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为学之道:从王阳明的论述反思传统文化学习

创业   职场   2024-11-05 20:30   辽宁  

点击 👇 下方卡片关注不迷路!

贾旭东《阳明心学》课程节选
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的一段论述,被单独称作 “本色原论”,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学习方法之见解。
书中提到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
句话的意思是,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圣贤的学问变得晦暗不明,无人问津,而邪门歪道的学说却在世间横行。
接着又言 “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于是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
这表明圣贤的学问离人们越来越远,当今社会充满功利之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做学问的方式出现了偏差。
比如有训诂之学,一个人若在训诂方面很专业,便有了名气;有记诵之学,能背诵大量经典的人被认为很博学;有词章之学,能写出华美文章的人被夸赞水平高。

然而,王阳明认为这些都不对,因为丢掉了心,这些只是外表的东西。

他说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

意思是,如今做学问的人,就像进入了百戏场中,喧闹嬉笑,竞相展示奇巧,如同病狂丧心之人,不知自己的根本所在。

“圣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辩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这几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当今学术界、国学界的种种浮躁现象

背下很多经典就变得傲慢;知识多了却用来行恶;闻见博了就用来强辩;辞章华丽却用来掩饰虚伪。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从来不看重虚文,不是经典背得多、文章写得好就是内行,很多研究传统文化的人都是外行,因为丢掉了心。

王阳明的学问被称为心学,就是围绕心展开的,若不搞清楚这个核心,写再多文章、背再多经典都无用。

学习传统文化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即知行并重,但如今大多是有知无行,只强调读书、背经典,这是不对的。

我们应读懂书中之意,而非死记硬背,就如同手机说明书,会操作即可,无需背诵,掌握书中核心方法并用于自身,改变生命,才是真正学到学问。

还有一段话提到 “天下之大乱,由虚文盛而实行衰也。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 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
他重新梳理先秦典籍,目的是让人们回到心性功夫的实践,传承的是心法和心性功夫,而非让人背诵经典。
“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返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
如今的学术界写些乱七八糟的文章,各抒己见,拿出新奇说法,扰乱了天下人的思想,使得人们难以统一观点,难以深度沟通。

最后一句话 “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表明圣贤写书是为了让人们求道,而道难以言传,后世著述者模仿誊写并妄自分析加增,离道越来越远,如今我们解读传统文化,若不用正确方法,只会越来越失真。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我们应反思自己的方法,回归心学的本质,注重知行合一,方能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内容


New Course Recommendation

新 课 推 荐

详解:数据规范、绩效与培训、员工信息管理、薪酬个税统计、招聘合同与考勤、数据可视化等相关知识点。

抢购


详解:项目管理基本概念及案例分析、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控制与纠偏、项目收尾及项目经理领导力。

抢购


减少工作中的无效情绪,增强处理团队中情绪冲突的能力。

抢购


课程既有绩效管理的理论框架也有实战的工具,并插入多个实际管理案例,适合各阶段管理者和HR进行学习。

抢购





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前沿讲座
聚焦市场一线声音,传播前沿商务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