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过去了。 年都是年年在过。二三十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还在感叹没有年味了。
原来肉是肉滋味,年是年的滋味。可惜现在的年,直接没有人再去提这一切了。
凛冽的寒风吹遍山川大地,三庄河,差不多大部分都会封河了。四周尽是光秃秃的山岭,把三庄一二三村,村民家低矮的草房围起来。
突兀的是三庄公社大礼堂,也能看见日照二中的水塔。再往东看,会看见供销社酱油园的红砖大烟筒。
小时候老是纳闷,过年是喜庆的事情,为什么要把人们那么期盼,这么美好的节日,放在寒冷的冬天。
三庄的年,是学生放假开始的。令人期待与兴奋的是,三庄的年大集。最重要的是腊月二十二,腊月二十七,这两个集日是真正的过年大集。
七十年代中期,虽然三庄还是贫穷。但日子过得已经出现向好的苗头,这就给人们带来满怀信心和希望。
温饱差不多都要解决了,所以人们脸上,就挂满了笑容。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年代。
人的精神面貌非常重要,淳朴大方,满世界都是憨厚的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温馨舒适,不设防,大家都是盼着你好我好大家好。
隆冬时节,三庄整个世界颜色单调而乏味,男人的衣著,黑颜色占大部分,藏蓝色代表着身份。男人的冬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是黑色的大棉袄大棉裤。
一片黑颜色上面,头顶着的是灰蒙蒙的天,黑颜色成了一股激流,在“雷子市”涌过来涌过去。一年的休闲时光就这样开始了。
三庄大集上卖鞭炮的是来自莒县“涝坡”,好像一个村庄的名字。雷子市起初是在机械厂附近,那个地方有一个小土台子,是三庄公社“文革”批斗会的一个戏台子。
后来可能是考虑不安全,因为居民原来越多,空旷的空间周围已建起那么多民房。于是雷子市搬迁至猪羊牛市。反正过年了,大部分人家顾不上买进卖出牲口的。
再后来就搬到三庄三村的河堤上,一片稀稀落落的树林里。鞭炮声炸响,就把这里弄得惊天动地。人们就顺着声音,压住激动的心,脚下卖力奔跑着,令人欢呼雀跃的风景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