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前,在老师眼中,他是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如今,在学生眼中,他是可亲可敬的老师;在同事眼中,他是“最不像院士的院士”;而在他自己眼里,他是一名科学路上的平凡攀登者。俞大鹏,中卫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几十年来,他研究的重心集中在对单根半导体量子线、单体量子结构的光电热力磁物理性质的精确量子调控上,取得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进展,奠定了量子调控和量子计算的坚实基础。1959年,俞大鹏出生在中卫县一个教育世家。“我家四代都是教书匠,‘修业、正心’正是代代相传的家训。父亲从小就对我说,无论将来做什么事,首先要做的是修身养性。”“我父亲曾是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位神枪手和加强排排长,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父亲讲他经历的战斗故事。父亲从部队复员后,成为了一名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0余年的语文教师,他对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他不仅是我探索科学世界的启蒙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启蒙导师。”说起父亲,俞大鹏感慨万千,双眼泛着光。俞大鹏回忆,“在他刚识字的时候,有一本科学刊物叫《森林报》,父亲经常给我讲里面的科幻故事,为我打开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未来世界:科幻故事里水稻能长成3层楼高,米粒长得像鸡蛋一样大,把脏衣服放进一个机器再拿出来衣服就变干净了……每个故事我都听得入神入迷,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俞大鹏一边细数小时候父亲讲的科幻故事,一边用手向记者比划着,再次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求知的渴望让俞大鹏在同龄人中显得与众不同。俞大鹏的高中物理老师李积德回忆,俞大鹏身材瘦小,其貌不扬,但特别爱学习,总是一个人默默读书,还经常追在他后面问问题,有时候还把他问个大张嘴。“‘大鹏’这个名字是我父亲取的,寄托了他对我的期许,他希望我飞得高,走得远。1977年高考后,父亲让我填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服从组织分配’选项。结果当年的高考成绩我只能上一般的大学,执着的父亲要求我复读重考。到了1978年,我以中卫县高考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原上海化工学院(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俞大鹏说。1995年,俞大鹏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让俞大鹏心向往之。在北大的22年,俞大鹏犹如雄鹰一般,在探索科学的广袤天地间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俞大鹏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里,持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宁夏区域位置独特,气候资源干冷,风光绿能充足,是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的优选之地。过去20多年,我一直关注量子科学与工程领域,希望能够推动宁夏量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研究。”俞大鹏说,“2021年宁夏大学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良好开端,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校际合作,聚焦宁夏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在人才交流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真正实现校地、校际、校企合作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齐共享,积极为宁夏大学与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021年10月17日,俞大鹏来到西北著名的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中卫,前来参加云天大会,只见中卫大街小巷挂满红色横幅“欢迎院士回家”。俞大鹏参加“2021云天大会”——信息技术与信息材料领域重大颠覆性技术高峰论坛。
俞大鹏说:“随着国家实施‘东数西算’重大工程、中卫市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双节点’城市,跻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列入国家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地处中国地理几何中心的中卫,完全可以借鉴创新经验,让大数据产业、科技走向世界。”在俞大鹏看来,做科学研究和其他职业并无二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这份工作当成饭碗,可能很无聊,但为了生活会坚持;第二个阶段,把工作当作一件好玩的事儿,还挺享受;第三个阶段是把工作当成一件艺术品去精雕细琢。“现在,我正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迈进。”谈及未来的规划,俞大鹏充满自信。“我希望能够作出一系列‘诺奖级’的研究成果,因为‘诺奖级’工作的最大含金量是原创性,‘诺奖’本身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希望把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再转化为产业和产品,助力宁夏、深圳乃至中国的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希望他们能珍惜优良条件,要有自己的创新想法,并努力将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产品,将量子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给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俞大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