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to Eduardo Grund © Museo Picasso Málaga
当提起“西班牙”,第一时间跃入你脑海的是什么?曼妙激昂的弗拉明戈,拿着红色斗篷的斗牛士,美味的伊比利亚火腿,激情澎湃的绿茵场,还是黄金时代辉煌灿烂的文化与艺术?
也许都是。但这一次,我们的收获不止于此。
2023年,正值巴勃罗·毕加索逝世50周年,西班牙和法国政府携手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欧洲和北美掀起了一系列盛大的文化艺术活动。在这个特别的时刻,THE RAKE中文版受到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的邀请,专程来到了毕加索的出生地,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的港口城市——马拉加,同时也有幸与来自多个国家的艺术、文化、媒体人士共同相聚,为美术馆庆祝20岁的生日。
马拉加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四通八达但不失静谧,是艺术之城又充满生活气息。作为西班牙的第二大港口城市,它不仅是交通和贸易的要塞,还被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旅行者视作度假天堂。
1881年10月,毕加索在马拉加出生,并在地中海的温暖阳光和海风中度过了生命最初的十年。虽然在1891年离开马拉加后,终生旅居于多个城市,但他始终怀念故乡。老街里的石板路,斗牛场的热闹与喧嚣,广场上自由闲适的鸽子......都在他的生命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记。他曾说:“没有体会过马拉加阳光的人,就创造不出立体主义的绘画艺术。”
毕加索心中一直有马拉加。在他的一些文本中,特别是1935年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马拉加的城市符号,例如茉莉花、马拉加的海滩等等。还有更直接的表达,比如他1912 年的立体主义的画作《Bodegón Español》(西班牙静物)中,他描绘了一瓶来自马拉加Ojen小镇的白兰地;以及 1914 年的《Naturaleza muerta con botella de Málaga》(静物与马拉加瓶子),都反应了毕加索对返回马拉加的渴望。
在马拉加,他第一次拿起画笔。他对于鸽子和斗牛的偏爱也都源自与此。1949 年,毕加索接受参加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的委托进行创作,从此鸽子成为了世界和平的象征。
马拉加处处都有毕加索的影子。他与这座城市相互塑造,为彼此铺陈出绚丽的底色。当有人说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是“高迪的建筑之城”,就很容易让人类比出“马拉加是毕加索的艺术之城”。然而,当你亲身来到马拉加,停留、居住、与当地人相识、交往,用眼耳鼻舌深入觉知,就会发现,毕加索留给这座城市的财富,不止于艺术,更关于如何生活。
抵达马拉加的当天,毕加索美术馆及其合作伙伴MAHALA传媒公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没有想象中的正襟危坐,在这座阳光灿烂的热情城市,世界被艺术重新连接。我恰好有幸与毕加索美术馆的艺术总监José Lebrero Stals先生相邻而坐。他年近70,精神矍铄,谈话亲切且幽默,这已是他在毕加索美术馆任职的第14个年头。
餐酒几旬,大家彼此熟络起来。Stals先生问我:“你从北京远道而来,童年也是在那儿度过吗?”我说:“不,是在中国西北的一座小城,离北京很远。”他问:“肯定是不一样的另一种生活,还快乐吗?”我零星讲述了关于家庭和童年的一些回忆,以及快乐背后的几许失落和灰暗。又告诉他:“现在每当梦见自己躺着或睡觉,梦中的场景无一例外都是在小时候的那个房间、那张床。虽然我离开那里已经将近20年。”
Stals先生停顿片刻,对我说:“你知道吗?毕加索也是这样,在马拉加的生活只有最初的十年,但他后来的创作又总是离不开马拉加的影子。童年可能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毕加索的作品、你的梦,好像都在说:那些琐碎的过往,潜意识里已经是心中的光,造就了今天的你。我们可以试着接受和原谅。”
后来我们得知,今年是Stals先生在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履职的最后一年。14年间,他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2012年,他被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他还曾多次来到中国,在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开展文化交流,追溯毕加索的“中国情缘”。他为毕加索作品与精神的保护、研究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与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之间,也早已深深留下彼此的印记。
如果没有到过毕加索美术馆,就等于没有到过马拉加,这种说法毫不为过。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的种子,是毕加索本人亲手播下的——见证了战争与动荡,在异乡经历了长久的辗转后,毕加索对于故乡的感念愈发深切。在马拉加建立一个博物馆,并将一部分画作留在故乡的愿望在他心中萌生。
1953年,毕加索和马拉加政府相关负责人首次提出了这一想法,但并没有得到立即支持。他逝世后,长子的遗孀克里斯汀·鲁伊斯·毕加索 (Christine Ruiz-Picasso) 为了纪念岳父,分别于 1992 年和 1994 年在马拉加主教宫举办了两次毕加索特展。马拉加人民对于能在安达卢西亚地区集中欣赏毕加索的原作表现得热情高涨,这使得克里斯汀决定努力实现岳父的遗愿。
1997年,克里斯汀和伯纳德·鲁伊斯·毕加索 (Bernard Ruiz-Picasso)(艺术家的孙子)慷慨捐赠了 233 件毕加索原作,而安达卢西亚自治区政府购买了马拉加的布埃纳维斯塔宫,用于收藏艺术家遗作。2003 年 10 月 27 日,在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和索菲亚王后的揭幕之下,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以完整的姿态与世人见面,由此,艺术家的遗愿终于实现。
时间来到2023年10月,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迎来了20岁的生日。到处能看到表面印有“I’m 20”字样的橙色物料和纪念品,如同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向长眠已久的艺术家隔空致意。
如今毕加索美术馆已经当之无愧成为马拉加的名片,也是全世界“最勤劳”的美术馆,与大多数美术馆每周都有一天闭馆不同,它几乎全年无休,拥抱全世界游客的到来(每年只有12月25日、1月1日和1月6日三天不对外开放),不仅成为了研究和欣赏毕加索作品的重要阵地,更是马拉加和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骄傲。
毕加索美术馆所在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跨越古今的杰作。
布埃纳维斯塔宫位于马拉加老城的中心,融合了文艺复兴和穆德哈尔元素,是十六世纪安达卢西亚建筑的辉煌典范,也是多文化、宗教和谐共存的遗证。这座优雅的建筑建在纳斯里德宫殿的废墟上,今天依然可以从东侧塔楼和地下考古遗址中看到昔日的光影。直到十九世纪末,它一直是贵族的家宅,后来被用作公寓、学校、家具厂、木匠店、医院和省美术博物馆空间。
如今布埃纳维斯塔宫主要用于呈现美术馆的永久收藏,而 15 栋相邻的新建筑逐渐被收购并加以改造,用于实现临时展览、工作坊、书店、图书馆、办公室和礼堂等功能。受到安达卢西亚传统建筑的启发,建筑群被改造为白色立方体矩阵,自成风格,又没有明显的围栏或分野,与周围建筑和谐相融。
当我们拾级而上,进入一处静谧空间,书香扑面而来。这里是毕加索美术馆的图书馆,专注于毕加索创作、生活和社会背景相关的收藏与研究,以预约制开放。
门口的接待柜台上立有一块小牌子“Keep Calm and Ask the Librarian”。我下意识念出了牌子上的这行文字,话音刚落,耳边出现了一个愉悦的声音:Yes,I’m the Librarian.
抬头看见一位女士,满面恬静笑意,一袭银色短发,干练而优雅。女士名叫Juana María Suárez,从2003年毕加索美术馆建馆之初就在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度过了20年的青春。她带我们走入图书馆,对每一本图书如数家珍,并拿出几本珍贵收藏,以餮远道而来的客人。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组根据毕加索手稿真迹复刻的秀珍手册,以及一组有关马拉加美术馆历史的摄影图文集,而美术馆庭院中的那颗优雅挺拔的无花果树,甚至也在书中留下了昔日倩影。
Suárez女士散发着一种特别的光芒,那是20年工作沉淀下来的自足与自信,也是毕加索美术馆众多建造者和守护者的缩影。今天,毕加索美术馆除举办展览外,还定期开展公众项目,为儿童、女性、移民、残障人士等群体开展公益活动,这些由真实个体散发出的能量,正是毕加索美术馆成立20周年的最好意义与见证。
如果说有一位艺术家定义了20世纪的艺术世界,那么这个人非毕加索莫属。他以残酷、暴力、激情和矛盾的表达方式自成一格,对于艺术世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当大多数人被教导说“你应该这样”,毕加索的创作却一直在表达“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在毕加索逝世50周年的重要时刻,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特别向公众呈现由Eric Troncy策展的特展《毕加索的回声》,作为来自故乡的献礼,汇集三十多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与毕加索展开对话。
正如艺术家玛丽娜·浮士德说的那样:“无论如何,每个艺术家的生活中迟早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毕加索的顿悟’。” 在他之前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拥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崇拜者和评论家。
这场展览不仅着眼于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造力,更关注他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从二战后的大卫·史密斯到威廉·德·库宁,再到当代艺术家亨利·泰勒和豪萨格,他们都受到了毕加索的启发。路易斯·布尔乔亚的雕塑、杰夫·昆斯的装置、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都齐聚马拉加,与毕加索的作品一并展出,相映成趣。
在聆听导览期间,与我们同行的一位德国籍记者向美术馆同事发问:“你刚才说后来的艺术家都受到毕加索的影响。我想问,有没有没受到影响的?”众人哄笑,但之后又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看似顽皮,实则深刻。而展览的标题《毕加索的回声》,也许已经给出了答案——毕加索在当代心灵中回响,有时振聋发聩,有时轻声细语,人们也许是主动聆听,也许是被动接受,你可以说有些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与毕加索截然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本已生活在由毕加索引领的一个时代之下。这种回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每个时代都有新的共鸣。
正如马塞尔·杜尚所说:“是观众创造了作品”。作为毕加索的追随者,后人们受到启发创造出新的作品,也不断刷新着“毕加索”的定义;而我们作为观者,也在这些作品中融入思考,锻造出属于每个时代的新的意义。
艺术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此;毕加索留给我们的回响,尤其如是。
Oil on fibreboard, 61 × 40.3 cm
Maria Lassnig Foundation
© Photo: Roland Krauss
© Maria Lassnig Foundation/Bildrecht Vienna, 2023
Oil and wax crayon on linen,114 × 146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lmine Rech
Acrylic on canvas,101.6 × 81.3 cm
ChanWoo Son Collection.
正在展出
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
文末福利
撰文:郭 蓉
图片提供:马拉加毕加索美术馆 郭 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