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马巷:看不见的舫山

旅行   2024-09-21 12:38   福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舫山是马巷称。因此,马巷又名舫镇。据称,马巷地势南北高突,中间扁平,恰似一艘扬帆出海的画
依前述,舫山应该是翔安的名山才是,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清光绪黄家鼎撰《马巷厅志》卷二山川篇,共罗列马巷厅境内二十六座山,舫山不在其中。清代同安教谕何兰写的《舫山书院碑记》便曾提及此事,“其以舫山名者,以兹土地形有似于舫,亦犹同城有如银锭,遂以称为银云尔”。看来,舫山的“山”,只是古镇南北两端,较为高突罢了。
上周四,我从街市头开始,沿着马巷老街及其同边进行一个实地的探访,之前曾经来过多次,只是较为匆忙。此次之行,从街市头到大宫口(原来通利庙与文昌阁),没有明显下坡的感觉,从大宫口沿老街往南走,却明显有上坡的感觉。结合地方志的地图,舫山南部的高突处在哪,很清楚,应该就是池王宫至“马巷汛”(清代军营)一带,而舫山北部的高突处,不太可能是街市头,应该是卧龙边城隍庙至马巷厅衙署(现翔安一中所在地)一带。
《马巷厅志》形胜篇写到:“镇之西北隅孔沟地方,有园一片,丰隆高突,铺毡而下,直约数百丈,横五十余丈,建署之所。后坐高坡为屏障,前临高坡作堂案。左右界沟分明,内外明堂,大会大聚。”此句写到了马巷厅衙署建署于丰隆高突的园地,且前后都有高坡。又言:“马家巷前街后街,东西相向,绵长四五里民居市肆。由署前观之,宛如左手之回抱。新建衙门直踞其顶,天造地设,甚为雄壮”。形胜篇的介绍,生动地展现出了舫山北部的高突轮廊。
舫镇中间较为扁平的地方,其实便是朱熹讲的交通发达,便于交易的通利之地,其以马巷老街“大宫”为中心,以西是天后宫至水尾元坛宫(元坛宫是水尾宫,也就是古镇溪水注入港口的地方)的古港口区,附近还有鱼街,以东则是不二堂观音庙与舫山书院。此片区是马巷古镇的核心区。林百万家族的主要聚居地,其兄弟六人大多居住在此片区。
由于建筑太过密集,如今,舫山已经成为看不见的舫山。
(此篇为征求意见稿,下一步还将深化细写,欢迎读者留言斧正!)
2005年马巷

2022年马巷






































































作者简介:林鸿东,鹭客社创办人,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鹭客社
鹭客社(LOOKERS)人文公众号秉承“守望乡土、再造人文”的使命,以厦门为轴心,以公益为宗旨,以自然和人文为契入点,首倡“鹭客·LOOKER”,也就是“乡土守望者”的新生活方式与新生存理念,打造众生兼爱的尘世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