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多多
编辑:清修 禅定 爱·多多
接下来我们聊聊三种穿刺方式
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老师们的观点
将穿刺点平均分配于整条内瘘上,每个穿刺点之间相距0.5~1cm,交替使用穿刺部位,不固定一点反复穿刺,也不固定局限区域反复穿刺。 肖光辉 王玉柱《血液净化通路一体化管理手册》
临床困惑我们之前也聊过,首先技术要求不是很清晰,第二轮回来要不要原点穿刺是很多老师的困惑(同样也是我们的困惑),据我们了解到的一些执行情况:没有固定的点位,就在一条绳子上循环。
我们从英国穿刺建议的图示中(图三)姑且理解为绳梯穿刺的第二轮最好是执行原点穿刺,那么循环一轮回来开始第二轮的时候好像已经看不到第一次穿刺的点位了,怎么找到对应的点?
目前临床执行绳梯穿刺多无穿刺点位对照表,我们假设有这个对照表,可第二轮循环开始你会发现印迹丢失,也无法做到原点......
于是我们发现在很多开展"绳梯"穿刺的单位更多见的是"线性"绳梯(图四),也就是密集穿刺,使穿刺点连成了一条线,穿刺区域内所有血管段都被使用过。
图四:线性绳梯/密集穿刺
说起来,能成线性还算是好的,如果没有使用穿刺对照单,加上无组织无计划想扎哪里扎哪里的穿刺,相比也就逐渐成了区域穿刺。
这个穿刺技术命名是国外的。
多单穿刺技术结合了绳梯和扣眼这两种穿刺方法,有序地循环➕固定点位穿刺。
这种穿刺方法是有别于扣眼穿刺的,每一次穿刺并不需要完全一致的穿刺角度,也很形成隧道,因此不使用钝针。
使用时,前两周中是需要用记号笔来标记每次穿刺的部位,避免错位。在内瘘侧手臂上分别建立动脉和静脉穿刺的两个区域,文章介绍是3个以上点位,每个点至少间隔1 cm;
图五:多单穿刺技术
老师们的观点:
文献报道多单穿刺技术是绳梯技术和扣眼技术的结合,但非使用我们理解的扣眼穿刺三同/六同技术,仅需要同点位即可;
图五放大观察可发现所谓的同点位也非绝对的“同”,使用30个月后的血管因未要求同角度因此可见进针点位组织损伤范围较初始穿刺时范围增大,形成了微区域(创新词)。
图六:聊天记录
这是我们对这种穿刺技术的命名。
对于阶梯原位穿刺技术,其技术要点和多单穿刺技术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主要的技术要点如下:
3、根据血管条件设置3-9个位点;
4、早期先从3个位点开始建立,循环穿刺一段时间,目的是为了标记留痕(留下穿刺印迹)
5、待印迹留痕再开设新的穿刺位点4-6-9(根据血管长度、条件、粗细)
6、第二轮循环开始需按照第一循环位点原位进针
图七:A/V原位阶梯(9点)使用1年
穿刺方法是好的
能执行成什么样
还要看落实的人
需要管理者监督
执行者自律慎独
✨来源:
【我们是平凡人】用心写文,欢迎大家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做商业用途,向图片原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