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032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全部12篇评论文章
01 守护民“薪”暖民心
作者:章志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农民工,要坚决杜绝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工资问题是牵动万千家庭的大事,关系民生福祉。随着岁末年初的临近,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提前谋划,通力合作,用心用情真正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铁腕治欠,让农民工安“薪”不忧“酬”,切实当好农民工“护薪人”。
以事前“严”的监督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每一份工资,都关系到群众冷暖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提前预防、精准施策,从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明确农民工工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关键要素,确保农民工能够按时足额领取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同时,要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和用人单位经营情况监督,以防止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
以事中“快”的处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根治欠薪是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之基,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合作。畅通讨薪、欠薪线索平台等投诉渠道,主管部门牵头梳理,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不推诿、不扯皮,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统筹专项保障金设立使用,用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在出现欠薪问题时,启动保障金使用程序,为农民工解决燃眉之急后顾之忧。要实施企业“红黄”管理,对于存在工资拖欠问题的,应当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倒逼企业履行工资支付责任。落实好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行动,优先受理、快调速裁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对于恶意欠薪用人单位,媒体应及时曝光,为农民工撑腰鼓劲。
以事后“暖”的服务化解农民工烦“薪”事。讨薪,具体而微,关乎一个家庭的生计,是有关部门必须维系的底线公平,也是保障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路径。不仅要紧盯重点领域和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整治,也要抓常抓长,建立欠薪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一方面,要分析农民工工资追讨案件,总结各环节处置经验;另一方面,要持续堵漏洞、补短板,落实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同时加大执法和曝光力度,不断强化“不敢欠”的震慑效应。按时足额领取工资是农民工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只有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才能开创依法治欠新局面,不断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让农民工劳有所得,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
02 以组织担当促进干部担当
作者:庞建栋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努力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全面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牢牢抓住干部这个决定性因素,在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下功夫,努力让干部有更多时间、更强能力、更好状态投入工作。
解放干部的头脑,着力提升思想境界格局。济宁是孔孟之乡,干部朴实厚道、踏实肯干,同时也有不少干部存在思想不够解放、打不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等问题,有的甚至习惯于简单落实、机械执行。解决干部担当作为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组织干部反复学习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走在前、挑大梁”根本定位,对山东干部提出的殷切期望,想清楚、弄明白“为什么”“要什么”“干什么”,在保证方向、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真正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上来,把“两个维护”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来。坚决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要求,保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任职稳定,大力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干部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起来,针对问题改革创新,不为创新而创新,不做无用功、不搞花架子,不好高骛远、贪大求洋,真正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县市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按照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不搞一个方子吃药,不搞简单一刀切。
解放干部的时间,着力破解形式主义顽疾。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给干部留时间,干部就没有时间抓落实,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牢固树立问题表现在基层、根源在市级机关的理念,坚持从自身做起,带头整治形式主义,落实为基层减负26条具体措施,严控会议文件数量,严禁随意开会、层层开会和陪会现象,严禁调度督导过多过急、业务审批反复折腾,让基层干部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工作、落实任务。牢固树立安排工作不是越多越好的理念,坚持从市直机关抓起,认真开展“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定55项整治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困扰基层干部的“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滥挂牌”等问题。牢固树立按职责办事的理念,坚持从履职尽责抓起,严禁简单摊派、责任甩锅、转嫁压力,彻底清退借调的县及以下单位干部,让干部沉下心来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抓好落实。通过持续解放干部的时间,让干部更有精力研究工作、思考问题,专心干实事、干有效能的事,真正解决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实际困难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变化。
解放干部的空间,着力发挥干部主观能动作用。一级有一级的责任,一级有一级的担当。着力克服简单分任务、抓调度的工作方式,督促各级各部门先带头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再帮助基层想办法、抓落实。着力克服简单分指标、抓考核的工作方式,全面优化市级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结合实际科学设置考核要点和计分办法,不搞生搬硬套、上下一般粗,精准分类设置差异化、个性化指标,引领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发展路子,集中优势兵力主攻重点任务,今年压减对县市区考核指标48项、压减率41.7%。着力克服简单加压力、抓具体的工作方式,要求市直部门不搞层层加码,不搞繁琐哲学,不搞机械的一贯到底,进一步倡导结果导向、效果导向。通过持续解放干部的空间,各级干部在吃透上级精神、掌握当地实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常规、争先进位,抓落实成效有了很大提升。
解放干部的潜能,着力激活干部优势潜力。干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让每个干部都有用武之地,都能发挥优势。调研发现,有些干部学历层次高、专业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但没有用在专业相关的单位或岗位上;有些年轻干部能力强、可塑性好,但岗位历练欠缺,缺少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每名干部的优势,既包括他现有的能力,更包括他成长的潜力。要坚持从鼓舞人、温暖人、成就人、提高人的目的出发,努力为每名干部提供发挥特长、实现价值的舞台。围绕更加突出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用其所长、用当其时,坚持全市干部一盘棋,努力推动干部资源统筹使用、实现最优配置。建立组织部门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分片包保制度,常态化了解班子和干部的“活情况”,及时发现掌握表现好、有潜力的优秀干部,让干部感到“组织在时刻关注自己”。着力加强专业化调配,逐一开展班子专业化摸底分析,充实熟悉相关领域工作、既懂专业又会管理的干部,推动年轻干部匹配到相关单位任职。从全市物色学过、干过相关专业的干部到市属学校、医院挂职,让干部在专业岗位上施展才能。常态化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拿得准的大胆使用。通过持续解放干部的潜能,让干部充满激情、昂扬斗志,形成群策群力、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好局面。
解放干部的手脚,着力解除担当后顾之忧。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必然会触碰到很多问题,面临很多风险。有些干部开展工作心存顾虑、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创新,主要还是怕问责、怕得罪人被诬告、怕“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也有的干部任职时间久了,感觉到了“天花板”,干事劲头和热情有所减弱。坚持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权责对等、权责一致,减少不必要的压力传导、责任下卸,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可容错、可免责、可减责的11种具体情形,让那些冲在改革一线的干部吃下“定心丸”。对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去年以来澄清正名13人,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卸“包袱”、解“疙瘩”。对恶意举报、诬告陷害从严从快处理,去年以来开展“一案双查”40次,强化震慑效应。对被问责干部不“一棍子打死”,稳妥做好重新使用工作,对曾受处理处分但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推动形成包容失误、鼓励实干的浓厚氛围。建立职级空缺常态化监测机制,对考核优秀、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晋升职级,特别是让那些年龄偏大的干部认识到“只要肯干事就有晋升机会”,时刻保持干就干好的劲头。通过持续解放干部的手脚,让“自己埋头干事、其余交给组织”成为共识,引导干部主动担当、攻坚克难,一门心思干工作、抓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3 “新农人”播种“兴农梦”
作者:曾小雅
采漆、熟漆、髹涂、剔红、描金、螺钿……一刀一刻,一笔一画,是传统的赓续,也是文化的延绵。暌违三年多,李子柒以新农人身份重回公众视野,一条“紫气东来”视频霸屏各大互联网平台。她的强势回归,为新农人如何真正蝶变为助力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兴农人”,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催化下,新农人这股活跃的新兴力量,正在广袤乡村大地上悄然崛起。有的搞直播带货,让土特产成了“金疙瘩”;有的将一间间老厝重塑成“梦中情房”,引来游人如织;有的玩转智慧农业,打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稻梦空间”。他们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成为推动农村变革与发展的新引擎。李子柒便是其中典型代表,扎根乡村的执着、不断创新的勇气,让她变成“农”墨重彩的一笔,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释放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李子柒归来,依旧是顶流,背后是对匠心传承的弘扬和认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恰恰是新农人自我深耕、永不止步的精神。新农人要不断拓展农业新空间,探索不同于“旧农人”的农业发展方式,寻找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上农民干不了、干不好的领域,重点在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面做文章,开发农业多种“玩法”。要各展所长、合作共赢,通过导师帮带、农民论坛等形式,分享自己的观念、技术、市场等,帮助农民全方位提升致富本领,拓展新技术新模式应用规模,大力构建集要素整合、分工调整、角色转换、市场开拓于一体的良性农村创新创业生态圈,才能从“走红”变“长红”。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李子柒的成功不应只是样板,必须推动新农人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效益持续彰显,培育一批素质优良的“兴农人”队伍。做强“渗透式”引才。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发挥回乡人才亲缘地缘优势,通过老乡会、微信、抖音等多渠道宣传产业现状、发展前景、创业优势,吸引涉农专业毕业生、在外发展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务工经商人员等带动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做精“链条式”育才。从农业生产全过程出发,构建农民学院、农民学校、田间学校“三位一体”农民培训平台,做好学历素养提升、电商直播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新农人的标准化、职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做优“贴心式”留才。加快构建全要素服务体系,针对缺资金、缺经验、缺技术等现实困难,用好用足税费减免、用地支持、社会保障等政策。着力解决好新农人婚恋交友、子女上学、老人赡养等关键小事,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社会贡献大的新农人参与评优评先,让他们获得幸福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04 党建引领家门口就业
作者:华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云南作为务工大省,每年有1500多万人外出务工。面对年轻人背井离乡、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的困局,富民县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着眼基层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需求,探索“党建+”就业模式,持续深化就业公共服务建设,有效解决群众“赚钱”和“顾家”难兼顾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愁。
服务暖“心”,精准服务促就业。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民生福祉,就业为本。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脉搏。要持续推动机关干部力量、服务资源“双下沉”,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机制,以“党建+就业”为落脚点,建立“机关党建+就业服务+社区联结”结对共建共享机制,打通“从业人员—党员—党组织—行业党委”诉求直通渠道。探索实施党组织领办集体产业、党支部领办致富项目、党员中心户领办公共事务、骨干党员领办民生实事的“四个领办”新模式,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定期为居民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把就业服务阵地延伸到劳动者的家门口,把“百企千岗”搬到劳动者家门口,打工不必去远方,家门口就有好地方,以实实在在的就业服务让群众心有归处、紧紧靠拢党组织。
党建领“新”,全面覆盖促就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是新的就业增长点。哪里有群众、哪里就要有党的工作,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着力建强“两企三新”阵地,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新兴领域与行业主管部门及群团组织进行党建联建,整合党群服务资源,通过民兵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各级各类阵地资源统建一批,依托顺丰、饿了么、美团等企业网点站点建设一批,动员商圈楼宇、银行网点、加油充电站等共享一批暖心服务矩阵,提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教育保障,劳动保障、政策支持等法律援助,技能培训、托育餐饮等便民服务,多措并举搭建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暖心服务矩阵,优化就业服务,拓展就业新空间。
人才提“薪”,优化环境促就业。良禽择木而栖。哪里的政策好、前景好、服务好、待遇好,人才就流向哪里。着力强化产才融合理念,根据地区禀赋资源、重点产业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大赛等平台载体作用,持续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创业扶持体系,不断拓宽岗位需求空间,全力提供良好就业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结合高校毕业生春季学期“双选会”等契机全力招引人才,因地制宜实施人才“招引培育用”政策,积极提升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引导人才向就业新业态、新模式转移,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良性循环,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水涨船高”。
(作者系云南省富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5 红链聚能助推产业攀高
作者:周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一个就是“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产业链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产业链党建是党的工作的重要领域。组织部门要坚持“凡是有利于产业链发展的,都是产业链党建工作领域”,着力推动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人才汇到链上,迸发产业发展蓬勃动力,助力打造更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
强化党建引领,以组织链串起产业链。产业链发展到哪里,组织覆盖就要跟进到哪里,要以点带链、以链促面,优化产业链党组织设置,构建“依产业链而建、为产业链赋能”的严密组织体系。完善组织架构,构建区级产业链综合党委牵头总揽、重点园区产业链党委平台抓手、链上党建联盟纽带支撑、各企业党组织积极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健全党建联盟单位、党建链主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党建联建。做实有效覆盖,着重将产业链主企业培养为党建链主企业,持续推进企业管理层与党组织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充分发挥链上企业积极性和引领性,逐步形成产业链党组织自发运行的内生动力。凝聚思想共识,推行链上企业党组织共听党课、共过党日、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引导企业家激扬爱党之情、激发报国之志,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承诺践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同感。
强化要素保障,用服务链激活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建跨部门、跨地域统筹协调优势,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推动链上资源高效配置、链上企业互利共赢。让服务更精准,由产业链党委牵头开展“登门三问”活动,深入链上企业问需、问难、问计,精准摸排链上企业实际需求和困难,形成“一链一册、一企一表”,建立链上企业“服务直通车”需求信息库。让服务更多元,在充分摸排发展需求、困难问题的基础上,统筹主管部门、镇(街道)、开发园区,以及协会商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相关力量,推动需求有效对接、资源有效统筹、项目有效落地,构建“党政产学研金”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让服务更贴心,巩固拓展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产业链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分析评估产业发展,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畅通线上线下联系渠道,建立“企业吹哨、党委领办、部门报到”长效机制,推动相关部门快速响应、上门服务,择优为党建链主企业选派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确保“一企一人、专人专职”。
强化创新赋能,让人才链深融产业链。创新人才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留住人才,促进人才项目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发力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共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人才引育,深化校企合作对接,瞄准产业风口和未来产业布局高层次人才引育,线上线下联动持续推介优质岗位,保障链上企业用工和招聘需求。深化创新联动,整合产业链优势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资源优势,支持共建重点科研平台,组织开展科技联合攻关,跨企业整合研发岗位骨干党员成立“先锋班组”“攻坚小组”,引导链上企业聚焦科研创新、生产销售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整体产业链做大做强。厚植发展沃土,坚持“留人更要留心”的服务理念,丰富优享游乐出行等多元化人才服务,持续推进人才公寓赋能,配套建设“龙城红色服务驿站(服务吧)”,就近提供帮办、代办等服务,提升整体功能配套水平。整合工青妇合力,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求学圆梦”行动等政策,加大对产业人才的全方位关心关爱。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
06 把“哨声”变成“笑声”
作者:邱舰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江西省都昌县积极探索“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吹哨、分哨、报到、评价、考核等全链条制度体系,全力推动资源、力量、服务下沉一线,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增效,解决群众发愁、乡镇挠头的难题,把基层治理的“哨声”变成群众的笑脸和掌声。
健全乡镇吹哨机制,做到推进制度化。明确吹哨主体。针对权责边界模糊、乡镇自身无力解决、没有执法权限或缺乏专业执法能力等问题,赋予乡镇“吹哨”权限,直接向县直部门“吹哨派单”,切实为“马”赋能。明确吹哨内容。坚持“三个聚焦”,即聚焦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存在的重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久拖不决的难点问题,把“乡镇吹哨、部门报到”作为推动落实中心工作、破解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明确吹哨流程。建立“提出事项、收集事项、审核把关、审批上报”的吹哨四步流程,并把乡镇党委政府会议研究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同意作为吹哨的“前置条件”,防止吹哨随意化、简单化。
搭建线上运行平台,做到办理信息化。吹哨事项线上提交。在赣政通平台开设“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模块,乡镇通过“统一办事”功能,填写吹哨事项、哨声类别、应哨单位、办理时限、联络人员等具体信息,减轻基层报送纸质材料的负担。哨声分办线上处理。县吹哨办第一时间对乡镇提交的“吹哨事项”进行分析研判,按照乡镇权责清单、县直部门三定方案、上级和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等,对属于乡镇职权范围的事项及时退回乡镇并提出具体意见,对属于县直部门权责事项的或乡镇自身无力解决的事项,及时向相关单位“分哨”,明确办理部门、责任分工、目标举措、办理时限。部门应哨线上受理。县直部门在收到县吹哨办派发的“吹哨单”后,及时安排“报到”人员,对于普通事项,由部门分管领导或股室负责人“报到”;较大事件,由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报到”;重大事件,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处理,并通过线上平台填报应哨责任人和解决方案,完成“吹哨事项”的受理工作。事项办结线上评价。应哨单位在完成“吹哨事项”办理后,及时将办理情况上传,一般以文字的形式简要说明办理情况,也可以另附文档材料和图片资料。县吹哨办对“吹哨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审核,并由乡镇在线上进行评价打分,实现吹哨、分哨、报到、评价等全流程线上办理,提升工作效能。
聚焦部门报到成效,做到响应快速化。突出统筹调度。建立“乡镇吹哨、部门报到”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总召集人,组织部长、常务副县长担任副召集人,组织、社会工作、编制、行政审批、司法等5个部门联合组建吹哨办,负责哨源收集、哨声研判、哨声分办、跟踪督办、总结宣传等工作。突出快速响应。将“吹哨事项”分为平哨、急哨两类,针对乡镇提出的平哨,县直部门原则上2个工作日内启动响应,安排专人前往乡镇报到,针对乡镇提出的急哨,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乡镇可直接向县直部门“吹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快速受理,并同步报县吹哨办备案。突出部门联动。对涉及多部门办理事项,由县吹哨办明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联合报到合力解决;对部门难以办理的事项,提交县委县政府研究。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评价科学化。按照“一事一评”原则,由乡镇从报到效率、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履职尽责等四个方面对应哨单位进行打分,变“运动员”为“裁判员”。赋予主办单位一定的考核权限,在事项办理完成后,由主办单位对协办单位协同配合情况进行评分,解决协办单位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对事项办理长期无进展的责任单位实行挂牌督办,做到乡镇反映集中事项、临期办理事项、超期未结事项“三个必督”,跟踪问效传递压力。把“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和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半年度党建督查和年度巡查工作进行指导推进。在全县综合考核满意度测评中,单设30分分值,由乡镇对县直单位进行测评。坚持一哨一分析,梳理乡镇自身无力解决的事项清单,为建立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系江西省都昌县委书记)
07 练就知事识人基本功
作者:胡志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强调“要改进干部考核工作,提高知事识人穿透力精准度”。组织部门担负着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职责,知人善任是组工干部的“看家本领”,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做在日常,练就知事识人基本功,真正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选好用好干部,精准识别是前提。能不能识别干部,识别什么样的干部,与识人者的素质有直接关系,诸如“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一定程度暴露出一些组工干部知人善任能力还有不足。考察识别干部,关键是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担当表现,正确把握选人用人标准,对政策制度特别是干部工作有关规定和程序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坚持用好干部标准来衡量判别,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洞察本质、辨别良莠,识得“庐山真面目”,切实为党和人民选出好干部。
实践实战是成就干事创业的舞台,是辨识干部的考场。一个干部的表现好不好,关键要看干部政治素质高不高、工作业绩实不实、敢不敢担当作为,这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问题。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识别发现优秀干部的首要标准,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健全完善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和考察结果反馈机制,严把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业绩观。把“全面、历史、辩证”原则贯穿了解识别干部的全过程,练就识人辩才的政治慧眼,擦亮发现潜质的辩证眼光,综合“听、看、查、比”情况,科学、系统、全面地考察识别干部。注重兼听则明,多渠道、近距离考准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素养、作风养成,既看“平时”又看“战时”,于细微处察实情、见真实,将政治素质考察的标准细化、实化、具体化,避免凭印象打分数。对照日常履职,常态化收集干部的工作实绩,通过考核指标、荣誉奖惩等,分析干部干了什么、干成多少、效果如何,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综合考量干部的工作实绩和能力水平。紧盯重点任务,注重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维稳、抢险救灾等重点工作、重大任务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全面记录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和改革创新发展面前的具体表现、具体事例,避免从抽象到抽象,凭感觉下结论。对评价较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列入近期可使用干部台账;对不适应角色、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作风不实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切实提高选人用人把关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把真正经过实践检验的各方面优秀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选人用人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要始终坚守公道正派这个立身之本,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围绕事业用干部作为识人立意,把用好干部为事业作为用人立场,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为事业谋才、不为个人谋官,在识人察人中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不断拓展眼界的宽度、境界的高度、胸怀的广度,做到选人用人不拘一格。要秉承实事求是精神,勇于说真话、实话、公道话,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旗帜鲜明给踏实干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对想做官不想做事、讲职级不讲职责、讲俸禄不讲奉献的干部远之弃之,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精准度,确保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推动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干部不断涌现。
(作者系甘肃省天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8 唱响流动党员管理“双城记”
作者:姚玉洁
流动党员管理不是一地之事、一时之功,需要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密切合作、双向发力,变“一家独唱”为“齐声合唱”,唱响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的“双城记”。
双向组织关怀,推动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有家才有归属感,有家才有行动力。流动党员长期在外务工,受时间精力、工作地点等条件限制,和流出地党组织联系不够密切,和流入地党组织融入不够顺畅。面对“两边都是家,两边都不算家”的困境,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要积极作为,协同发力,在双向摸排中明确底数,依托“流动党支部”“云上党支部”等多种载体,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归”。流出地党组织要系紧“乡情纽带”,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定期联系制度,少些例行公事的问询、多些真情实感的交流,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汇报思想、生活、工作动态;流入地党组织要发挥“属地优势”,定期开展党味十足、时间灵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引导流动党员愿参与、能参与、常参与。
双向教育引导,推动流动党员“流而有学”。流动党员接触新事物、新环境的机会较多,容易产生新旧观念上的碰撞,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导致思想堤坝失守、理想信念动摇。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模式、丰富党员教育内涵,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线、思想不掉队。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学习时间和地点难固定、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要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既要利用好现有理论学习平台,搭建“指尖课堂”“云端课堂”,引导流动党员“随时学、掌上学”;又要立足流动党员职业特点和学习需求,量身定制政策解读、劳动技能、法律法规等特色课程,常态化开展送学赋能活动,让流动党员“学而有获、学有所用”。
双向作用发挥,推动流动党员“流而有为”。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红旗。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员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该是标杆和旗帜,是团结带领群众奋勇前进的先锋模范。面对流动党员接触面大、活跃度高等特点,流出地党组织要利用春节、国庆等关键时期,开展“归巢返乡”座谈会,邀请流动党员分享“务工路”、畅谈“致富经”,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鼓励“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推动形成“人才回归、技术回流”良性循环;流入地党组织要善于“搭台子”,通过选树一批行业标杆、宣传一批典型事迹,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带动“绝大多数”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联系服务群众,从“被动流入”转变为“主动融入”。
09 “随便进”折射更多企盼
发布时间:2024-11-22 作者:沈小平
近日,安徽舒城县政府大院在网上火了,网友亲切地称其是“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的政府大院”。拆除政府围墙、机关食堂平价对外服务、单位内部厕所开放免费使用、车位错时共享给周边居住小区使用等便民、惠民措施,多年前就已经在一些地方实行。按道理说,这件事应该不算新闻了,更难以引发网民关注。如今,这个本不算新闻的政府大院开放话题,又一次引起网民热议、真心点赞,折射了百姓多重企盼和愿望。
企盼“门开得长”。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在旅游旺季以及重大节假日临时对外开放机关大院,但难以做到一直开放、坚持下来;也有的地方政府虽然宣称大院对外开放,围墙也拆除了,但无形的“门槛”还在,群众进出政府大院并不自由。与此相对照的是,舒城县政府大院长期以来一直开放,充分体现了“开放”的鲜明态度和诚意。群众对此热议和点赞,也是希望那些已经开放的政府机关大院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是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更不是做样子、图好看,而是常态长效,真开放、能持久,真正让服务保障资源的利用能够最大化。
企盼“话说得上”。政府机关大院“随便进”,但进来的多数群众并一定“随便”,他们到政府大院来更多的是有“话”要说,有诉求要反映。我们常说,主动沉下去,才知百姓的烦心事儿。现在政府大院对外开放,群众自己走进大院,这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机关干部更应该端正态度,主动放下架子、抛开面子,为群众营造一个能敞开心扉的环境,可以毫无顾忌地打开天窗说亮话。与主动走进政府大院的百姓话冷暖、唠家常,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所思、所急、所盼,不怕群众“出难题、找碴子”,就能找到解开疙瘩的好办法,解决好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企业的期盼事。
企盼“事办得好”。政府机关本来就是为群众办事的地方。群众大老远来到政府大院,除解决一时之需、有“话”要说,更要紧的是遇到了难事,有“事”要办。随着作风建设持续推进,群众到政府机关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少了。然而,“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却照样难办”的现象却不少,群众无奈称之为“软钉子”。态度诚恳、语气温和让人暖心,但事不好办、事办不成却像钉子一样“扎心”。对群众而言,比政府大院“随便进”更可贵的,是进去后“事办得好”。这就既要推动政府部门创新办事方式方法,尤其是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又要有规定上的硬约束,让那些只微笑不办事的“躺平者”在刚性的纪律规矩面前无处遁形、付出代价。
政府大院向群众开放,改进的是作风,体现的是情怀。当然,“随便进”,会一定程度上加大管理和保障难度。但干部多些麻烦就会让群众少些心烦。群众也要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妨碍正常办公秩序。政府和群众双向给力,机关大院“随便进”这一既润了百姓心田又提升政府形象的好举措,才能有序、持续推进下去、行稳致远。
10 莫把责任状当“挡箭牌”
责任状最早可追溯到古代行军作战时的军令状,是主将在出征前立下的承诺书,即承诺一旦战争失利则接受军法处置。如今,责任状已逐渐成为上下级部门之间工作流转的依据和凭证,对需要负责的事项一一细化,有助于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以“担责”为名行“甩锅”之实,把责任状当“挡箭牌”。有的把本该自己负责的工作通过要求下级签订责任状的方式进行“转移”,只想着督责检查和责任追究,自己则无责一身轻。有的把责任状当作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签订时走走过场,检查时也只是让下级部门报送个报告草草了事。有的只想当“二传手”,直接转签上级下发的责任状,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
把责任状当“挡箭牌”的背后,是担当精神欠缺、政绩观错位,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不愿担当不敢担当。只想着“多干多错、不干不错”,实际上就是一种懒政不作为的表现。要注重发挥权责体系作用,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加强协调联动,厘清责任清单,让基层干部清晰地知道“该干什么活、该办什么事、该担什么责”,从源头上减少一些不实用、不合理的责任状。要多听一听基层干部的反馈意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完善考核评价与容错纠错机制,合理制定奖惩措施,督促责任状签订双方共同履行好工作职责,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马鑫纯/文 陶春霖/绘)
11 释放劳务品牌就业带动力
作者:韩金梅
贵州正安吉他工匠,年产吉他200余万把,产值达30亿元,带动5万多人外出务工,1.4万多名群众在当地就近就业;重庆“巴渝大嫂”品牌,让经过其技能培训的农村妇女学员人均收入提升40%……这些百姓身边的劳务品牌散发出独特魅力,成为促进就业的金字招牌。
劳务品牌并非简单的劳务群体统称,而是地域特色、行业专长、文化底蕴以及精湛技艺等诸多元素深度融合后所形成的“就业金名片”。这张“名片”自带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认可度,能够在就业市场中产生“磁场效应”,汇聚起众多的就业机会,辐射带动大量人员实现增收致富。近日举办的2024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以“协作促就业 匠心树品牌”为主题,再次唱响劳务品牌带动就业的时代强音。
劳务品牌,一头关联就业市场,一头关乎民生福祉。小品牌,大作为。一个成功的劳务品牌,往往能够吸引大量的劳动者参与其中,具有较大的就业数量和规模。“沙县小吃”劳务品牌吸纳了数十万沙县籍务工人员,他们通过经营小吃店、参与小吃制作、配送食材等诸多环节实现了就业。一方面体现在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上。劳务品牌通常有着规范化的技能传承与培训体系,意味着更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让劳动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南粤家政”劳务品牌着力打造标准化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课程和严格的技能考核标准。经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凭借专业的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备受市场欢迎和雇主信任,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上。劳务品牌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撑;同时,劳务品牌的壮大也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南康木匠”劳务品牌秉承千年木匠文化的积淀,创出了一个700亿元价值的南康家具品牌和一个2700亿元的家具产业集群,带动家具生产、设计、包装、销售等相关行业就业人员50余万人。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在释放劳务品牌就业带动力方面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部分地区对劳务品牌的打造缺乏长远眼光和整体布局,未能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与文化优势,导致劳务品牌定位不清晰、内涵不丰富,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影响了其就业带动的广度和深度。部分劳务品牌受地域限制,影响力难以突破本地范围,像一些小众但极具特色的地方手工艺品劳务品牌,因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和市场对接机制,只能在本地小打小闹,无法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就业带动的范围和规模十分有限。一些劳务品牌相关的技能培训内容陈旧、方式单一,没有紧密结合市场动态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使得从业者所掌握的技能难以满足实际就业岗位的高标准要求,限制了劳务品牌在就业层面的带动力发挥。此外,还有一些劳务品牌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时,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及时升级迭代,致使就业吸纳能力出现瓶颈。
建设劳务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让劳务品牌的就业带动力得以充分释放,还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社会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政策到位,服务跟进,当好贴心人。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务品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对不同发展层次、类型和领域的劳务品牌,从发现、培育、提升到壮大的不同发展阶段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提升劳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劳务品牌的重要实践载体和市场主体,各类企业要深挖劳务品牌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消费需求,开发出更具创意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管理,提高劳务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劳务品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劳务品牌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劳务品牌之间的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优势互补,引导劳务品牌健康发展。
12 做“一眼看得出来”的党员
作者:沈薇 费楠
开国上将萧克回忆说:“战争年代,谁是不是共产党员,一眼就能看得出来。那些作战勇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准是党员。”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党员的先进性更多体现在“平常时候”。党员干部始终牢记身份意识、擦亮身份标识,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让人民群众看得见红艳艳的旗、亮闪闪的灯,才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回望历史,从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在国家和民族最危急、最艰难、最需要的时候,共产党人始终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沿,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一声“共产党员,跟我上”成为震撼人心的冲锋号,一声“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富有号召力的动员令。党员有样子,党就有力量。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尤其要做“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先锋战士,扛起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党的先进性、战斗力越来越强,推动党的事业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
“一眼就看得出来”,易说难做。难就难在始终如一践行初心使命,难在始终如一不惧艰难险阻,难在始终如一为民奉献担当。党员身份不是一阵子的坚持,而是一辈子的坚守。深藏功名六十余载的张富清,一辈子不改本色,践行“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扎实实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这个目标奋斗一生;“燃灯校长”张桂梅,一心扑在华坪,把“教育改变女孩人生”坚守到底……尽管这些优秀楷模的岗位职业各不相同,人生际遇也迥然有别,但他们却共同折射出共产党人应有的“好样子”。广大党员干部就应向楷模看齐,时时刻刻鞭策自己,无论做什么,无论在哪里,都要做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来”的擎旗人。
做“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共产党员,就要忠诚担当、吃苦耐劳,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筑牢忠诚之魂,常修矢志不渝之忠诚、百折不回之执着、笃行不怠之信念,时时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时时擦拭思想上的“尘埃”,通过不断提升个人境界,进一步筑牢修党性、铸党魂的基石。永葆纯粹之姿,面对群众弯得下腰、伏得下身,甩掉“官架子”、抖掉“旧包袱”,用耳朵倾听民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纾解民忧,努力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昂扬担当之风,要有“泥犁拔舌自担当”的责任意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以不求稳、不拖沓的朝气,沉心思之、起而行之、埋头干之,让群众一眼便能辨识“这就是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