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巴克的人类观察日志

美食   2025-02-06 20:40   天津  
公司楼下的星巴克已经开好几年了。从最开始的“想奢侈时偶尔进去喝一杯”,到后来的“只要有感兴趣的新品就要去尝尝”,和“FlatWhite还是他家稳”,中间发生过不少事情。今天忽然想记一笔。
前段时间办了民生信用卡,每周四可以抢满60减30的星巴克优惠券。只是作为i人,摇人拼单这种事,在我这儿基本是no way。所以如何下单才能合理凑满减,是个煞费苦心的技术活。
但这种事情难不住善于钻营的吃货。咱很快就发现了:一次买三个欧姆蛋香蔬贝果三明治,可以完美在叠加app赠券的基础上,达标民生的满60减30。而且作为快手早餐,这东西不仅好吃,还能冷冻保存,均价8元一个的话堪称性价比王者!
只是这么下单的客人,怕是不多见。因为第一次询问“欧姆蛋三明治还有没有三个”的时候,店员小哥哥大概以为自己听错了,挑起一边眉毛,很疑惑地重复了一遍,要求确认:
“三个吗?”
尴尬!社死!!
这位以为我一顿吃仨???
硬着头皮确认后,小哥哥敲了一会儿点单机,笑得两排大白牙都炫给我看:
“哦哦,你是要用民生的满60减30券哈。”
我跟你有仇吗你非说出来!!
***        ***        ***        ***
行吧,不管怎么说,精打细算过日子,不该是件丢脸的事。
一手挡着脸,一手提着装了三个贝果三明治的纸袋,尴尬又不失满意地离开了星巴克,并且决定以后只要在周四抢到券,就来这么一拨!
于是第二周再次如法炮制。
我脸盲,也注意不到第二周的店员小哥哥是不是第一周那个了(反正这次没遇到社死场面)。何况接下来的一周没抢到券,骂骂咧咧一顿之后,更是把之前的尴尬忘得一干二净。
第四周。又抢到券了,很开心;碰巧那天有个客户从外地过来专程拜访我,遂决定请他去星巴克喝一杯——两杯咖啡说什么也要70+,这次不用为了凑满减,把算盘珠子打得火星乱迸了!
雪耻!头抬起!胸挺起!今天没有计算题和数铜板!
今天想都不想就点单的狐狐是星巴克的尊贵客户!
……却没想到往柜机前一站,遇到了缺乏印象的脸和印象深刻的露齿笑。
不妙!直觉哪里不太对,却又说不出来……
所以晚了……!
“今天也是要三个欧姆蛋香蔬贝果三明治吗?”
难以置信的客户帅叔:(O_o)??
期待表扬的店员小哥哥:ヾ(๑╹◡╹)ノ"
恨不得原地消失的我:。。。゛(ノ><)ノ
***         ***        ***         ***
和母上讲起这事时,她笑得直哆嗦。料想她是太久没动那根弦了,否则一定会给我起个“贝果(背锅)侠”之类的绰号,匹配我的日常工作状态……
倘若母上嘴巴有我一半坏,这绰号的风格跑偏成“蛋妮儿”之类,也不是没有可能。
***        ***        ***        ***
打那以后,虽然还是能偶尔抢到民生的券,但再也没点过这个神仙组合。因为,真的很怕自己已经被贴了“贝果达人!”“超能吃!”之类的标签,哎呀哎呀。
浮屠不三宿桑下。这个典故对我虽然不适用,但我一向回避哪怕稍微深层次一点的人际关系连结。
以前每天搭顺风车回家时,除非车主是那种除了打招呼就不再多说一句话的,否则如果连续好几次都约到对方的车,我就会考虑把对方屏蔽。买菜也是,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偶发式人际交往也是。因为只要接触变多,就有可能“被看到”,然后“被观察”,“被了解”。
“被了解”其实不算坏事。糟就糟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其实是自以为是的“我了解你”。且……
就算不讨论这么形而上的话题,难道被陌生人一开口就道破“我知道你习惯一次点三个三明治诶”,是什么让人愉快的事情么!
***        ***        ***        ***
春节过去。开工了。
被关回办公笼的唯一安慰,怕就是又回到了方便去星巴克“拿一杯”的状态。尽管总去同一家容易混成脸熟,着实非我所愿;但饿起来馋起来,也顾不得了。
所以今天又跑去——虽然是周四,但我还可以要一杯花式咖啡和一杯布丁——嗯?
好像又看到了熟悉的大白牙!
算了不管了,装不认识,硬点:
“……咖啡堂食,布丁带走,多谢。”
“好的!是用民生的满减券对吧?”
“……嗯。”果然是你小子。
“堂食的话,热饮不要加盖?”
“……对。”
不是,哥们,你到底记住了多少奇怪的东西⊙ω⊙
别看我,别为难我,别再问了。我是人畜无害的哈基米,哈基米哈基米哈…基米……
“用纸杯么,还是用店里自己的杯子?”
“……咦???”
星巴克堂食杯,好久都没见过了。是记忆里很遥远的年代,才在进店点过咖啡后,能得到用胖嘟嘟马克杯装好,拉花精美,雾气氤氲的一杯成品。
不似如今,肯给你在纸杯里拉个面目模糊的花,就已经是礼遇了。
“用店里的杯!”想了想,忍不住又追了一句确认,“现在有哦?”
“有啊!”大白牙又在闪……哦胸前的红领巾在哪里(bushi
点的是白巧椰蓉拿铁。
平时不想喝那么甜的东西,但是这几天特别想喝这个。大概是因为假期带来的绵软心情还未散尽吧。
那是某种蓦然让人回到过去的绵软。并非伤怀什么的酸楚,而是应和着时气,在骤然降温的开工周,隐约感到一点不可捉摸的、独属于春天的、让人心里痒痒的好奇。
就好像,满以为又要遭遇尴尬,却被尴尬发了福利。
如果生活的每个拐角,都藏着这样的意外,该有多好。
……当然,最后还要煞风景地自我提醒:
只怕“我记住你个吃货了嘿嘿嘿嘿!”的意外……
会更多些吧………

狐的小厨房
谢谢你们,来过我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