看“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既然立志“以天下人为念”,要舍生取义,救中国,挽危亡,就要抛却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一家不圆才能换来万家团圆,一人赴死才能换来万众新生。想到这里,他毅然在一方手帕写下“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一时大恸,泣不成声,“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汝体吾此心,于啼哭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写完,泪已湿透手帕。天亮,林觉民将遗书交给朋友,说:“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我死,幸为转达。”三天后的下午5时,广州总督衙门前,起义军突然发起猛攻,枪弹如雨,杀声震天,林觉民右手握枪,左手握炸弹,奋勇冲锋,锐不可当。下午5时30分,他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又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林觉民不幸中弹,力竭被俘。两广总督张鸣岐立即提审林觉民。林觉民虽有伤在身,镣铐紧锁,依旧气宇轩昂,毫无颓态,他在法庭上抨击腐败政府,号召民众投身革命,慷慨陈词,满庭震动。张鸣歧也不得不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奇男子也”。他还试图劝降,林觉民怒斥之:“余自决意革命,志在革除暴政;今举事未竟,唯祈一死,幸勿多言!” 4月29日,林觉民慷慨就义,时年24岁。“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黄花岗的黄花开了又败,宿草青了又黄,不觉已100个春秋逝去。重读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言:“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于是,又想起林觉民情深意切的《禀父书》、《与妻书》,不禁心有戚戚,感佩万千。远处隐约传来童安格如诉如泣的歌声,那是电影《碧血黄花》插曲:“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难舍弃,思国心情。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启,诀别吾妻。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美丽柔弱的“意映卿卿”你听到了吗?作者简介:陈鲁民,笔名齐夫、大野,山东省济宁人。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顾问,河南杂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杂文创作副会长。在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500万字。获中国新闻奖、鲁迅杂文奖、中国副刊奖等160多次。出版个人作品集18本,计有《吟啸徐行》《思路花雨》《繁华素心》《大智若愚》《千古寸心》《人间有味是清欢》《冷眼向洋看世界》《晓风残月杨柳岸》《和你一起看星星》《掌声总在成功后》等,被收入大学、中学辅助教材、中考题、中考模拟题360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