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20年,大学聚会。
同学们早就为人母,为人父,暑假的空档,能安排好家里神兽,跑出来参加班级活动,真的是相当不容易。
40出头的中年人,再次回到校园,熟悉的教学楼,熟悉的餐厅,熟悉的操场,但时过境迁,当年的感觉是找不回来了。
见面之后的寒暄,从工作到生活,然后无一例外到了自家娃。
“哎,我娃大概率是上不了咱们学校了!”
“原来不知道,现在才发现自己还挺厉害!”
这样的感叹,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结结实实撩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也是,这满桌子985毕业的大叔,大婶们,从学生变成了家长,换个角度看待考学这件事情,立马就不一样了。
你问在座的任何一个人,自己为啥能考上985,大都已经回答不上来了。
少不经事的时候,只知道闷头读书,考试,非要说自己多么刻苦,多么优秀,作为当事人,这种感觉并不是特别的强烈。
尤其我们这些小镇做题家,打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跟着老师乖乖上课,回家认真完成作业。
没有培训机构,更上不起辅导班,家里的父母要不面朝黄土背朝天,要不做点走街串巷的小买卖,难得有些城里的孩子,家里条件好一些。
大多数父母的文化水平,停留在文盲,或者半文盲状态,姑且不谈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小学大都教不利索。
抛开家长不讲, 拉出来几个老师,也是半斤八两。村里的老师,尤其小学的,识几个大字,能搞明白数学加减法,简单培训下就能上岗。昨天还是辍学待业在家的初中生,或者高中生,明天就可以拎着教鞭讲台上上课。可以教语文,可以教数学,如果需要历史也行,思想品德也不在话下。
也就高中的时候,好歹是个县城重点高中,老师科班出身,教学和管理肯定是高于一般水平,或者说比较到位的。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小学毕业,然后初中,然后高中。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初中毕业大都走入社会,赚钱养家去了。
自己为啥继续读书,其实也说不清,道不明的。
如果非要问,为啥自己成绩会比同学好一些。其实也很简单,同学们不爱学习,自己稍微用点心就能好出一大截。
实话讲,真的不是自己多优秀,单纯靠同行衬托。
回头再看看自己家娃,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人也变了。
我们小时候,能吃读书这口饭,纯属意外,父母不强求,自己更啥也不懂,是不是那块料,能不能一条道走到终点全靠天命。
也是命好,正巧赶上时代发展的红利,学历被社会评价体系所认可,然后卖了个好价格。
孩子却不一样。
首先,他们的父母不一样,这些中年人有知识,有文化, 关键绝大部分还有路径依赖。在这些家伙固有的认知里,读书好坏无限等于以后人生是否过得如意还是不如意。所以,下意识会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或者至少和自己差不多。
为了这份执着,有人会买学区房,有人会拼辅导班,有人更过分,跳过老师自己亲自上。论卷,没有上限。
其次,娃们的竞争对手也不一样。周围的同龄人,有着雷同的出生,雷同的条件,雷同的目标感。主动躺平的人少了,想跑到前面就得快马加鞭,不仅要足够努力,还得爹妈生得好。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按照目前的数据统计,大学考到985的概率,和我们当年差不多,撑死百分之一点几。这种概率,远不如摇骰子中奖的游戏高。
人啊,其实想明白也就是那么回事,如果说考个985算是狗屎运,那风水轮流转,下次转到别人家,未尝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当年我们的父母这么想,自己也得这么想。
用同学的总结发言,不要过高期待,两个985,鸡飞狗跳18年,卷不出一个985新兵蛋子,这才是常态。
想想,这句话真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