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统32丨衣—交领—续衽—通裁—开衩—外摆—半袖—泰州徐蕃墓八宝花缎长衫

文摘   2024-09-12 23:21   重庆  


传统的统



衣—交领—续衽—通裁—开衩—外摆—半袖—泰州徐蕃墓八宝花缎长衫





本系列原创绘制透视结构平铺草图,以具体文物为基础,逐一分析绘制,预计上千张,目的是建立汉服原型结构体系,从底层建立起关联关系,然后充分利用三维虚拟建模等技术,开展汉服模块化、数字化,服务工业化大生产。
如果要转载,请注明出处,敬请用在复兴汉服的事业上。另外,也请提出需求和修改意见,我们将继续完善。


考古资料图


△图片引自黄炳煜《江苏泰州市明代徐蕃夫妇墓清理简报》

△图片引自网络



本文根据文物数据综合推定之后绘制的透视结构平铺图


△月光石绘制


请注意


目前根据领口的走向推测内襟形状。仔细观察文物,我们推测半臂的接袖线刚好与前衣身的裁片一致,因此接袖线略微倾斜。我们推测外襟略微遮挡住内襟的下摆处。

    考古报告对这一件文物的记载是:

这里下摆宽175厘米,我们推测,可能是把外摆也算进去了的。看到下摆围512厘米,我们有点怀疑内襟的形状。下摆宽175厘米,乘以三倍525厘米,相当于内襟部分的宽度,只少10厘米。此外,还有腰宽75厘米,腰围445厘米,这个腰围也太大了吧,腰宽乘以三倍才225厘米。此处存疑。


1981年江苏泰州发现了一座明代徐蕃夫妇合葬墓。其中徐蕃的棺材里出土了一件八宝花缎长衫,考古清理简报编号为“图三二”。根据考古报告,面料是浅棕色提花软缎,领子上有宽14厘米的豆黄色素绸护领。徐蕃墓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文物距今约490年。
从搭配顺序和款式功能来讲,应该是穿在最外层,里面搭配长袖的袍服。
其结构特征是平面对折,通肩连袖(,外襟续衽,内襟推测未续衽,内外襟交叠呈倾斜的“X”,交领右衽,领子有中线,护领遮挡住一部分中线,领口开口较窄。外襟两组系带,推测内襟一组系带,双侧受力。半袖,上下通裁,两侧开衩,有外摆。
形制结构体系的分类有长袖、半袖、无袖。这是根据袖子长度来划分。
徐蕃墓出土的这一件款式在文献上的记载可以叫“半臂”、或“背子”、或“绰子”,单纯从服饰形制分类来说属于半袖。
根据考证,蒙古语中的“dahu”,主要特征是“翻毛的皮大衣、皮外套”,也就是说,“搭护”最核心、最关键的特征是“毛皮制成的皮外套”,什么款式都有。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话来说:“搭护”概念的落脚点是在面料,而不是在款式。
汉服体系主动吸收了其中的一种:交领款,且更换了皮毛的面料,换成绫罗绸缎,就仿佛“牛肉面去掉牛肉”一样,名有点不那么副实了。

△图源论文:《老乞大》四种版本词汇比较研究


汉服体系是开放包容的,主动选择,又是主动创新,纳入进来的服饰款式,体现的是交融与新创,本文认为,还是以款式本身的形制特征命名,比较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这件文物说到底,就是一件通裁的半截袖子的交领长衣。




简介


汉服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汉服的学问。它就像是一座矿山,任何人都可以来挖矿,任何人都可以发表学术观点。它属于全体中国人,它是天下之公器。我们仅仅是矿山的发现者,呼吁有识之士前来开采,我们所展示的所有内容,都是抛砖引玉。
我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理想就是:汉服复兴。
目前我们在做的研究内容是汉服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将历代所有的华夏汉服形制结构梳理出来。
对汉服感兴趣,以及认同我们理念的朋友,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欢迎联系我们(wangyue333333333),一起来参与“挖矿”:
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考古考证、绘制平面结构图、研究汉裁……


参考资料


汉服学:寻找有时间为爱发电的同道
https://mp.weixin.qq.com/s/FOhWkOKtKfqPe991JI5Cgw


文字:王月

资料整理:誓言无忧、羽路睡醒啦

考证指导:程祎

绘制:月光石

排版:南陌


汉服学
汉服学是专门研究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的学问。汉服与汉字、汉语是同等级别的文化类别,是一个有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完整和精深的、具有本体的服饰文化体系,当然有专门的理论和学说。本号为个人兴趣爱好的成果展示,目的是复兴汉服、建设华服。欢迎沟通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