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本打开,让世界进来,用阅读点亮新一年的精彩与美好|阅见好时光 书香润校园

教育   2025-01-14 14:32   北京  


民小编说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越来越多的学校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有的学校探索全学科开放式阅读,将阅读转化于融读、讲、画、演、创于一体的课程化实践;有的学校构建“三全”阅读体系,让学生、教师、家长都将热爱阅读视为共同的价值观;有的学校打造“全场境耕读”,带领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真实的耕作实践和深入的阅读体验……一起走进今天的“阅见好时光 书香润校园”——


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保税区实验学校:

开展全学科开放式阅读实践

让学生在书香中提升境界、超越边界


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保税区实验学校秉持“开放式教育”理念,把开展全学科阅读作为立德树人、启智增慧的重要途径,探索出常态化全学科开放式阅读的实践范式,让学生在浓浓书香中打开眼界、提升境界、超越边界、创造世界。


开放式阅读起步于精心编制的开放式全学科阅读推荐书单,承继于开放式共享阅读空间与班级阅读区建设,兴成于师生、亲子、生生共读,转化于融读、讲、画、演、创于一体的五育并举课程化实践,和合于全学科阅读的科学研究。


书单,让阅读更有品味


在尊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学校以年级为单位,以学科教学内容为圆点,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为半径,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学生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味为目标,以“保底不封顶”为原则,精心编制了全学科阅读推荐书单。为保证书单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学校还建立了书单动态更新机制。定期组织各学科教师团队进行评估筛选,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适时补充新的优质读物,确保书单始终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环境,让阅读更有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各楼层联廊的空间资源,建设共享阅读空间,构建时时、处处、人人都可以阅读的空间场域。各班也精心布置了班级阅读区,图书由学校配置,或由学生自愿捐赠,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无论身处校园何处,都能沉浸在书海之中。


学生在开放空间阅读区和班级读书角读书


实践,让阅读更有活力


读书活动碰撞思想。学校开展“同沐书香·共筑成长”系列读书活动,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展览、“好书好声音”“好书推荐官”等活动,建立起交流学习的平台与空间,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共同体。


学科阅读提升素养。语文学科以单元整体教学为载体,开展读、赛、演、展等形式多样的阅读分享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广度与深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英语学科组织绘本阅读、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们讲述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特色美食、成语故事等,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


英语学科阅读实践


以阅读支持跨学科实践。在阅读相关科普读物后,数学、科学与美术学科开展“一起去旅行”“未来城市”等跨学科实践,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在阅读《山海经》等著作后,借助人工智能开展“《山海经》里的艺术”跨学科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亲子共读增进交流。在“亲子共沐书香”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共读好书,分享感悟,增进亲子间的理解与情感,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课程,让阅读真实落地


学校结合国家课程开展阅读活动。以语文学科为例,在学习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等文体单元时,组织开展整本书阅读及中外作品比较阅读活动。在中外神话对比阅读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学校充分利用学生晨间到校、午间错峰午餐、课后服务等碎片化时间,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课表,确保学生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积极开发多元校本课程,如跟着诗词去旅行、诗韵流芳、中外名著导读、科普阅读课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需求,让阅读在课程建设中真正落地生根。


跨学科实践作品《〈山海经〉里的艺术》


研究,让阅读更加科学


学校重视通过课题研究提升阅读教学的科学性。20余位教师参与与阅读相关的省市级课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扎根课堂,系统研究,探索阅读教学策略,推进师生广泛深入阅读。


(作者樊苏忆、刘茹,单位均系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保税区实验学校)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七小学:

构建“三全”阅读体系

将“阅读”写入每个学生文化基因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七小学将“阅读”写入每个七小人的文化基因,建构“全域、全科、全人”的阅读体系,以“滋养学生,成长教师,引领家长”为目的,让学生、教师、家长都将热爱阅读视为共同的价值观。


“三全”即“全域阅读、全科阅读、全人阅读”,学校倡导教育者应该把阅读的目光放全面、放长远、放高端,用阅读成就学生全面发展之美,成就教师教育人生之美,成就家长快乐陪伴之美。


全域:阅读构建空间情境,厚植文化生长沃土


曲江七小是一座“长在图书馆里的学校”,学校每一面墙、每一个角、每一条路、每一个院都以阅读为主题进行环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环境。校园中还开启“隐藏计划”,藏匿百本好书在各个角落,以孩子视角复制书中场景、经典人物,用经典的形象代替直白的表述,让师生在校园寻觅好书的同时增加许多交流的乐趣。


班级图书角


全科:阅读串联学科知识,助力提升综合素养


不同学科的老师都积极引导学生将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阅读内容的安排上,老师们基于学科、打破学科、高于学科,用阅读串联起各学科知识。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老师们研讨落实了四种不同课型:引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动力,助读课——帮助学生跨越阅读障碍,研读课——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评读课——助推学生形成阅读成果。


学校以“阅读大闯关”“好书我代言”“经典故事传讲”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持续提升。学生用“阅读护照”记录不同学科的阅读收获,孩子们在读书挑战榜上和阅读考级过程中进阶式体验新的阅读挑战目标,提升综合素养。


丰富的阅读评价方式


全人:阅读融入全员生活,共筑阅读共同体


学生主体阅读。学生在全学科覆盖的阅读课中学习阅读方法,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阅读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班级读书角、阅读小组、读书分享会、阅读节等不断激励学生自主制订阅读计划,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在交流分享中深化阅读体验。


教师引领阅读。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指导,自身也成为阅读的示范者。依托读书坊、阅读课研讨、整本书阅读课题研究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阅读素养,促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资源,引领学生深度阅读。


师生共读


家长协同阅读。学校成立“拾级而上”家长读书会,不仅给家长推荐阅读书目,还每周定期组织分享阅读感受。阅读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洞察者、情绪波澜的温柔抚平者、成长方向的巧妙引领者。家长读书会、家长课堂等活动引导家长积极投入到阅读中,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氛围,形成家校共育的阅读合力。


学校“三全”阅读体系的扎实推进,通过环境文化的浸润,精神文化的滋养,阅读氛围的营造真正让阅读兴趣在活动中萌发,让阅读习惯在课程中培养,让阅读思维在环境中成长。


(作者龚哲勇、钟红红,单位均系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七小学)


江苏省昆山市信义小学:

打造“全场境耕读”

让学生将阅读视作呼吸一样自然


江苏省昆山市信义小学积极打造“全场境耕读”这一全方位、体验式阅读模式,拓宽学生阅读空间,带领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真实的耕作实践和深入的阅读体验,全面唤醒学生阅读热情,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阅读成长路径。学校确立“3+5+X”阅读路径,即“三本必读、五本选读、X本自主读”,并搭建“阅启航”校园阅读平台,制作《阅读手册》,建立起集导读与评价为一体、线上与线下共同推进的阅读教育模式。


图书馆整班阅读


打造耕读文化境脉。学校每一处景观和场地都赋以耕读育人的元素,以耕读物态环境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提供发展的平台、体验的空间、习得的场所、实践的机会、品格浸润的氛围。传承“劫后藏书又满楼”的历史文脉,打造又满书院,建设信义少年科学院、文学院、艺术院,让责任意识根植于信义少年心间。同时将十余万册纸质图书分散放置于学校各个角落,处处都是开放式阅读空间,让教室成为图书馆,让阅读触手可及。学校还与昆山市图书馆合作,邀请流动大巴定期进校园,打造校门口微型图书角。


开发多样化读书活动。如果要说阅读,就不能只说阅读,要说名篇佳句流淌在唇齿之间,要说书友会、辩论赛里的思维碰撞,要说“漂流”图书承载的分享的快乐,要说阅读的启迪、讨论的热烈和展示的欢欣。这学期的项目式阅读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一年级朗诵比赛,二年级课本剧展示,三年级好书推荐手抄报,四年级书本明信片制作,五年级飞花令,六年级辩论赛,学校形成全景阅读的良好氛围,学生慢慢将阅读视作呼吸一样自然。


“飞花令”活动


建立教师领读机制。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匠心读书会,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学科阅读,提升学科素养,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拓展亲子共读形式。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创造出双方均有所收获的阅读体验。各个班级定期开展亲子读书会,包括户外阅读活动、亲子共读挑战等。学校帮助成立家长读书会,开展故事爸妈进校园活动。鼓励家长像导游一样引导孩子,让孩子走出课堂、走出书房,跳出静态的文本,在走与读的互动中,感受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


我们是大地的孩子,踏着阅读的脚步,在文字的海洋中,如同探险家,怀揣着好奇与渴望,踏上一段段精彩的旅程!


(作者许蕴霞,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信义小学)



阅见好时光 书香润校园”栏目

持续征稿中

内容主题:

聚焦“阅读”这一主题,分享推进和开展阅读教育的实践举措、经验心得、故事经历等。


形式:

文章:字数1200字左右;

图片:反映阅读主题的照片,须配有文字说明;

视频:时长3分钟以内,须配有文字说明。

(投稿形式不仅限于一种)


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

rmjywx@126.com,

邮件标题格式:#“阅见好时光 书香润校园”栏目投稿+文章标题#。请以附件形式投递,并在文中注明投稿者的姓名、身份、学校及联系方式。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江苏盐城盐南高新区:把教育家精神作为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航标|关注
读新刊|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2024年度基础教育热点回溯、“雷小锋”德育品牌……第1期杂志来了
发挥汉字根性价值,让汉字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种子 | 关注
寒假来了,给家长10个建议,与孩子共度充实假期|家长慧

欢迎订阅


扫码订阅2025年《人民教育》杂志


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杂志官方订阅号。《人民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全国性教育主流媒体,拥有73年历史。定位“思想高地、行动智库”,宣传解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引导社会教育观念,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推动教育现代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