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 张举塬的树 (付兴奎)

文化   2024-12-03 17:17   甘肃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付兴奎,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作协理事、庆阳市作协主席。著作有《城乡纪事》《与清风对坐》《吾乡吾土》《流年》《纸上的村庄》等。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华文月刊》首届世界华文奖、第二十三届北方优秀图书奖。






张举塬的树


张天远  摄

去张举塬,原本是奔着塬去的。子午岭的沟壑里,称之为塬的地形很多,但像张举塬这样一村独大的只此一个。用一个举人的名字来命名一条塬,这条塬马上就有了别的意义。举人姓甚名谁,哪朝哪代,我们一无所知,就连住了人老几辈子的本地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被沟壑包围着的张举塬,生长五谷,也行走鸟兽。别的不说,单是民国时期包家寨子召开的那次会议,就足以刷新我们对这块土地的认识。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量不是很多,但来头很大,刘志丹、习仲勋、高岗,张秀山、王泰吉,都是党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人硬做出来的事自然也硬。撤销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恢复红二十六军,成立红四十二师;向南梁进军,在陕甘边界地区建立以南梁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建立陕北、陇东、关中三路游击战略区,同时决定建立庆阳、合水、保安、安寨4支游击队。难怪理论界有人称这次会议为“西北革命史上的遵义会议”。

从高速公路上下来,看到路边张举塬的牌子,竟然把先去蒿咀铺镇政府报到的事给忘了。镇上领导怕我们迷路,一边往村上赶,一边让张举塬的王主任领着我们先转着,这一转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盯上了张举塬的树。

张举塬出名的树有两棵,一棵是主杆高六米、身围长十米、树龄一千三百多年的圣树千年古槐;一棵是号称植物界奇观的槐抱榆。我们所说是另外一些树,没有一点名气,但吸引力很强的几棵树。


九月的陇东,正是粮食和果木丰收的时节,收高粱、掰玉米、摘苹果、青贮饲料,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用。村主任家里人少活多,我们本不应该打扰他的。他却一再表态说,只要是下来帮助宣传我们张举塬的,庄稼颗颗落到地里我也乐意。

走到距离村部不远的前塬村,我们本以为马上就要那棵名闻遐迩的老槐树的时候,他却憨憨地笑着说,想让我们认识一下村子里另外的树。这一另外,便另外出一片核桃林来。主任抱歉地说:“一周前,树上的叶子还密匝匝的,现在就剩下光杆杆秃枝枝了。”他哪里知道,这帮人喜欢的就是核桃树这种删繁就简的风骨和状态。

如果单从数量论,眼前的核桃树不是很多,单树干一棵比一棵粗,最中间的那棵,我们三个人合抱还抱不拢。树干伸展出来的树枝比一般的树还要粗,抱着摇也摇不动。枝外生枝,于是便有了独木成林的感觉。据说,当年生产队开大会的时候,这棵树地下可以罩二百多人。刚刚落下不久的树叶,感觉比练功的还要厚实,踩上去根本觉不着地。有人说,这么多的树叶没有人收是可惜了。主任回过头说,放在前多年,别说这么多的树叶,就是一把草沫子,大家都珍惜的不得了。是啊,现在的张举塬,除了煤、电,各家各户还有沼气池,连那些自然风干的树枝都烧不过来,哪里能用得着烧树叶。不过,这样也好,落在地上的树叶既是树的被子,也是上好的肥料。张举塬的核桃树之所以越长越大,核桃越结越多,很大程度上是这些树叶的功劳。

正在树底下转悠的老马捡了几个干核桃,用手捏碎了给大家吃,我问王主任:“这么多的核桃,你们肯定吃不过来。” 他说:“你别看这树大,但结的核桃不是很多,因为格的厉害,拿到市场上根本没有人要。还好,周围的榨油厂能拿它榨油,核桃油比一般的植物油香。大家收下的核桃,不是卖给榨油厂,就是榨成油捎到城里送亲戚了。”

虽然是阴天,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树枝上散发出来的清凛凛的光芒。黑铁一样的树身和青灰色的树枝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像一件硕大的工艺品。棉毯一样的树叶上面,是玉米秆竖起的屏风,风一吹,周围全是哗哗啦啦的声音。地头堆放的树枝上,挑着几朵鲜艳的矢车菊和牵牛花,熟透了的枸杞像成色十足的玛瑙,在灰色的天幕下放射着诱人的光芒。


李丽  摄

在乡下,核桃树算不得用材的树木,说是经济林木也很勉强。一棵核桃树,撑死也就百十斤干核桃,除了榨油、蒸包子,多数留下过年用。正二月串亲戚,谁家餐桌上核桃多,到这家来拜年的人肯定不少 。

因为不招惹蚊虫的原因,陇东人的庄前屋后,少不了能够遮风挡雨的核桃树,一个草垫,一条麻袋,就是一张惬意的床,晒麦、看场、守青,核桃树下面是最理想的去处。浅绿色的核桃花,茎长蕊小,据说可以食用,但因为害怕影响结核桃,我们谁也吃过。核桃叶可以用来包东西。村里的女孩染指甲的时候,那些捣碎的凤仙花大都是用核桃叶包的。凤仙花包的指甲不但好看,而且保持很长时间。

距离核桃树不远,是二棵并列的梨树,梨树的干比核桃树高直,但树冠不及核桃树那样蓬勃。我们不知道眼前的这两棵大梨树是不是我们过去吃过的冬梨。冬梨的皮薄瓤香,一咬一口果汁。在这两棵死去多年的梨树上,我们发现一簇稀疏的绿叶托着一串一串金黄色的小果子,在秋风里摇摇曳曳。主任说,他天天在树底下走,从来没有发现树上还有别的果子。

距离梨树不远,还有两棵树,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不觉让人想起塞万提斯小说中的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粗矮的那棵是黄杨,张牙舞爪的,像从卡通里走来的怪兽。因为面目狰狞,村上的孩子们都很怵它,平日里玩捉迷藏也不敢到树底下玩。这棵树的头显然也是被雷电给击断的,因为没有人拿它砍了当柴火烧,因此,它才能死而不倒。黑、丑、乱、拙,所有的美学特征,这棵树全都具备了。我们无法想象它年轻时候的英俊和潇洒,却看到了他的执着和隐忍。

最边上站的那棵榆树,看上去比周围其他树单薄,歪斜的树身上长满了毛发一样的细枝,像是从宋词元曲和古画里走出来的一样。这种树,天生下来就是让人看的。树和人一样,活的时间一长,便活出心胸和经历来了。风吹不倒,水淹不死,雷劈不死,火烧不死,新芽顶着老枝,年轮叠着年轮,这样的树谁不崇拜呢!

正是因为不显山露水,不标新立异,张举塬的树,才没有招致砍伐之灾,也没有被人挖出来栽到城里去。就是,张举塬的天这么高,地这么广,就让这些树长着吧。想长多大就多大,想长多久就多久,想长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投稿提示

作者您好,您所投稿的邮箱是《陇东报》“北地风”副刊、“书香庆阳”版邮箱,我们会及时查阅。投稿邮箱:ldbswhzkb@163.com。投稿时,切记在稿件后注明详细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与个人身份信息一致的名字、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开户行名称等相关信息,便于纸媒采用后发放稿费。同时,欢迎关注掌中庆阳客户端“文化频道”和“视听庆阳”微信公众号,方便浏览已编发作品。


   发  布 | 徐   杨  

   核  发 | 禄永峰 

视听庆阳
在这里聆听庆阳,在这里读懂庆阳!这里是庆阳市融媒体中心倾情打造的集文化、文学、书画、诵读、读书等为主要内容的图文和视听类平台。“一点庆阳”“听吧”“北地风”“书香庆阳”等品牌栏目和版面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