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用中国结装点家宅、赠送亲友,是属于中国人的节庆浪漫。中国结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有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喜气洋溢等诸多美好寓意。
中国结传统编织技艺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近期,有“中国结艺之乡”美誉的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又迎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不管是线下门店,还是网店、直播间,接连不断的订单蜂拥而至。
▲在红花镇一家企业,网络主播正在直播销售“中国结”。
作为国内最大的中国结生产基地,红花镇2024年生产的中国结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年产值突破18亿元,俨然是给大半个中国“挂上了中国结”。
走进位于红花镇的临沂双雅工艺品有限公司,一根根红绳在工人们手中上下翻飞,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布满车间。“最近这一段时间,国内各大批发市场订货非常多,机器24小时运转,还是供不应求。”在公司车间内,中国结产品和大大小小的包装材料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溢出浓浓的年味儿。公司总经理李旦仔细核对着每一笔发货单,忙碌着也高兴着。
▲工人在赶制中国结。
“去年国庆节以来,我们公司的大订单就没停过,这种场景得一直持续到春节前物流停运。”李旦告诉记者,仅去年四季度,公司就卖出8万件中国结。“前几年产量跟不上,大的订单只敢看不敢接。2024年,农业银行山东临沂郯城支行为公司提供了100万元经营贷款,让我们增加了人工、扩大了规模,产量上去了,接单的底气也更足了。”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针对当地中国结原料加工、产品制作、市场销售的全链条生产需要,农业银行郯城支行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通过“惠农e贷”“金穗沂蒙兴农贷”等产品累计为红花镇农户发放贷款3500万元。
▲农行工作人员走访中国结生产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和金融需求。
现在红花镇中国结编织专业村有70个,辐射带动约3万人从事中国结生产。镇里建设了中国结产业园,打造了集产品交易、展示、技术交流于一体的大型中国结工艺品展示贸易市场。“他们符合农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一直是我们金融支持的重点。”郯城县支行客户经理郭广威对记者说道。
“下一步,我们打算引入专业设计团队,带领村民将手中的红绳编出更好的中国结,编出我们乡村致富的好日子。”面向未来,李旦信心满满。
文字:郇长亮 张哲
图片:李怀超 VCG
编辑:胡蓉
责审:李瑶
审读:刘科材
欢迎关注中国城乡金融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