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医国,先觉觉民!从战火中走来,粤港情深育百年中医药学府

文摘   2024-11-28 12:5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本报记者秦宇龙

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为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伟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地贡献智慧与力量——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供图

百年前,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广中医”)诞生于粤港中医药界对中医药传承的一次坚守;百年中,广中医在战火中辗转香港、韶关、广州等地复学复校,办学历程从未间断,育人兴邦薪火相传;百年后,广中医成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百年来培养18万中医药专业人才,名医名家辈出。

何以百年?既是“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家国情怀,“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精神,更是百年来浓浓的粤港情深。

存亡之难,粤港同仁共建中医学校

回忆起建校历史,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介绍:“1924年,粤港中医药界捐资创办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开启了中医药现代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卢乃潼在开学典礼上致开学训词中说:“本校设立之宗旨,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葆全国粹,维持土货,以养成医药学之人材,而举国皆登仁寿域矣!”这确定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理念,并定下“上医医国,先觉觉民”这一百年校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被称赞“系国中不可多得之医校”,学校开办赠医处,供教学与学生实习之用,后在粤港药业界捐款支持下建设附属医院。

动荡年代,战火也波及到了起步发展阶段的广中医。抗战时期,广州沦陷,学校和附属医院所有设施均在战火中损失。当时不少师生逃难到香港,香港校董决定在港复校,租定香港跑马地礼顿道37号为校址,于1939年3月复课,校名改为“香港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王伟表示:“虽然经历战争,学校辗转多地复学复校,但办学历程从未间断。”在香港授课期间,学校先后培养了4批毕业生,后日军攻陷香港,学校再次停办。香港沦陷期间,学校校董会依然正常运行,1944年校董会议决定到广东韶关复课,但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韶关告急,复课之举又告停止。

抗日战争结束后,穗港两地校董们将复校提上议事日程,在广州和香港两方医药行业的经费支持下,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和附属医院分别开学开业。正是粤港两地中医药人同舟共济,帮助学校渡过难关,见证了学校的起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也依旧与香港联系紧密,一直到1953年,学校的基本费用仍靠粤港两地药业支持,香港药行每年拨付学校港币1.5万元左右。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中医学院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为基础正式成立,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经费方面,除政府拨款外,香港中药联商会将原用于补助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的经费4万多元港币,全部捐赠给广州中医学院,为学校早期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心目中,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一系列为保卫中医而创办的中医药学校中具有特殊地位。“这所学校,助力保存了中医药教育从近代向现代转变、从专门学校向本科院校转变、从传统模式向国际化转变的火种,从而成就了今日的燎原之势。”

血脉相连,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中医药人才

长期以来,广中医扎根南粤大地,不断加强粤港中医药密切交流合作,更是成为粤港中医药界互相沟通、共同成长的桥梁和高地。香港回归第二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先后成立中医药学院并与广中医签订联合培养协议。陈文锋介绍,学校从课程设置、主干课程讲授到临床实习给予全方位支持,多年来派出大量教职人员前往香港帮助创建学院并授课,附属医院接受港澳学生实习,从未间断。

90岁的“广东药王”梁颂名1998年参与创办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仍在坚持授课;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2000年曾前往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担任“奠基院长”,后来到澳门科技大学任校长。以他们为代表的广中医人为港澳地区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

经过多年的深耕,广中医凭借优越的地缘优势和人脉渊源,构建起具有岭南特色,适应港澳学生境外从医发展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新模式。王伟表示,长期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着力培育家国情怀深厚、专业过硬本领、具有国际视野的爱国爱港青年,为香港培育了3000余名中医药本硕博人才。

作为广中医的杰出毕业生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长陈永光在香港获中医学士与硕士学位后,选择到广中医继续深造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谈及到广中医学习的原因,他表示,既是因为地理位置与香港相近,更是因为这里中医文化浓厚、教学水平卓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拜师学习让陈永光深刻体悟中医经典的重要性,为其中医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陈永光毕业后专注于中医临床事业,并着力推动香港中医药事业发展以及粤港中医药交流工作,不仅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更成为了香港回归后首位进入立法会的中医药界代表。

陈永光表示,广中医从诞生到发展都与香港同胞血脉相连。同样,母校也始终情牵香港的校友与中医药发展事业。香港中医药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也饱含着母校的支持与坚守。

如陈永光一样的广中医学子还有很多,他们扎根香港中医药行业,逐渐成为粤港中医药界交流发展的纽带,见证着广中医发展中的粤港情深。

携手百年,共述湾区中医药故事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正式发布,标志着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正式启动。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粤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的“领头羊”,也积极投身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工作之中。

广中医在科研、医疗、教育等方面与港澳政府机构、高校开展丰富的合作,建设中医药类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成立粤港澳高校中医药基础课程教育联盟等多个专业联盟,举办多个高水平粤港澳中医药学术会议。让粤港澳在合作中互惠互利,加快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

百年前那个粤港中医药界联合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如今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旗舰”,引领粤港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谈到广中医未来发展,陈文锋表示,学校扎根南粤,立足湾区,经历百年风雨,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进。新时代,新百年,新征程,广州中医药大学将维护好百年粤港情,坚持立足湾区、面向世界,力争在广东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广中医发展新篇章,为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伟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地贡献广中医智慧与力量!

“‘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校训,饱含粤港中医药界的仁人志士为保护中医中药、医学救国而艰辛创校的家国情怀。正是这样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广中医人奋力前行。”王伟表示,广中医将不忘初心,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点击图片,订阅报纸)







(进入微店,购买文创产品)




欢迎关注!!

“中国中医药报”抖音号:36254766218



编辑|徐婧
审核|赵书军 方碧陶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主办,记录中医药历史,引导中医药舆论,推动中医药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