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电子产品争夺战打响!别担心,解决办法在这里→ | 支招

教育   2025-02-01 10:00   北京  


民小编说

寒假将至,孩子们即将迎来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电子产品作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使用,成为了家长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对电子产品的影响作出理性探讨,并提出三点实用建议,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暂时告别平日紧张的学习节奏,面临更多可支配的闲暇时光,不少孩子拿起了手机、电脑、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或游戏对战,或刷短视频,一头“扎进”了电子屏幕里。“一给手机就笑,拿走手机就跳”“天天刷手机,沟通时爱答不理”……不管母慈子孝,一管鸡飞狗跳,一些家长的无奈,令人担忧。


在这个满是“触摸屏”的时代,电子产品如同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如果要强行剥离,那么孩子的学习、社交、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但如果被屏幕“绑架”,其危害也不容小觑,首先是视力受损,“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触网低龄化不可避免,近视低龄化不容忽视,防止“小眼镜”增多,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受损的还不止是视力。长时间看屏幕、玩游戏等,会让孩子的大脑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一旦回归静态、平静的现实环境,往往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孩子生物钟紊乱、社交兴趣消退等身心健康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任由网络信息无差别地呈现在孩子眼前,无疑会在他们的漫漫人生路上埋下隐患。


那么,


面对来自电子产品的巨大挑战,


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一起来看↓


1

约法三章,与孩子提前商量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场所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人,他喜欢偷懒,贪恋即刻的快乐。我们不需要责备它,因为有它,我们才懂得休息,懂得享受。只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把它管理起来,让它远离诱惑,给勤奋和努力让出道来。”人的天性就是追求安逸、快乐,孩子也不例外。所以,与其一味禁止,不如画好底线。提前跟孩子商量好可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场所,而其他时间就需要远离屏幕。


2

改变娱乐方式,陪伴孩子寻找现实中的欢乐


每个人都有情感需求,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每天一回家就被问“作业写完了吗”、“这次考得怎么样”,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最终,被压力和焦虑包围的孩子会自然而然认为“只有电子产品能够理解我、陪伴我”,从而更加依赖电子产品。家长只有让孩子看到一个更温情、幸福的现实世界,才能让孩子从屏幕中走出来。因此,父母可以在平日里多陪孩子出门走走,不需要多远,附近的公园、郊区的森林都是很好的去处;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体育运动,跑步、打球、游泳等,体会运动带来的健康快乐;还可以在周末留出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一家人一起做做甜点、聊聊闲天,让孩子在虚拟世界之外的感受真实的快乐。


3

善用正面反馈,帮助孩子戒掉“多巴胺快乐”


孩子游戏上瘾,大多是由于现实世界压力太大,很难得到正反馈,于是向网络世界寻找肯定和认同,但是通常他们找到的是稍纵即逝的快乐、是低廉的多巴胺。所以,家长应当善用正面反馈,让孩子感受持续、健康的快乐,比如可以给孩子购买感兴趣的书籍、读物,并设置一个小目标,可以是每天睡觉前读5页,也可以是读完后简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内容,只要能坚持半个月,就可以获得一件小礼物。每当孩子要坚持不住时,家长要学会及时鼓励,给予夸奖,让孩子能够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后获得持续健康的正向反馈,戒掉转瞬即逝的“多巴胺快乐”。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教育报、男孩派等
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朱华南 摄
微信编辑|陶玉祥  实习编辑 房子芯

推荐阅读

三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图读懂2024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
2024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二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欢迎订阅


扫码订阅2025年《人民教育》杂志


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杂志官方订阅号。《人民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全国性教育主流媒体,拥有73年历史。定位“思想高地、行动智库”,宣传解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引导社会教育观念,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推动教育现代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