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寒假来临,孩子们迎来了久违的自由时光,但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晚睡问题。晚睡对于孩子来说有哪些具体的不良影响,家长又应该如何在假期期间引导孩子早睡呢?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很多家长都有“晚睡综合症”,特别现在是寒假时期,孩子们有了许多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在不知不觉中,晚睡的坏习惯也慢慢地渗入了孩子的生活中。
在这里提醒家长们:孩子晚睡的危害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具体来说,晚睡对孩子主要有哪些不良影响呢?
晚睡的不良影响
晚睡会影响孩子的反应速度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孩子比起家长的精力是要旺盛许多,他们的主观嗜睡程度不是很明显,但在完成简单任务的时候,晚睡的孩子容易出现反应时间延长、反应速度慢、记忆力减退的现象。所以,晚睡对于孩子的大脑运行速度、反应能力来说具有消极影响。
晚睡会影响孩子记忆力和注意力
孩子入睡时间过晚或者不规律,不仅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还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进而影响学习、生活。为什么呢?因为睡眠不规律或者睡得晚,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导致孩子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造成孩子的阅读和反应能力也跟着迅速下降,从而影响听课效率,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降低。而入睡时间早的孩子,每天精神抖擞,记忆力和注意力在线,自然学习花的时间也相对较少,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晚睡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另外不得不提另一个关键词“生长激素”,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依靠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通俗的理解即晚上睡觉时生长激素分泌较多,白天清醒时生长激素分泌较少。所以,如果允许孩子在假期大肆熬夜,很容易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旺盛时段,而良好的睡眠对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晚睡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出现焦虑、多动的症状,还会间接地造成孩子超重肥胖、近视等问题。
那么,
家长应该如何在假期期间
引导孩子早睡呢?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早睡
营造出浓厚的睡眠氛围
如果一家人都习惯了晚睡,电视声和谈话声此起彼伏,孩子当然也会受到影响,丝毫没有睡意。建议到了睡觉时间,最好给孩子营造一种安静温馨的睡觉氛围。
可以把灯光调暗,关闭电视机,家长们也不要聊天了,如果需要的话陪伴孩子一起入睡。
睡觉一小时前避免大脑兴奋
睡觉一小时前最好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因为这些很容易让孩子上瘾,有的孩子玩电脑、手机游戏,过不了关就不睡。而且这些很容易让孩子大脑兴奋。
家长需要多花点心思,尽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听听舒缓的音乐,安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平和的睡前环境,目的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安静下来以后就该睡觉了。
督促孩子早睡,自己先调整好作息
不仅孩子要改变,家长也要调整作息。当孩子看见家长还在娱乐、看手机,那么他们也想玩,不知不觉就养成了晚睡的习惯。所以到了睡觉的点,家长要马上关掉电子产品。可以的话,家长应当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并且要尽可能的坚持下去,以身作则,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5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