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记忆 | 外滩“第二立面”之汉口路110号(原中南大楼)的城档故事

文化   2024-06-30 16:30   上海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在历史的长河中,上海外滩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近年来,外滩“第二立面”的更新保护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聚焦的热点事件。

外滩“第一立面”、“第二立面”区位图,来源:公众号“上海规划资源”

位于“第二立面”区域内的原中南大楼(汉口路110号),南临汉口路、西临江西中路、东临四川中路,于1999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大楼在2021年至2022年间完成了新一轮修缮工作。
原中南大楼位置图,底图来源:高德地图

大楼建成于1920年,之后又历经了几次加建、改建及修缮,而这几段建设历史仅在个别媒体报道中有所提及。如澎湃新闻发表的《百年“中南”重生记|看外滩老建筑汉口路110号如何修缮焕新》一文中提到,“大楼原设计为5层银行大楼”,“根据1930s鸟瞰图,大楼可能实际建造有局部6层,或在建成不久后即有加建”。由此,要挖掘这栋大楼背后的历史变迁,城建档案资料就显得格外重要。

经查阅,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关于中南大楼的馆藏档案较为丰富。根据档案描述,该大楼于1920年8月17日竣工。1920年代中期,底层部分曾做改建,并在原有五层屋面上加建一层。1946年,大楼北侧裙房上部加建了膳堂。1997年,大楼再次进行整体修缮,并加建至7层。本文基于馆藏档案资料,分别介绍中南大楼于1910年代末建造、1920年代改建、1940年代改建及1990年代改建装修四段时期的建设概况。

一、初建(1917-1920)——泰和洋行办公大楼

根据馆藏历史档案所载,中南大楼1917年8月由马海洋行(Moorhead & Halse)设计,根据图纸上标注的“For Messrs Reiss & Co”判断,这栋建筑应是为泰和洋行设计建造的办公大楼。

1919年12月15日《上海泰晤士报》一篇名为(New Building For Messrs. Reiss & Co.)的报道上提及大楼已开始动工,并简要介绍了大楼的设计,建造。1920年,大楼正式完工。

大楼建设时的门牌号为汉口路7号(本馆档案中也有提及)。1930至1935年期间,公共租界曾经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门牌号调整,这栋大楼的门牌也变为汉口路110号,并延续至今。
中南大楼初始设计效果图,来源:澎湃

从建筑原立面图看,大楼是一幢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立面设计呈严谨对称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横向竖向均为三段式构图。底层中部为一个开间的入口大门,两侧使用两组四根简洁而纯朴的塔司干柱式做门楣的装饰;中段使用在上海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的多立克柱式,从二层直达四层的檐口。大楼立柱两侧的窗户边有花环纹章、束棒饰等深具古典象征意义的雕饰。
大楼细部今貌

二、改建(1925-1927)——中南银行

关于大楼改建的馆藏历史档案有两处,时间点分别为1920年代中后期、1940年代中后期,此时大楼的使用者已为中南银行。根据史料记载,中南银行由南洋华侨商人黄奕住在上海开办,是侨商在国内开办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商业银行。除黄奕住外,中南银行还有三位创办人,分别是《申报》社长史量才,经史量才介绍的原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经理、金融界的行家胡笔江和实业界的著名人物徐静仁。这四位的合作,为中南银行顺利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1年7月6日《新闻报》关于中南银行开业的报道

1921年6月5日,中南银行在上海召开创立大会,当时共到股东102人。1921年7月5日,中南银行正式开张,英文名为“The China & South Sea Bank,Ltd.”。在向北洋政府登记注册时,黄奕住说“因系中国金融界人士与南洋华侨合营,定名为‘中南银行’”。

根据馆藏1925至1927年的历史档案所载,大楼进行了改建,1927年完工,设计者是“C.H.GONDA”,即匈牙利建筑师鸿达。请照单上大楼的门牌号仍为汉口路7号。从图纸上看,此次改建工程在原大楼底层北侧入口位置处将平面布局作了调整,同时局部做了夹层。
1927年5月7日《时报》关于中南银行迁入汉口路7号的报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屋顶平面图及楼梯详图,可以看到在原五层屋顶上方又加建了一层(加建部分呈L型),这也印证了上文提到的澎湃新闻报道中的“根据1930s鸟瞰图,大楼可能实际建造有局部6层,或在建成不久后即有加建”一说。笔者推测可能是中南银行在接管大楼后,发现原大楼使用面积及平面功能布局不能完全适应银行的业务发展需要,因此需要进行加建和调整。
1936年外滩地区城市鸟瞰旧影中可见中南大楼,来源:澎湃

三、加建膳堂(1946年)——中南银行

根据另一馆藏档案记载,大楼曾于1946年在北侧裙房上部加建过膳堂,设计者为“杨宽麟”。此次加建面积并不大,可算是整个大楼建设历史中的一段插曲。根据平面图及剖面图可知,此项工程仅在北侧裙房上部加建了一排“膳堂”,同时北立面局部细部做了改变。

四、装修改建(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南大楼曾由上海化学工业局租赁作为办公楼使用。1995年,上海爱建信托投资公司入驻。1998年,大楼经批准由“中南大楼”变更名称为“爱建金融大楼”。

根据馆藏竣工档案,大楼于1997年进行了装修改建,改建内容为“在主楼六层基础上加建一层;同时对大楼进行全面修缮,以适应现代功能的金融大楼需要。”

从档案来看,此次改建变动最大的除了大楼加建至七层外,莫过于南立面入口处增加了两扇大门,塔司干柱式的装饰门楣也因此分别在两边各增加了两根,从原来的四根变成了八根。
大楼旧影(2009年)

城建档案是记录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史料,也是城市建设过程的原始记录。以上四段时期关于中南大楼的城建档案,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大楼建造、改建时的具体情形,成为大楼修缮、更新改造的重要基础资料。

大楼内部今貌

大楼今貌


时光如烟

建筑百年


申城记忆 往期回顾


黄炎培故居  杜家祠堂  杨斯盛故居  汤氏民宅  凌氏大宅

上海轮渡(一)轮渡百年之逝去的记忆

上海轮渡(二) 声声摇橹,悠悠浦江

上海轮渡(三) 上海滩时代

上海轮渡(四)勉力经营梦难圆

上海轮渡(五)那些年的乘船“神姿势”

上海轮渡(六)历史不只正襟坐,它也可以萌萌哒

上海轮渡(完结篇)再见,是为了更好地相见

上海仅存的罗马式基督教教堂——诸圣堂

天平路上的名人轶事(上)(下)

仰贤堂

延庆路的151-157

武夷路漫述(上)

武夷路漫述(中)

武夷路漫述(下)

陕南村与克莱门公寓(上)

陕南村与克莱门公寓(下)

老上海的游泳池与海滨浴场

牛娃秘籍:龙门邨?!

张闻天故居

桂林公园

鸿德堂

外滩公园音乐亭

浦江饭店

淮海大楼




  • 文章选自《上海城建档案》。

  • 版权归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所有。

  • 欢迎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联系转载事宜。    

责任编辑:曹伟


上海城建档案


责任情怀




上海城建档案
“上海城建档案”为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公众号,依托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丰富馆藏资源和各类原创城市文化产品,关注上海历史建筑,传播人文精粹,弘扬海派文化,为建筑人文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