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家族:父亲的背影

时尚   时尚   2023-08-22 21:00   上海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明年又将续写新篇。当万千目光集中在以特朗普(Donald Trump)为首的共和党挑战者时,一部分有心者回首惊觉:拜登连任的最大威胁,恐怕还不在党外——就在今年春季,肯尼迪总统之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第三子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正式宣布参选。


竞选活动中的小罗伯特·肯尼迪,继承了父辈对小领衬衫和细领带的偏好


“我会继承伯伯和父亲的遗志,将这个国家重新带回他们所设想而未能实现的道路上。”这是小罗伯特在竞选路上反复强调的使命。


1961年,肯尼迪总统陪同7岁的小罗伯特在白宫中玩耍


虽身为政治素人,“肯尼迪”的姓氏,加上继承遗志的表态,还是在美国发挥出了其特殊魔力。民主党内主流势力的莫大焦虑下,封杀与负面报道排山倒海而至,却不影响他的民调人气跨党逆势上升。


这些民主党人似乎忘记了:越挫越勇,正是肯尼迪兄弟当年的本色。



而这个被誉为“美式王朝”的传奇家族故事,一定要从肯尼迪兄弟的父亲——老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P. Kennedy Sr.)说起。

“勿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但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1961年1月20日,华盛顿凛冽的寒风中,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即JFK)昂首发表了就职演说。



随后,在应接不暇的握手与回礼之中,他仍不忘与身边的父亲老约瑟夫互换了肯定的眼神。



谁能料到,我们这群波士顿的爱尔兰佬也有今天!


父亲的这句感慨,淹没在了掌声浪潮里。其实不止在典礼现场,那一天,整个国家都沸腾在JFK所代表的希望与朝气之中,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家族是如何一路颠簸到白宫的。


紧随就职典礼的一期《时代》杂志封面


从老约瑟夫往上数两代人,就是为了逃避大饥荒而渡海谋生的爱尔兰农民。他们举目无亲,身无分文,抱团蜷缩在穷苦的波士顿南部。别看今日的波士顿早已成为爱尔兰文化的海外大本营——连NBA球队都叫做“凯尔特人队”,当时的爱尔兰移民被认为又脏又臭、酗酒闹事,处处受到当地人鄙夷


19世纪下旬的波士顿爱尔兰裔工人


老约瑟夫的妻子萝丝(Rose Kennedy)日后不止一次告诉子女:当时的波士顿达官贵人们甚至会在家门口贴出告示“征召女佣,不收爱尔兰人。”正是在这种境遇下,青年时期的夫妻俩立下大志,总有一天要登上这个国家的权力巅峰。


青年约瑟夫·肯尼迪


约瑟夫与萝丝的婚礼


老约瑟夫有着天赐的聪明头脑,不但商业手腕高人一等,且很快掌握了美国的黑白政治艺术。私酒、煤炭、股票、地产、电影、收买政客……禁酒令时期的他如入无人之境,财富与影响力一路扶摇直上。



待JFK出生时,肯尼迪家族已成为了波士顿的名门。


早期全家福。老约瑟夫怀抱中最小的泰德(Ted)是第二代中唯一寿终正寝的男性


“我要赚到足够的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们不用再担心钱,只要一心从政。”身为投资高手的老约瑟夫深知,最好的投资对象不是资产或股票,而是下一代。据家族第三代成员的回忆,自己的父母们不但从小就被要求德智体兼优,还须过一堂特殊的每日必修课:在饭桌前陈述自己对时政要事的看法,让父母满意后才能动刀叉。


老约瑟夫与第二代中的早期栋梁:小约瑟夫(左)、约翰(右),哈佛大学的教育背景赋予了二人Ivy Style的“老底子”


正所谓三岁看到老,后来的肯尼迪三兄弟为何都具备高超的政治素养?近乎苛刻的精英式培养显然功不可没。然而,当时野心澎湃的老约瑟夫甚至等不及儿女接力,希望自己能一口气问鼎总统宝座。于是,在1932年,他审时度势地出手赞助了小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总统竞选。


老约瑟夫与罗斯福总统(右)


作为回报,入主白宫后的罗斯福先后将证交会主席、驻英国大使这两个要职授予了老约瑟夫。

1938年,两夫妻带着九个孩子,在闪光灯的簇拥下开启了伦敦生活。起初,前呼后拥的肯尼迪大家庭在英国十分讨喜,甚至有当地报纸夸赞道:“花了一个人的价钱,迎来了十一位美国大使。”从饱受英裔人歧视的爱尔兰天主教民,到代表美国接受英王的礼遇,老约瑟夫的春风得意达到了顶点。此时的他全然不知,看似青云直上的政治前途已走到了悬崖边。



30年代后期,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甚嚣尘上,迅速成为威胁世界秩序的一股强力。在这样的十字路口,老约瑟夫因惧怕战争对经济的毁灭性影响,不假思索地走向了历史的反面——紧跟首相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成为著名的绥靖派。



他在英美两国积极游说:“一旦开战,就万劫不复了!凭英国的军事实力,瞬间会被德国吞并!”而在私底下,有记者揭发了老约瑟夫偷偷将家人送回美国、还暗中做空英国经济的难堪丑闻。



这么做的后果不难预料:随着英美与德国的对立形势日渐明朗,罗斯福再也无法容忍这位到处唱反调的昔日盟友,勒令撤换驻英大使。在历史车轮面前无计可施的老约瑟夫,只好头顶“投降派”的骂名,夹着尾巴回到波士顿



深知自己的野心已葬身大西洋,这位政商强人没有花时间舔舐伤口,而是望向了泳池边玩耍的儿女们,脑海中迅速勾勒起了新的权力蓝图。“小乔、杰克、齐柯,你们仨过来,我有话说。”

老约瑟夫在权衡利弊后,授意最年长的这三个孩子穿上军衣。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此时的肯尼迪兄妹只有冒险投身行伍、用战功洗刷老爹绥靖纳粹的黑历史,才能为日后的政治前程打下基础。


曾经在海恩尼斯港(Hyannis Port)其乐融融的肯尼迪大家庭


这三兄妹常被家族的熟人们称为“铁三角”。顾名思义,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他们在1940年代初都已成年,年轻有才、跃跃欲试。


肯尼迪铁三角


长子“小乔”(Joe Jr.)——即小约瑟夫,是一位挺拔英俊、懂事得力的大少爷。他深知自己背负的家族使命,从小就对父亲亦步亦趋。这一次也不例外:小乔加入了海军预备役,但在父亲的授意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上前线。


小乔


风流倜傥的次子“杰克”(Jack)——即日后的总统JFK——在成长过程中没有长子的包袱,得以相对自由地接触外界。虽说玩耍、撩妹和闯祸从来不在话下,但也悄然发展出了与父兄不同的价值观。早在英国时,他就婉转提醒过老约瑟夫不能对希特勒掉以轻心。如今既已得到了入伍许可,杰克迫不及待地奔赴前线,在太平洋战场上担任一艘鱼雷艇的指挥官。


青年杰克


在一次被日本舰艇撞沉后,杰克指挥士兵们游上孤岛、用椰壳写下求救讯息,最终奇迹般死里逃生。这件事仿佛是命运的玩笑:都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而从小“自由散漫”的杰克却抢先大哥一步成了战争英雄。


杰克所在的鱼雷艇PT-109全员合影


身为长子的小乔坐立难安,干脆下狠心加入了最危险也是最风光的飞行员行列。这是他一生中罕见的违抗父命。



德军的枪林弹雨下,小乔出色完成了整整25次飞行任务,可以退伍归国了。此时,享受着众星捧月的他犯下了与父亲同样的错误:深信天降大任,自愿加入了近距离轰炸德军设施的阿佛洛狄忒行动(Operation Aphrodite)。就在行动开始后不久,其所在的轰炸机竟发生了炸药过早引爆的事故。小乔根本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顷刻葬身火海。


小乔真的用生命洗刷了父亲的绥靖史


望着眼前覆盖星条旗的棺材,向来顽强的老约瑟夫崩溃大哭:“天杀的罗斯福!还我儿子!”这位顽固的旧时代权力掮客,到死都拒绝认同美国参战的决定,与后来的肯尼迪兄弟渐行渐远。


JFK葬礼上,在两个小儿子陪伴下的晚年老约瑟夫


此时此刻,是杰克主动抱住了父亲:“爹,你总是教我们,肯尼迪家是不哭的,大哥也不希望看到你这样。不如一起去海边聊聊他的事吧!我们一家人有多久没去海边了……” 自此,老约瑟夫开始对这个浪荡的二儿子刮目相待。而JFK这种外软内硬的特殊性格,也在后来的总统时期让他成为意料之外的斗士。



比杰克小三岁的长女“齐柯”(Kick)——即凯瑟琳·肯尼迪(Kathleen Kennedy)——是个男孩子气、有主见的闺秀。在伦敦生活期间建立了社交圈的她,本就对回波士顿不情不愿,便通过红十字会的战时志愿者工作,再次定居于已成半片废墟的伦敦。


齐柯


1943年,齐柯与年轻的哈廷顿侯爵威廉·卡文迪许(William Cavendish)坠入爱河。本来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只是碍于男方非天主教徒的身份而难以成婚。可一想到父母远在天边,她决心为自己的人生做主——不顾母亲的激烈反对,齐柯在英国擅自完了婚。


母亲萝丝禁止全家参加齐柯的婚礼,只有当时身在欧洲的小乔(新娘身后)敢违母命


战争年代的聚少离多,并不会因为肯尼迪家族就网开一面。新婚还不到半年,奔赴前线的卡文迪许就死在了德军狙击手的枪下。几年后,齐柯自己也在空难中不幸离世——肯尼迪第二代中最有睿客魅力的女性成员,就这样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


齐柯安葬在英国小镇艾登瑟(Edensor)


战争岁月结束了,肯尼迪家泳池边的欢声笑语却也回不来了。当杰克面对着一堆齐柯的遗物茫然无语时,父亲沉重的大手搭在了他的肩上:“我需要你去竞选。

在巨大的不情愿之中,JFK成为了新的家族栋梁。这就意味着他要完成家族使命:问鼎白宫。



据家族友人们的回忆,在竞选路上、在短暂的总统生涯中,JFK经常不同意父亲的观点,但也从不顶嘴。那些苦恼的时刻,他仍会习惯性地拿起椭圆办公室的电话,与老约瑟夫互诉衷肠。而老约瑟夫也从来不会因为总统儿子的不听劝而生气:“既然你认定了该这么干,我这个当爹的就应该全力支持你。”父子二人像是习惯了三观不合的代沟生活,因为失去了太多的他们心里很清楚:团结,对肯尼迪家族来说,才是一切。



就在肯尼迪入主白宫的1961年末,一天上午,散步回家的老约瑟夫告诉家里人:“我今天非常不舒服,要去躺一会儿。但不许叫医生,也不许拿这事打扰杰克。”他大意了。这一躺,导致中风的抢救时间被严重耽误,老约瑟夫从此一蹶不振。



闻讯赶回家的JFK,看到了简直比兄妹遇难时还难以接受的一幕:这个一辈子如巨人般矗立在家族中央的父亲,这个在达官贵人们面前口若悬河的父亲,如今却佝偻在轮椅上,奋力抽动着瘫痪了的右半边脸庞,一句话也说不出了。哪怕这是上天对他一生机关算尽的报应,也太令人不忍了。



直到离开时,JFK仍不舍地透过飞机的窗户,想要再看看衰颓的父亲。身边随从提醒道:“总统先生,我们马上要起飞了。”片刻沉默后的JFK长叹一口气,指了指远处的老约瑟夫,感慨道:


别看他现在这个模样。没有他,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作者:有方

参考文献:

CNN系列纪录片: American Dynasties: The Kennedys, EP1, 2018.

David Nasaw, The Patriarch: The Remarkable Life and Turbulent Times of Joseph P. Kennedy, 2012.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全年杂志

睿客TheRake
传递经典生活风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