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我自己的答案,会,我会。
不是说我多么喜欢帝都,甚至我这辈子都不想回去定居,但,还是想要一套帝都的房子。
如果说帝都买房,再赠送个城里户口,那就更妥帖了。
朋友说我是个虚伪的家伙,口是心非。嘴上嫌弃帝都的种种,吐槽完这个,吐槽那个,回过头还是想要帝都的房子。
哈哈哈,这种女人,太过单纯,没法理解拥有和喜欢,有时候是可以分开的。
帝都,帝都的房子,帝都的生活,我自然是不喜欢的。
但,一点也不影响我这老阿姨想当帝都的房东,迫切的那种。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也好简单。
我不喜欢,但架不住别人喜欢啊。而且,别人的数量还很多,规模大到吓死个人。
中国14亿人口,从达官权贵,到妇人孺子,稍微有点常识,都知道中国有个城市,叫做北京,是首都。外国人也是,你问他们,中国有哪些城市,北京肯定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就冲这一点,想去北京看看的人很多,想去北京谋生的人很多,想在北京扎根繁衍生息的人更多。
用我爸的话说,无论如何,那也是“北京人啊”!
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头,虽然不知道北京长什么样,甚至在东南西北哪个方位都搞不清楚,但他知道,北京值得期待,北京人这三个字,就是比山西人,东北人,江苏人含金量更高。
当年,因为我们卖掉帝都房子,辞掉帝都工作的事,老爸,还有公公婆婆还伤心难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劲儿来。
用老爸的话讲,好不容易在首都安家立业,眼瞅着就要成为正宗北京人了,竟然说不要就不要了。
那种扼腕叹息的口气,现在都在耳边,熟悉的很。
当然,我老爸,铁定不是14亿中国人中的特例,甚至可以说,他代表了14亿人口中的绝大多数。这么一算,那不得了。
帝都的房子,都拿出来放到市面上的话,完全不够分。你想要,他也想要,我也想要。
咱先不讨论住不住的问题,想要的人多了,那就是稀缺。有了共识的东西,就得值钱。
用我朋友的话说,做梦他都想要帝都的一套房子,然后再给个帝都的户籍,把娃送到帝都上个大学,总比卷都苏州轻松容易得多。回头,把房子租出去,一边升值,一边躺着收个房租,让那些买不到的人跟着眼馋。
他的美梦好吧?巧了,我的美梦也差不离这样。
所以说,诚实点,房子,作为中国老百姓的信仰,从来都不是单单用来居住的。遮风挡雨的地方多了,谁还缺一套房子。再不济,老家宅基地搞一套,鹤岗买一套,终归不是多大点事。
但,国人眼里不一样。房住,必炒。作为一个资产性的标的,房子承载的期待和使命东西实在太多。
不仅捆绑了下一代的教育,捆绑了户籍带来的各种红利,更重要的,捆绑了绝大多数家庭财富的升值预期,甚至可以上升到阶级跃迁的高度。
帝都的房子,完美契合了人们的所有希冀。
往回看,1979年北京推出了第一个商品房项目,团结湖的两栋小楼,每平米的价格仅为400元,一套房的总价为3万元。
1998年北京二环平均在4000左右,通州的房价大概是1800元/平方米,朝阳的房价大概是3800元/平方米,丰台的房价大概是3500元/平方米,海淀的房价大概是4000元/平方米,北京内城四区的房价大概是4300元/平方米。
来到今天,哪怕这几年的狗屎行情下,北京房子的价格也应声下跌。但,数据也足够亮瞎眼。
怎么样?这25年,放眼全国,甚至全球,跑赢帝都房价涨幅的投资品,应该凤毛麟角了吧?
不傻的都知道,拥有一套帝都的房子,躺着,就超越了全国99.99999%的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