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日至6日,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制作并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邬达克》英语版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纪录频道首播。该片为中宣部(国新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支持项目,全片共5集,每集30分钟,包括《成为邬达克》《立命大上海》《在抽象中繁复》《向最高处去》《留下一扇窗》等内容。影片完整回顾了邬达克的人生轨迹及其建筑师生涯,讲述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及德国北部的工业和建筑样式如何与中国文化密切结合并在上海得以呈现,同时涉及上海当下的风貌保护与更新工作,很好地反映了上海近现代的城市建设及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表达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一永恒主题。
我馆编研团队于2008年就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策划举办了《建筑华彩—邬达克在上海》展览,并编研出版了《上海邬达克建筑》专著,这是我国第一本公开出版的研究邬达克及其建筑作品的专著。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访问匈牙利,匈牙利代总统把我馆出版的这本书作为国礼送给总理。
我馆出版《上海邬达克建筑》一书封面
2023年9月,《邬达克》摄制组专程来到我馆,双方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通过对历史档案原件的求证和拍摄,为纪录片的最终成片提供了基于史实的支撑。片中约有35处建筑的12张档案文件和21张图纸来源于我馆馆藏。
10月21日至10月25日,纪录片《邬达克》汉语版即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借此机会,我馆编研团队将邬达克与这座城市、那个时代的关系再做解读,以供读者与观众们参考。
《邬达克》纪录片第二集中我馆掠影
1918年11月,邬达克从被沙俄当局流放至西伯利亚东部城市哈巴罗夫斯克(Habarovsk)的战俘营成功脱逃,经哈尔滨辗转来到上海。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上海经济最繁荣的阶段,也是城市和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这座东方大都市也是中外建筑师云集之地,正因为如此,才有上海今天富有魅力的诸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大批优秀建筑遗产。
而邬达克可以说是非常幸运地“在合适的时间来到了合适的地方”。邬达克来到上海后先在美国建筑师克理开设的克理洋行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克理合作设计了诺曼底公寓、美国总会、四行储蓄会汉口路大楼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均为复古样式,但邬达克个人的某些风格,如喜爱用面砖饰面,已开始形成。
建成于1924年的诺曼底公寓(今武康大楼),建筑设计:邬达克,营造商:华法公司
1925年邬达克自己开业,在30年代达到他的建筑师生涯的鼎盛时期。随着国际新建筑风格的出现,邬达克的设计风格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成为上海新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他的设计风格的转变最初出现在1932年建成的广学会大楼上,这座表现主义风格的办公建筑的立面上还留有一些传统风格的痕迹,其哥特式尖券的造型和褐色的面砖使整个建筑的造型十分简洁,又不失华丽和凝重。
建成于1932年的广学会大楼,建筑设计:邬达克
邬达克在上海的近三十年间,建成了至少60多件作品,且没有一件是重复的母题,这点对于一位建筑师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邬达克的成就固然源于他自身的才华、勤奋以及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但也离不开上海这片开放包容的土地。凝望邬达克那些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的建筑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在时代背景与城市环境之下,其建筑设计体现出的几点特质。
多样的建筑类型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各种新的建筑类型在上海不断发展。得益于此,邬达克在上海接触到的项目类型非常广泛,涉及办公、旅馆、医院、教堂、影院、学校、工厂、公寓、会所、私宅等众多类型,其中约有三分之二都是大型公共建筑。
以纪录片第二集介绍的宏恩医院(今华东医院10号楼)为例。邬达克于1923年底接手宏恩医院的设计,此时的他是克理洋行的合伙建筑师。1925年1月,邬达克独立开业,宏恩医院则在1926年6月竣工并正式启用。所以在馆藏宏恩医院相关的文件中,可以同时看到克理和邬达克的名字。正是在邬达克独立执业以后,他开始承接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项目,这些复杂的项目体现了邬达克的专业追求、设计水平以及对不同建筑类型的把控能力。
《邬达克》纪录片第二集中宏恩医院考证
宏恩医院被认为是邬达克独立执业后完成的第一个重要作品。医院作为一种功能性极强的公共建筑,其建筑设计充满挑战,而首次尝试医院设计的邬达克较为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挑战。宏恩医院主体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南侧为病房,北侧为医务专用楼,南北之间是门诊楼,这是一种典型而高效的现代医院平面布局。结合上海的气候特点,南侧60%的病房都配有凉廊,达到冬暖夏凉的室内效果。同时,无论是建筑设备还是医疗设备,该项目使用的都是当时最新最好的,所以刚建成就被誉为“远东最好的医院”。
《邬达克》纪录片第二集中馆藏宏恩医院平面图
多变的建筑风格
郑时龄院士所著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一书中写道:“上海的近代建筑......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邬达克所处的上海作为中国乃至远东第一大城市,有着比肩巴黎等国际大都会的雄心,对城市和建筑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出于竞争意识,整个建筑设计行业都在快速地学习和引进世界最新潮的设计风格,将上海塑造为“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邬达克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实践者。
邬达克出身于奥匈帝国的一个建筑营造商家庭,接受过系统的欧洲建筑教育,有着扎实的古典主义建筑设计功底。在职业生涯中,他也曾前往欧洲、美国等地参观学习,受到同时代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从他的作品中也可见其十足的天赋,对各种建筑风格可谓信手拈来、运用自足。
我馆编著的《上海邬达克建筑》一书曾对邬达克主要作品的建筑风格有过解读,包含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哥特复兴式、现代主义、装饰艺术派以及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特殊风格。其作品风格如此多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认为建筑师的职责是更好地服务于业主,所以只要业主需要,他可以毫无障碍地同时提供不同风格的设计。
建成于1938年的吴同文住宅,邬达克的现代主义风格经典之作,来源:《绿房子》
我馆保存的历史档案是学者们研究邬达克建筑风格演变的重要资源。《邬达克》纪录片的学术顾问之一、同济大学的华霞虹教授自1999年开始在我馆查阅相关历史档案,通过重绘图纸等方式研究邬达克的建筑设计理念与过程。历史档案同时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支撑。如纪录片中介绍到,在2004年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大光明电影院修复改造项目时,也曾从我馆调阅利用图纸,以求更好地还原邬达克的设计本意。
《邬达克》纪录片第四集中大光明电影院平面图
先进的技术与工艺
求新求变是商业社会的生存之道,也是近代上海的文化精髓。相对于有着稳定客户的大设计公司,单枪匹马的邬达克必须周旋于各类业主之间,不仅公司规模会随行就市,设计风格也常客随主便。在克理洋行时期因业主需求多采用古典形式,自行开业后,则把采用最新技术、最新形式,利用城市复杂的基地条件“螺蛳壳里做道场”作为竞争的法宝。同时,中国业主在租界居于弱势,邬达克作为西方建筑师也处于边缘,这种压力也很容易转化为“别苗头”的动力,比如像国际饭店这样创纪录的摩天楼对业主和设计师同样具有广告效应。
国际饭店于1934年12月竣工,高83.8米,曾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并保持亚洲最高建筑记录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座大楼不仅造型新颖,融汇了现代建筑和表现主义的语言,其结构、设备都代表了当时上海甚至远东地区的最高水平,由此奠定了邬达克在上海建筑史上不可动摇的先锋地位。
《邬达克》纪录片第四集中国际饭店旧照
值得注意的是,邬达克不光引进欧美的先进技术,也大量地运用了中国本土的营造技艺。他的大部分项目都由中国营造商承建,也使用了很多国产材料。比如国际饭店的暗红色面砖,采用的便是当时有名的国产材料“泰山砖”。这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邬达克个人博采众长的设计理念。
“泰山砖”当年用于国际饭店的广告,来源:1933年《中国建筑》第一卷第二期
无论从工程数量、质量、影响力、创新度等各方面来看,斯裔匈籍旅沪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都并非一枝独秀, 然而,其传奇的人生和优秀的作品的确是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一个代表性个案。同济大学的华霞虹教授曾这样概括“邬达克的传奇”:一个人的命运不可思议地契合了一座城市的命运,一个人的才能与抱负不失时机地响应了一座城市的梦想与追求,这就是一位外国建筑师能在遥远他乡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和影响的最终谜底。邬达克的传奇,也是上海都市文化的传奇。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 上海邬达克建筑[M].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
[2]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主编. 中国近代建筑史[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伍江. 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第二版)[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4]郑时龄.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0.
[5][意] 卢卡·庞切里尼,[匈]尤利娅·切伊迪著,华霞虹,乔争月译. 邬达克[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