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introduction
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与挑战。传统治疗手段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对于部分晚期或复杂病例,疗效仍有待提升。
钇-90微球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局部放射栓塞疗法,通过精准投放含有放射性同位素钇-90的微小球体至肝脏肿瘤血管中,实现对肿瘤组织的高效辐射杀灭,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肝组织,为不可手术切除或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的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此,“肝癌在线”携手西安国际医学中心韩国宏教授团队,隆重推出特色专栏——“「钇」治肝癌”。本专栏旨在汇聚国内外肝癌治疗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临床实践,深度聚焦钇-90微球介入治疗这一前沿技术,为肝癌患者及医疗专业人士搭建一座信息交流的桥梁。
“「钇」治肝癌”专栏将涵盖:
➤ 技术前沿:深入解析钇-90微球介入治疗的原理、适应症、治疗流程及最新研究进展,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革命性疗法的科学基础。
➤ 案例分享:精选真实治疗案例,通过患者的治疗经历与康复故事,展现钇-90微球介入治疗在提升肝癌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
➤ 专家访谈:邀请韩国宏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就肝癌治疗的新趋势、钇-90微球治疗的优势与挑战进行深度对话,为公众提供权威解读。
➤ 科普教育:普及肝癌预防、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知识,提升公众对肝癌的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
在对抗肝细胞癌(HCC)的征程中,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放射性肝段切除(RS)正悄然崭露头角。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这种前沿治愈性疗法。
什么是放射性肝段切除
(Radiation Segmentectomy, RS)
在传统治疗肝癌的方式中,优先被推荐的治疗方式包括切除、移植、消融等根治性治疗手段。但在实际的临床环境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或者不适宜上述几种治疗方案。
RS作为一种针对肝肿瘤的创新治疗手段,为此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愈可能。它主要是对肝肿瘤所在的肝段进行高强度的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 SIRT)。简单来说,就像是给肿瘤所在的区域精准投放“核弹”,通过放射性物质来损毁肿瘤所在的肝段,从而达到潜在根治的效果。其中,RS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肿瘤的吸收剂量。下面我们从一项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来深入解读放射性肝段切除术。
研究数据
该项研究纳入了从2014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67例接受了RS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是69岁,大部分是男性,多数患者处于Child-Pugh A 级,且多为单发HCC。其中82%的患者合并肝硬化,10%的患者合并血管侵犯,其中初治患者占比57%。
在治疗过程中,中位肿瘤吸收剂量为250Gy,中位处方活度为1.1GBq,中位肝肺分流分数(LSF)和肺吸收剂量分别为2.2%和1.4Gy。术前准备阶段有27%的患者进行了预防性栓塞。
治疗效果显著
RS术后3个月时,根据mRECIST标准评价,靶病灶客观缓解率(ORR)高达 95%,疾病控制率(DCR)为96%,总体评价ORR和DCR也分别达到了75%和 76%。到了术后6个月,靶病灶ORR和DCR均为94%,总体ORR和DCR均为 78%。如果把患者按照是否接受过既往其他治疗分组,会发现HCC初治患者RS术后6个月的总体ORR和DCR明显高于经治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RS治疗结束后有12%的患者接受了肝切除术,3%的患者接受了肝移植。在这些手术病理标本中,60%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病理性坏死(pCR),40%的患者病灶广泛坏死。显示了钇90在治愈性治疗方面的良好效果。
安全性良好
安全性是患者以及医生共同关注的重要方面。根据该项研究结果报道,RS术后1 个月最常见的临床不良事件是疲劳,只有1例患者报告了3级不良事件(腹痛),而且没有出现3级或以上的实验室不良事件和4级或以上的临床不良事件。
生存结局
从生存方面来看,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RS术后总体中位总生存期(OS)为26个月。初治患者RS术后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经治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生存率也明显高于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靶病灶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0个月,总体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PFS均为16个月。
进一步研究肿瘤吸收剂量发现,67例患者中有50例可获得PET/CT检查数据,中位肿瘤吸收剂量、50%肿瘤组织吸收的最小剂量(D50)和非肿瘤肝组织剂量分别为 232Gy、215Gy和100Gy。达到CR的患者,其中位肿瘤吸收剂量和D50更高。当肿瘤吸收剂量≥300Gy时,患者2年疾病进展率更低,且未发生靶病灶进展。
未来可期
总的来说,RS治疗在肝癌根治性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高剂量在肿瘤局部控制方面效果更优。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钇90树脂微球剂量对肿瘤坏死程度的影响,以及治疗剂量与长期生存结果之间的关系。相信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RS治疗会越来越科学、精准,为更多HCC患者带来临床治愈的希望之光!
专家简介
韩国宏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国际门静脉高压最权威Baveno Ⅶ 专家组成员、科学委员会委员
• 亚太原发性肝癌理事会理事(APPLE Council Member)
• 中国抗癌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
•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介入医学分会会长
•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肝癌专委会主委
•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肝癌专委会和肿瘤肝病学专委会副主委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专委会副主委
• 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专委会介入治疗组副组长(2011版、2017版、2019版、2022版和2024版)
• 2023年、2024年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2021年入选全球学者库
• 2020-2023年连续4年入选“ 中国高被引学者 ”
• 2020年中国消化病领域学术影响力排名TOP 100 中位列第六
• 2017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6年作为主要成员获国家科学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 2011年以来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Rev Gastro Hepatol、Ann Oncol、Lancet Gastro Hepatol、Gastroenterology、J Hepatol、Gut、Radiology等权威杂志发表SCI同行评议论文164篇。他引8000余次,H指数49
作者简介
任旭华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消化介入科住院医师
• 作为次要研究者参与多项肝癌诊治相关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
END
撰稿 / 任旭华
审校 / 韩国宏教授 赵艳副研究员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点击名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