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走向,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心肌缺血,无法为全身器官提供血液,以至于身体各器官缺血缺氧,最终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
当前,全球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估计6430万人。而我国心衰流行病学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35岁及以上的居民患病率为1.3%,估计现有心衰患者约为890万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心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2022年,由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意见,制定了《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针对已知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在心衰预测、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提出诊疗建议,供专业人士临床决策时参考。
一、心衰生物标志物
在过去20余年,已发现多种反映心衰时神经内分泌激活、心肌牵拉、心肌损伤、心脏基质重构、炎症、氧化应激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改变的生物标志物(图1)。
01 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相关生物标志物
【推荐要点】
1. 心衰高危人群应考虑筛查利钠肽,并对BNP>50 pg/mL或NT-proBNP>125 pg/mL的患者进行相应干预,以预防或延缓左心室功能障碍及新发心衰(IIa,B)。
2. 对于有症状怀疑心衰的患者,推荐检测BNP/NT-proBNP用于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I,A)。
3. 对于急性心衰,推荐检测基线BNP/NT-proBNP水平用于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I,A),检测出院前BNP/NT-proBNP水平用于心衰严重程度及出院后预后评估(I,B)。对于慢性心衰,推荐动态监测BNP/NT-proBNP水平用于心衰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I,A)。
4. 对于慢性心衰,可考虑检测BNP/NT-proBNP用于指导心衰的治疗(IIb,B)。对于急性心衰,BNP/NT-proBNP检测可能有助于指导心衰的治疗。
5. MR-proANP是具有心衰预测、诊断及预后评估潜力的生物标志物。
02 心肌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
相关标志物有: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hs-cTn)、H-FABP等。
【推荐要点】
1. 心衰高危人群筛查cTn/hs-cTn,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左心室功能障碍及新发心衰。
2. 对于有症状怀疑急性心衰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推荐检测基线及动态监测cTn/hs-cTn水平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排除(I,A)。
3. 对于急性心衰,推荐检测基线cTn/hs-cTn水平用于评估心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I,A)。对于慢性心衰,可考虑动态监测cTn/hs-cTn水平用于心衰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IIb,B)。
4. H-FABP是一种早期反映心肌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03 心脏基质重构相关生物标志物
相关标志物有: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等。
【推荐要点】
1.对于急性心衰,应考虑检测基线、出院前及动态监测sST2水平用于评估心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IIa,B)。对于慢性心衰,应考虑动态监测sST2水平用于心衰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IIa,B)。
2.动态监测Gal-3水平有助于新发心衰的预测、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04 肾功能不全相关生物标志物
相关标志物有:肌酐、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尿白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β2微球蛋白及肾损伤分子-1等。
【推荐要点】
1. 胱抑素C或尿白蛋白联合其他指标(如利钠肽、cTn和超声心动图等)用于心衰高危人群筛查,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左心室功能障碍及新发心衰。
2. 对于急性心衰,血肌酐、胱抑素C及NGAL检测有助于评估心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对于慢性心衰,血肌酐、胱抑素C、eGFR及尿白蛋白检测有助于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3. 对于急性心衰,动态监测血肌酐、胱抑素C、尿素氮、eGFR及NGAL有助于1型心肾综合征的预测。对于慢性心衰,动态监测血肌酐、胱抑素C、eGFR及尿白蛋白有助于2型心肾综合征的预测。
05 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
相关标志物有: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
【推荐要点】
1. IL-6或CRP联合其他指标(如利钠肽、cTn和超声心动图等)用于心衰高危人群筛查,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左心室功能障碍及新发心衰。
2. 检测CRP或IL-6有助于慢性心衰(尤其是HFpEF)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3. 对于有症状怀疑急性心衰的患者,检测基线PCT水平有助于心衰的鉴别诊断。对于急性心衰,检测基线及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指导抗生素治疗。
06 神经内分泌激活相关生物标志物
【推荐要点】
1. 血浆心衰患者血浆中有生物活性ADM (biologicallyactiveADM,bio-ADM)可作为充血的一种生物标志物,检测基线及出院前bio-ADM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心衰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2. 和肽素检测有助于慢性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07 氧化应激相关生物标志物
相关标志物有: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尿酸、丙二醛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
【推荐要点】
1. MPO检测有助于慢性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2. 尿酸检测有助于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08 其他心衰相关生物标志物
相关标志物有:CA125、microRNA、ET-1及其前体(big ET-1、C末端内皮素原)等。
【推荐要点】
1. CA125可作为反映心衰充血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基线、出院前及动态监测CA125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心衰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CA125用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风险。
2. microRNA参与心肌重构的病理过程,是心衰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力指标。
3. ET-1及其前体(big ET-1、C末端内皮素原)检测有助于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4. 铁调素检测有助于慢性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5. 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心衰的预后评估和血栓相关性疾病的筛查。
二、心衰生物标志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临床应用
01 接受潜在心脏毒性抗肿瘤治疗的患者
【推荐要点】
1.所有拟接受潜在心脏毒性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和/或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于抗肿瘤治疗前检测基线cTn/hs-cTn和BNP/NT-proBNP。高危患者每1~2个治疗周期、中低危患者每2~4个治疗周期复查心脏生物标志物。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肌损伤的症状、体征或危险因素时,应及时复查心脏生物标志物。
2. 所有接受潜在心脏毒性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应考虑动态监测cTn/hs-cTn和BNP/NT-proBNP水平用于心衰的预测(IIa,B)。
3. 推荐动态监测cTn/hs-cTn和BNP/NT-proBNP水平用于接受潜在心脏毒性抗肿瘤治疗的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I,A)。
4. 对于临床怀疑ICIs相关心肌炎的患者,推荐检测cTn/hs-cTn用于ICIs相关心肌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I,A)。
5. 应考虑动态监测cTn/hs-cTn水平用于指导ICIs相关心肌炎的治疗(IIa,B)。
02 心脏淀粉样变
相关标志物有:cTn/hs-cTn、BNP/NT-proBNP等。
【推荐要点】
1. 持续低水平升高的cTn/hs-cTn及与心衰程度不符的NT-proBNP升高均对CA有示警作用(IIa,B)。
2. 对于临床怀疑AL-CA的患者,推荐检测sFLC用于AL-C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I,A)。
3. 推荐检测基线dFLC、BNP/NT-proBNP及cTn/hs-cTn,并动态监测治疗后其水平变化,AL-CA患者抗浆细胞治疗开始后每月复查dFLC、BNP/NT-proBNP及cTn/hs-cTn,达到血液学缓解标准后复查周期可延长至3个月,ATTR-CA患者每3个月复查BNP/NT-proBNP及cTn/hs-cTn,以用于C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疗效评估(I,A)。
03 心衰合并肺部疾病
相关标志物有:cTn/hs-cTn、BNP/NT-proBNP、sST2等。
【推荐要点】
1. BNP/NT-proBNP有助于心衰和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IIa,B)。
2. 应考虑动态监测BNP/NT-proBNP和cTn/hs-cTn水平用于心衰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IIa,B)。
3. 应考虑动态监测BNP/NT-proBNP水平用于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IIa,B)。
04 心衰合并甲状腺激素异常
0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血管损伤
推荐检测cTn/hs-cTn及BNP/NT-proBNP水平用于评估COVID-19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危险分层及预后(I,C)。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张宇辉,张健,唐其柱,周洲,陈雨意.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2022,6(3):17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