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阿姨的新年愿望

文摘   2025-01-27 09:00   北京  









这几天,黑龙江佳木斯同江市街津口村村民吴玉杰正在忙着备年货。


吴玉杰一家是赫哲族人,所居住的这个位于黑龙江边的渔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赫哲族聚居地,赫哲族在全国仅有5000多人,而这个村是其主要聚居区之一。


吴玉杰回忆道,从她父亲那一代开始,赫哲族才告别世世代代的渔猎生活,开始农耕,日子渐渐变得稳定了。而日子逐渐富足,则是近十几年的事。








春节来临,吴玉杰对记者说:“现在心里是一半喜、一半烦。”喜的是家里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街津口村目前已成为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吴玉杰一家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展示赫哲族古老文化,不断增收实现了小康。


▲吴玉杰(左一)与儿女商量扩大民宿规模。


但是,吴玉杰也有“烦心事”。“儿子过了年都35岁了,到现在还没个女朋友。一想到这,过年的心气儿都没了。”吴玉杰说。儿子之所以迟迟未考虑婚恋,是因为他希望条件更为宽裕之后再谈成家之事。


儿大不由娘。但过年的准备也不能马虎。赫哲族春节的主食还是鱼。一大清早,吴玉杰就戴着长绒皮帽子,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院子里的“塌古通”(赫哲族的鱼楼子)里清点大马哈鱼干和冻鱼块。“老蒋,你中午去老于头儿那里赶快把鱼定好,别秃噜了(办砸的意思)。”眼看鱼还不够,吴玉杰对老伴儿蒋云说。


快到中午了,只见儿子一脸兴奋地跑回家告诉吴玉杰,他今天去市里办事,顺便到农业银行了解办贷款的事儿,他想把家里再改造一番,开一个村里最大的赫哲族特色民宿。


吴玉杰并没有完全听进儿子的宏伟蓝图,但她记住了儿子的一个承诺:只要她同意贷款支持民宿建设,他就在民宿开业后找对象。


▲农行黑龙江同江支行员工了解赫哲族居民贷款需求。


吴玉杰虽然对儿子的话将信将疑,但她相信农行人。十年前,村里遭遇洪水,家里的房屋、农田全部被毁。那一年,农业银行同江支行给她家贷款15万元,用于补种大豆。之后,该行年年都支持她家发展生产。


想到这儿,她没搭理儿子,而是向村里的农行惠农通服务站走去,厚厚的雪上留下她一串清晰的脚印。她要找驻守服务站的同江支行客户经理于忠汇详细打听一下贷款的事儿……


文字、图片:蓝怀忠


点击查看更多






编辑:胡蓉

编审:李彦赤

责审:李瑶

审读:刘科材


欢迎关注中国城乡金融报视频号


⇩点击下图,扫码获取更多精彩

中国城乡金融报
《中国城乡金融报》由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农银报业有限公司编辑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5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