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一个白眼翻出一个亿,怎么做到的?

2024-11-22 06:00   重庆  



朱耷(1626—约1705),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他出生于1626年,死于1705年,是明朝皇族后代。19岁时国破家亡,心情悲愤的他便装哑扮傻,不和任何人说话,23岁出家当了和尚。八大的身世使他内心非常痛苦,然而他又不能将心情宣泄给外人,于是他将它转化,最终以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八大山人画像


《竹石鸳鸯》

《竹石鸳鸯》八大山人


2010年12月13日,在西泠印社秋季拍卖会上,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以1.187亿元的价格成交,成为当时中国古代书画南方拍卖市场的最高价。

八大山人朱耷的《竹石鸳鸯》之所以能够拍出1.19亿的天价,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艺术风格的转变与成熟:在绘画上,他把书法用笔融入到物象的塑造之中,中锋行笔,浑厚苍雅。尤其在他的花鸟画创作上,把明代由沈周开创的意笔传统推向了极致。

笔墨运用的精妙:在《竹石鸳鸯》中,朱耷以起伏变化的运笔勾勒坡石轮廓,枯湿并用线条圆转而带篆意;树叶叶面先以淡墨点出,再以浓墨写出筋脉,花朵则直接以笔勾出;禽鸟点染并用,无刻画之迹。地坡着草,浓淡相间,疏密有致;最后施以浓墨点苔,提醒画面,或圆或尖,或乱或整。整幅画作,用笔可谓纵之横之,无不如意,含蓄蕴藉,毫无笔仗锋芒之嫌;用墨则浓、淡、枯、湿、干、焦相互生发,层次丰富,有“墨分五色”之妙。

历史价值与稀缺性:《竹石鸳鸯》是朱耷晚年的作品,画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这一年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这幅作品对于研究八大风格的变化,也是一件标志性的作品。朱耷的作品传世不多,保存完好的作品更是稀缺,这种稀缺性也是其作品价值高的一个因素。

市场的认可和追捧:2010年12月13日,在西泠印社秋季拍卖会上,经过多轮的激烈竞争,最终加佣金以1.187亿元的价格成交。这是十年来八大山人画作一直保持的最高纪录。


朱耷的作品为什么总是翻白眼,背后有什么故事?

《双禽图八大山人

《猫鱼图八大山人

《枯木来禽图八大山人


朱耷的作品常常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种表现手法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他的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
朱耷的作品中拟人化的鱼鸟、险怪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幽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与形式上已臻高度统一。他的画构图简约,水墨淋漓,运笔豪放中有温雅,不拘成法,自成一家,是文人画最高典范。

《柳条八哥图》八大山人

《鱼》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朱耷的“翻白眼”动物形象,不仅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画家的情感抒发,也是他艺术创新精神的展现。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在动荡时代中坚持自我、表达真我艺术追求的画家形象,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而愈发凸显。


END

扫描关注我 

让艺术与美好
陪伴你每一天
往期回顾

REVIEW

把《最后的晚餐》放大100倍,你会看到

《清明上河图》四幅完整的全卷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全卷


艺术的礼物
艺术点亮生活,人间皆是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