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征稿啦
“我与陇东报”开栏啦!特邀您从读者或者作者的角度,讲述自己与《陇东报》之间的故事,可写自己的感悟体会及与《陇东报》的小故事,也可畅谈对《陇东报》的建议意见等。文稿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内。
我与陇东报主题征文作品展
武琳琳 摄
墨香相伴大半生
在时光滔滔洪流中,总有一些事儿恰似那璀璨的北斗七星,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陇东报》于我而言,就是这样的美好与存在。
初识《陇东报》,是在它复刊两个月后,一个夕阳映红子午岭西麓山巅的傍晚,我在当时供职的宁县东区一个镇政府办公室兼报刊信件收发室与它结缘。那时,我是镇政府干部,又是《甘肃日报》《甘肃农民》的一个基层新闻通讯员。因为有写作的爱好,自然对这份本地报纸格外喜爱。而它那独特的版面,丰富的内容,瞬间令我两眼放亮,爱不释手。从此,我与它相伴的旅程悄然开始。
现在回望,在庆阳这方古老土地上,《陇东报》宛如一位忠实的记录者,用墨香书写岁月的精彩故事,传递时代的佳音。它的每一页,都承载着这方土地的温度与情感。翻开报刊剪贴集中关于我的一些在《陇东报》刊发的作品剪稿,那些对于民生的关切,对于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都在字里行间鲜活跳跃,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它的要闻版,庄重严肃,承载着当地发展的重要脉搏。每一则头条新闻,都如那洪钟大吕,宣告着党和国家及本省本地重大政策的出台、重点项目的推进。那一行行文字,凝聚着决策者的智慧和决心,也反映着百姓的期盼与诉求。在这里,我看到了庆阳在深化改革与经济建设中的阔步奋进,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创新探索,在文化传承中的坚守与弘扬。
而当地的综合新闻版,则犹如一幅细腻的生活长卷。它捕捉着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村庄人家的温暖瞬间,讲述着平凡人物的不凡故事。有坚守岗位数十载、默默奉献的医师,教师,民警,乡村干部、环卫工人,有典范事迹感动中国的英模人物,有让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活动热闹非凡的重大场景。这些新闻,充满了尘世的烟火气息,使人感受到了庆阳这片大地的真实热度。
王海峰 摄
阅读它的要闻和当地综合新闻版,仿佛听到了这方享誉“农耕之源”“岐黄故里”“红色圣地”“能源新都”之地的呼吸,触摸到它的心跳。这不仅是新闻的载体,更是庆阳百姓共同的记忆与情感纽带。在这里,我读懂了庆阳的过去,了解到了它的现在,更对它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它的“红色庆阳”与 “北地风”版,如同两颗明珠熠熠生辉。前者似乎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一页页翻开,都是峥嵘革命岁月的热血与激情。那一篇篇文章,讲述着这片黄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将人们带回到那段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历史。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事迹、南梁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在字里行间生动展现。这里,是红色精神的传承之地,每一个字符都跳动着信仰的坚不可摧,使人们铭记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让红色基因在这方故土上的赓续。而后者,则似一幅多彩的民俗画卷,展现着本土独特的风土人情,描绘着沟梁塬川的美景与人文韵味。那淳朴的乡音、古老的传说、独特热闹的节庆、香浓味美的风味小吃,一一跃然纸上。让外地人看到黄土高原腹地的辽阔塬野、窑洞人家、子午岭林海,听到了那悠扬的陇腔在塬上岭下回荡。它充满了淳朴的生活气息,洋溢着对本土的深深眷恋与炽爱,更让他们领略到了黄土高坡的粗犷与细腻,感受到黄土高坡的质朴与深情。
这两个版面,一个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一个洋溢着生活的生动鲜活气息,共同构成了《陇东报》丰富而多元的文化景观。它们是本土的精神标识,是异乡游子心灵的寄托。透过它们,人们读懂了这方热土地的灵魂,也更加坚定了对这方热土地的挚爱与自豪。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与1985年6月18日复刊后的《陇东报》已携手同行了39个春秋。它牵引并见证了我在写作之路上的成长。我迷茫困惑时,它的励志故事和心灵鸡汤,给我打气鼓劲;我为工作努力拼搏时,它的相关资讯和工作方法为我指明了抵达远方之路。对我来说,它不单是一份本地报纸,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展示劳动成果的一方平台。从1986年到2022年,我的稿件在《陇东报》上刊发了300余篇。这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美好。一颗初心向阳开,对梦想的追求永无止境。
退休两年多来,我经常在手机上翻阅《陇东报》。每次阅读时,总有回到夕阳映红子午岭西麓山巅的那个傍晚的亲切感。
我与《陇东报》的故事还在书写。它如同一位忠实的记录者,记录着本土的发展与变迁,又如同一位默默的守护者,守护着我心中那份对家乡的厚爱与对知识的渴望,还有对家乡历史的探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与它继续携手共进,走过人生每一段难忘的旅程。
发 布 | 徐 杨
核 发 | 禄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