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影】武康路113号 · 巴金旧居

文化   2024-11-25 18:10   上海  


11月25日

是文学巨匠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金先生

在上海最后的寓所

武康路113号

在用脚步丈量的方寸中

去寻觅和感知他的

生命信仰与文学世界



位于武康路113号的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楼,是巴金先生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他在上海定居后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巴金先生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场所,更是他精神世界的缩影。


武康路113号,始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由主楼、南北辅楼及花园构成,建筑风格兼具中西元素,以简洁实用为特点。主楼共三层,顶层为阁楼,外立面以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明快。南立面底层为敞廊,上为跌檐式山墙;北立面入口为半圆形拱券设计。

巴金自1923年离川赴沪后,因其不喜公寓住宅“不接地气”“远离自然”的局限,更换过多处居所,几经寻觅后,终选定此独立式花园住宅为居所,并在此度过了50年的岁月,直至生命的最后。

巴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文学作品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倾诉的情怀,以及对善良、美好的追寻。这种情感表达与建筑风格中的内敛、静谧气质相呼应,为建筑注入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积淀,成为武康路上的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巴金旧居于2014年4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在绿树掩映中的静谧氛围,为巴金提供了理想的创作环境,使他能够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倾诉内心的情感。花园里的草坪是巴金一家人喜爱的活动场所,园中花木多为巴金当年亲手栽种。现存的广玉兰、日本晚樱和紫藤,见证了巴金家庭生活的温馨时光。


 巴金旧居的室内,每一个角落都完整保留了巴金当年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场景。步入一楼,餐厅是巴金妻子萧珊亲手布置的,钢琴则是萧珊用第一笔翻译作品《阿细亚》的稿费购置的。客厅是巴金接待中外宾客,与朋友聚会、畅谈的地方,作家师陀、柯灵,漫画家张乐平等是这里的常客。在这个充满文化与艺术气息的空间里,一张小书桌有点格格不入地放置在角落里,您可能不会想到,当客厅高朋满座时,巴金往往会坐在这张小书桌前,静静地倾听朋友们的高谈阔论。客厅的左边,如今成为巴金生平介绍的展厅。这个展厅最为珍贵的则是巴金的亲笔手稿,其中《我和读者》与《怀念萧珊》,都是他晚年《随想录》中的重要篇章。

在客厅的外侧,有条敞廊,阳光时常散落这里,温暖舒心,巴金和家人就把这里叫做“太阳间”。天气晴朗的时候,年老行动不便的巴金经常会在这里的小缝纫机上和太阳间另一边的小桌子上写作。

1990年代后期,巴金身体每况愈下,案头写作对他来说已相当困难,只能在轮椅上工作。为此家人在轮椅上特意做了一个横板,给他当“书桌”,这是巴金最后的“书桌”。

二楼书房为巴金阅读、写作之地,内有两个书桌,一个在屋内,一个在封闭的外廊上。巴金白天喜欢在明亮的外廊阅读、写作,晚上或天气寒冷时则多在书房。书房隔壁是巴金的卧室,床头一直放着爱妻萧珊的照片。

书是巴金的最爱,现放置在旧居内的书籍只是巴金旧藏里的冰山一角,据说这里原有书架、书柜近八十个,三楼、北辅楼、南辅楼,甚至卧室的卫生间都曾放满了书。



巴金先生曾说过:“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那么就让我再活一次吧,再活一次吧,再活一次。”

2011年12月,经整修后的武康路113号正式向市民开放,这里仍是巴金先生生前的布局和家具,仍有他翻阅的书籍和创作的手稿,那些花儿草儿仍像过往一样在阳光中绽放在微风中摇曳,这处巴金先生的精神栖地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他的追求与梦想,成为武康路上一处令人仰止的文学地标。



文学地标·巴金旧居

影片来源:《上海建筑百年》第二十辑

拍摄: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上海城建档案
“上海城建档案”为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公众号,依托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丰富馆藏资源和各类原创城市文化产品,关注上海历史建筑,传播人文精粹,弘扬海派文化,为建筑人文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