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郑坂发现《鹦哥遗恨记》初稿,作者陈玉出被誉为“划过厦门文坛的流星”!

旅行   2024-11-07 23:46   福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文 /林鸿东


到郑坂山顶头探访陈玉出宅。


陈玉出,字逸群,生卒年为1883年至1964年。自幼饱读经史喜医术。因清王朝走向末落,陈玉出失望之余弃学从商,渐致富。1915年携家至越南中圻的广平省洞海市,先是经营“义兴宝”商号,继而设馆行医,后又创办私塾、学校,成为旅越华侨中亦商亦医亦教亦文的奇人逸士。


陈玉出宅为越南华侨陈玉出于抗日战争爆发前归国建造,距陈允济宅不远。我到陈玉出宅时,只见门户紧闭、铁棚围屋,无从入内。经联系社区,陈玉出孙子陈珠及匆匆赶来开门。百年不到,老宅已显得敝破,幸而已被定为翔安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点,修缮工程有望于不久之后启动,到时陈玉出宅将会以焕然一新的面目出现在大众面前。


陈珠及六十岁左右,为人憨实,参观完老宅,便到其家泡茶小叙。期间,陈珠及拿出一盒颇有年代感的文书,个中竟有陈玉出原创的文学、医学著作。最让人关注的是长篇小说《鹦哥遗恨记》的初稿。《鹦哥遗恨记》是陈玉出在越南中圻创作的一部非虚构篇小说,主人翁红红(艺名)在现实中真有其人,是一位越南中圻拜陈玉出为师的青楼歌妓。略为一览,感觉文笔极佳。小说讲述的是红红的悲剧。红九岁被卖为婢女,辗转多手,从大陆内陆到沿海,再流转至澳门,再至越南。期间,有过几段感人的爱情经历,还缔结过与葡萄牙人的跨国婚姻。红红只卖唱不卖身,故生活极为困顿。陈玉出听学生讲述了她的凄凉遭遇后,大为感动,想借此小说帮学生寻找亲人。遗憾的是,不知何故,小说终究只是由亚东印务局制版,并没有出版成功。没有如愿寻到亲人的红红,最终在澳门皈依佛门。


陈玉出撰写《鹦哥遗恨记》一事,曾引起厦门军旅作家王坚的关注。王坚采访过陈家后,在《厦门晚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颗划过厦门文坛的流星》的文章。我感觉用“一颗划过厦门文坛的流星”形容陈玉出,恰到好处。陈玉出与高云览、鲁藜,实可谓翔安区“民国作家三剑客”!陈玉出的风格有点像是张恨水,其作品在文学上的价值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晚年时,陈玉出携子陈剑耐归国建厝,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无法前往越南与家人团聚,只得留下另一子陈剑锚与女儿陈阿顺(又名陈桂琼)共同打理越南产业。归乡后的陈玉出,用诊所服务乡亲,笃行医道,尽享乡居乐趣。期间,还与洪子晖等文友酬唱往来,如《次和奉酬洪子晖先生》一诗中,他便盛赞洪子晖的书法功夫为“铁画笔”,还自谦“老我愧涂鸦”。陈玉出晚年所写的《陈氏名人言行对联》,一共写了64幅对联,由厦大教授陈梦韶题写书名,并经友人合资在海外刊印,其书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所收藏。回乡后的陈玉出,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暗中支持共产党地下工作的“红色医生”。1934年夏天,曾秘密医治过在山亭养伤的鲁藜。正因如此,他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身份:“老苏区赤卫队员”。


在陈珠及提供的资料中,我看到陈玉出一幅民国十二年(1923年)冬旅居越南时的画像。画像两侧自撰一副诙谐对联:“自顾须眉怕惹室人谪我,寄将形影笑教儿女认爷。”画像之下小字写道:“此像映于民国癸亥十二年,余年四十,今七十有三矣。久悬绳朽,跌碎玻璃,追念流踪,见龙钟之暮景。朱颜水逝,白发凝霜。判若两人,原非异事。惟是驹光荏苒,蝶梦纷纭,不能无感者,则以身无傲骨而貌乏媚容,历悲欢离合之场,处毁誉抑扬之变,其踽踽凉凉,无所建树者,皆坐不合时宜之累。然山可改,性难移,究无奈此癖何也。近曾于所撰《先世名人言行对联》自跋句云:‘若夫迷津甫渡,焚舴艋以夸豪;大辂粗成,斥椎轮而炫巧。于以合时宜,则道不同不相为谋,谢不敏而已矣。’噫嘻,是诚不能以脂韦谐俗者,其硁硁处陋也,固宜。丙申小春自识。”话语中颇多伤感,大略可知,陈玉出本质上是一位典型的文人,是一位“不以脂韦谐俗而硁硁处陋”的正直之人


陈玉出的一生,被民国初海澄知事陈鸿祺称为“性谨愿,喜读书”,“隐于商,隐于医”,”晚岁归家,益以经史自娱“。


(关于陈玉出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欢迎知情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或线索)






陈玉出孙子陈珠及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鹭客社
鹭客社(LOOKERS)人文公众号秉承“守望乡土、再造人文”的使命,以厦门为轴心,以公益为宗旨,以自然和人文为契入点,首倡“鹭客·LOOKER”,也就是“乡土守望者”的新生活方式与新生存理念,打造众生兼爱的尘世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