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最佳摄影作品分享
香河县老促会一行四人由副会长王新同志带队来到东梨园村——香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村,走访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员于德恒的儿子于广银同志,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摄影周景峰
今天摄制组选择在这里举行开机仪式,让人感到非常温馨,因为这里是林徽因先生心灵中美好的精神家园。林徽因一生才华横溢,有很多侧面,比如作家、诗人、画家、设计家等等,但是他自己最钟爱的是建筑,所以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碑文写的是:建筑师林徽因。
我对林徽因的了解其实源于梁再冰大姐、于葵老师送我的那本关于梁林的“口述史”,以及从我父亲口中听到的点点滴滴吉光片羽的往事。父亲称林徽因是师母、恩师。罗哲文的名字就是梁林二位取的。抗战时期,梁林带着营造学社来到了四川宜宾长江边上一个叫李庄的小山村,我的父亲就是那时候走进了营造学社,当时他的名字叫罗自福,虽然没有正式的拜师仪式,但是梁林为一个农家子弟重新取名,体现出了对这个放牛娃新身份的认可,以及对他的未来寄托了许多期许。父亲外语和诗词的基础功底,都来自林徽因在病榻边的传授。
一天,林先生在病床边讲边塞诗,忽然停了下来说:“在我国北方的山上,有一种石头的建筑,不同于榫卯结构的土木建筑,这就是万里长城,长城内外都是我们的故乡,赶走了侵略者,我要带你去测量长城。”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父亲后来在长达70年的生涯中都与长城的研究保护不离不弃,最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万里长城第一人”。1987年我国向联合国申报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作为“第一号”,当时我父亲是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参与了申报工作,当联合国通过审批后,我父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终于可以告慰我的师母了”。
今天《林徽因》就要开机了,期望这部片子能够全面呈现林徽因的综合素质和全面修养,既有吟风弄月、高山流水的万种柔情;又有黄钟大吕、荡气回肠的真性情。林徽因不是血战沙场的战士,但她是驰骋于中国文化疆土的卫士,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我想,一个读书人配得上配不上“知识分子”这一称呼,不仅看他是否有渊博的学识,精深的学术造诣,等身的著作……,更要看他是否放下了一己私利,拥有心怀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我们知道,林徽因为了守护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曾经历尽艰难、跋山涉水、奔走呼号。她能够在社会沉默和集体无意识时给人们以提醒;能够做到在社会狂热时保持清醒;敢于在社会失范时发出警醒,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身体力行的报效祖国,体现出了高贵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什么样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我以为,文化自信不是着眼于眼前经济发展的成就,也不需要和别人比较,发现自己超越了才有自信,这不是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是那种源于从骨子里对自己民族历史的高度认可,对自己祖先创造的文化的无比热爱,既使我们在有些方面还不如人,甚至还落后。但是,仍然一往情深地热爱自己的文化。林先生做到了。林徽因曾说:“我从小受欧美教育,但是珍视中国,最看不起一类人,就是没喝过多少洋墨水,却总认为西方的什么都好。”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也是林先生病情重最严重的时候,美国友好人士费正清,费慰梅曾到李庄邀请林先生到美国治病,而林先生婉拒了,并说道:“我深信任何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中国知识分子,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自己的祖国”,“如果我必须死在刺刀和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费慰梅当时感到很难理解,后来她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终于明白了,你们的事业在中国,你们的根也在中国,你们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以栽的植物。”
在林徽因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鲜活的事例和感人的故事。我以为,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情,绝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因此也盼望摄制组能够用鏡头讲好林徽因的故事,讲好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形象语言,表达出林徽因“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的壮美人生。
有人说,林徽因是诗人中的诗人,精英中的精英,教授中的教授,她把自己从事的专业都做到了极致。期待着我们这部片子也成为巨匠中的巨匠,经典中的经典,像林徽因那样把这部纪录片做到极致。
(根据作者2004年6月18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百年巨匠·林徽因》开机仪式上致词的录音整理)
作者:罗杨
文化学者、博士生导师。
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中国文联第八、九届主席团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直分会副会长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曾任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中国传统文化速读丛书》《警世格言.传统文化名言》《中国历代帝王陵》《守望乡愁》《守望中国节》《守望古村落》《罗杨书法作品集》《罗杨摄影作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