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2024-11-13 06:41   重庆  



《洛神赋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璀璨明珠,由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这幅画不仅是顾恺之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古典绘画的瑰宝。《洛神赋图》的创作背景与曹植的《洛神赋》紧密相关。曹植在《洛神赋》中以洛神宓妃为题,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顾恺之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视觉艺术,创作了这幅流传千古的画作。



辽宁本



辽宁本《洛神赋图》是现存宋代四件摹本之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幅摹本被认为是南宋高宗时期(约1162年之前)的作品,忠实保留了六朝时期原作的构图、图像和图本部列的外貌。辽宁本的尺寸为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是唯一一本在画卷中书写有《洛神赋》赋文的版本。



横屏欣赏:辽宁本左段

横屏欣赏:辽宁本右段

《洛神赋图》的画面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细腻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的爱情故事

第一幕:初见

曹植在洛水之滨初见洛神,表情肃穆,洛神衣带飘逸,婉约动人。

《洛神赋图》局部 第一幕:初见

第二幕:相遇

曹植与洛神相遇,眼神交汇,流露出深深的爱慕和惊异。

▲《洛神赋图》局部 第二幕:嬉戏

▲《洛神赋图》局部 第二幕:赠物

第三幕:

洛神与曹植共度美好时光,情感炽热而纯洁。

▲《洛神赋图》局部 第三幕:众灵

第四幕:分离

人神殊途,洛神乘六龙云车离去,曹植依依不舍。

▲《洛神赋图》局部 第四幕:备驾

▲《洛神赋图》局部 第四幕:离去

第五幕:追忆

曹植对洛神的追忆,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洛神赋图》局部 第五幕:泛舟

▲《洛神赋图》局部 第五幕:夜坐

▲《洛神赋图》局部 第五幕:东归


宋人洛神赋图卷:北京乙本



北京乙本《洛神赋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28.1厘米,横587.5厘米。与辽宁本相比,北京乙本的赋文增加了边框,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横屏欣赏:北京乙本



《洛神赋图》在艺术上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美的画面,更在于其开创性的艺术手法。它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手法,类似于当代的连环画,在构图上运用了卷轴的形式,便于阅览,完整且统一。这幅画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洛神赋图》对后代中国绘画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完美诠释了曹植的《洛神赋》,也丰富了中华民族艺术遗产,创造了更高的价值。顾恺之运用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象了《洛神赋》中人神相恋的情节,将整个画卷分为四大部分,充分展现了什么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正实现了文学和绘画的相通。

这幅画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传统,而不是沿袭和改良某种旧传统,它的主题不再是歌颂女性的道德,而是通过他们的美丽容貌来抒发作者的情怀。《洛神赋图》使观者看到了魏晋时期绘画从汉代的古拙、雄壮的阳刚之美转化为巧密、婉约的阴柔之美,这正是人们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转化的结果。



END

扫描关注我 

让艺术与美好
陪伴你每一天
参考文献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b4%9b%e7%a5%9e%e8%b3%a6%e5%9c%96

往期回顾

REVIEW

把《最后的晚餐》放大100倍,你会看到

《清明上河图》四幅完整的全卷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全卷


艺术的礼物
艺术点亮生活,人间皆是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