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揭开广西第一代女子车辆乘务员的神秘面纱!

政务   2024-10-06 16:21   广西  
她们

是广西第一代女子车辆乘务员

她们用热血与汗水

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芳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柳州铁路局有意在南宁车辆段组建一支“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随车而行的车辆乘务员全部由女性职工担任。“‘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是我们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口号了。”原“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成员池继娟笑着说。

在当时,火车司机、列车员、车辆乘务员能从事经常随车到全国各地“旅游”的工作,是很令人羡慕的。女列车员常见,但女车辆乘务员检车却是一件“稀奇事儿”。



巾帼不让须眉
女子车辆乘务员也能撑起半边天


1974年,卢英华结束了5年多的知青岁月,得到择优推荐,进入柳铁中专就读。2年后,卢英华和她的4名女同学从柳州铁路司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南宁车辆段库检车间工作。刚入路没多久,她们就成了“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的培养对象。

火车的车辆乘务员随车而行,要熟悉火车车厢的各种操作和紧急应对措施,还要经常穿梭在拥挤的车厢里巡检、处理各种故障,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感觉我们是‘绣花枕头'、'假把式'。” 卢英华回忆说。车辆走行部、制动系统、车钩连接处、风挡等都是火车平稳运行的关键部位,车辆乘务员不仅要懂得“诊断”,还要懂得“医治”。如果这些部位运行状态不佳,上线就易出问题,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卢英华和她的小伙伴豁出去了,拼了命地勤学刻苦。她们不惧脏累苦,毫不顾忌油污会伤了皮肤、粗糙了双手,不停地来回爬车厢、钻车底,硬是把车辆检查的“592检查法”和“四到作业法”“啃”了下来。



“练换闸瓦、练换车钩、练换风管等专业活儿,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光有一膀子力量还不够,还要懂得动作要领和技巧。就拿换风管来说,马步要扎得稳当,摘结风管的角度也是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慢慢摸索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原“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成员刘宁霞回忆道。



凭借不服输的劲,卢英华和其他7名“三八”女子车辆包乘成员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技能,她们仅凭手中检点锤敲击各自金属配件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列车走行部配件是否存在隐患。双手也练成了像“温度计”一般,灵敏准确。


擦亮“金字招牌”

扛起守护旅客出行的大旗!


1976年,南宁车辆段“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正式成立。林春萍、陆惠娟、武月英、卢英华、刘宁霞等8名女车辆乘务员开启了她们的跑车之旅。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一块“网红地”,“三八”包乘组负责的正是“南宁—桂林北”的线路。

 “那时候,火车上的外国旅客特别多。我就想着千万不能让车子出问题,不然可就丢咱们国家的脸了!”刘宁霞笑着说。



两人搭档跑一趟车,单程8个多小时,要经过黎塘,来宾,柳州,鹿寨,永福,桂林等站。火车逢站就停,每一站都要下车巡检。她们需要用手摸探测轴箱温度,确认车轮轴承状态良好,保障火车运行安全。

“夏天经常被轴温烫手,应该有50度以上。”陆惠娟回忆道。



在列车运行中,车内的巡检作业一般是两人分别从车头和车尾进行交叉作业。逢年过节,十几节车厢里,旅客和大大小小的箱包把过道堵得严严实实。穿行在狭长拥挤的车厢里,每挪动一步都是异常艰难。

车厢内的照明、锅炉、上下水管、控制柜、洗手池、边凳、行李架……都需要包乘组仔细巡检,一趟巡检下来,最快也要花上半个多小时。


一次,卢英华和刘宁霞搭档值乘。列车在来宾北站停车,卢英华停站作业时用手探到一个轴箱温度比旁边的轴箱高出许多,但站台作业时间仅有8分钟,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卢英华难免有点紧张。

 由于通讯工具的局限,她们在出乘中遇到突发问题时,大多情况都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应对。卢英华和刘宁霞很快镇定下来,根据对列车运行轴温变化规律推断,应该是客车轴承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运转热”,她俩通过车站发送电报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后,一路监控护送列车安全抵达终点站。

面对突发状况严谨而沉着,学技练功吃苦耐劳……“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用实力擦亮了这块“金字招牌”。1978年,原柳州铁路局给她们颁发了“先进女子车辆包乘组”的锦旗。



 “可把我们高兴坏了。这代表着我们的工作被认可、被肯定,再苦再累也都值得了。”林春萍自豪地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被大众认可熟知。“很多外国旅客见到是女车辆,大多都觉得不可思议,有给我们竖大拇指的,还有想合影的。那个时候,想起来,也是蛮自豪的。”陆惠娟欣喜地说道。



谈起那段工作经历,梁兰也打开了话匣子,“能被选进这个女子车辆包乘组,真是很光荣的。当时,我们车辆段100多个女职工,能跑车的女车辆乘务员也就是个位数。拿起检点锤,戴上臂章,穿上工作服,真是雄赳赳气昂昂,精气神十足。”


难舍铁路情

新征程的接力棒已交接!


 2007年,随着最后一名“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成员孔繁英的退休,广西女子火车乘务员成为了那个历史时代的特有印记。

“跑车27年,我是干一行爱一行,真的是到退休的那一天,真的很舍不得说再见!”孔繁英感慨万千。

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卢英华、刘宁霞、池继娟等广西第一代女子车辆乘务员亲历见证,也奋斗在其中。时光流逝不再,但她们投身铁路奋斗的身影一直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9月27日,原“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成员们受邀参观南宁车辆段新段部、北湖客整所和南宁动车所。这一天,她们忆往昔峥嵘岁月,叹今朝日新月异。“慢火车时代,炎热的夏天只能靠摇头电扇来去暑。现在到了高铁时代,全列空调,还能根据需求调节温度,冬暖夏凉。”刘宁霞感慨说。“在动车职培基地,学技练功都这么现代化、高科技,‘VR’看车、实景化模拟司机驾驶、复兴号动车真模学习……这些都太震撼了,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卢英华震惊道。



在南宁动车所,她们见到了广西首批女子动车组随车机械师钟金玲和刘湘媛。“现在,铁路发展很快速,我们的车厢巡检作业也简便多了,好多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工作效率可高了!”动车组女随车机械师介绍说。孔繁英对比说,“以前值乘去北京来回也要五六天,现在值乘10来个小时就能到了,速度越来越快了。”几十年的发展与变迁,参观完南宁动车所后的原“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成员们感慨连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和使命。钟金玲和刘湘媛像是年轻时候的她们,而钟金玲这批新时代的铁路人接过了“三八”女子车辆包乘组和时代的接力棒,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书写了自己的芳华。

“我很幸运生在这个时代,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也见证了铁路的发展,我为我是个铁路人、中国人而骄傲,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卢英华自豪地说。



“我希望她们年轻一代能把铁路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我们女子车辆包乘组‘安全正点’的精神传承下去,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梁兰坚定地说。




推荐阅读




安全行车8000趟!国庆节,这位动车司机喜提高光时刻!

放假不打烊!铁路假期的N种打开方式!



通讯员 | 陈小智 杜雪凡 赵诗霖 廖炳达

编   辑 | 王焕

校   对 | 陆君旖

二   审 | 林祥云 王林

三   审 | 刘志恒


南宁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南宁铁道
《南宁铁道》报社(南宁铁路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