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的鞭炮声,给平静的三庄带来节日气氛。让三庄人热盼与兴奋的还有三庄人排演的,一系列革命现代京剧剧目。凡是看过三庄人演出的,至今仍回味无穷。
除了演员与电影版的演员长得不像,其他基本都很逼真。再就是唱腔也存在着一些差距。主要大部分演员要用三庄话去唱,一群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把革命现代京剧搞得有模有样,非常了不得。
没有电,舞台上照明灯是汽灯,煤油充气后,燃烧一石棉灯芯。明亮度相当高,光芒四射。舞台服装道具也是用了脑子的,生动逼真,简单实用。舞台幕布,花花绿绿的布景应有尽有。利用幻灯片增添戏剧效果,整个舞台气氛科幻,场景活灵活现,和大城市的舞台差不到哪里去。
三庄的大戏是一流的,得益于导演。会姓导演,据说是犯了错误的南方人。过去曾经是杭州一国家剧团的导演,间或被打成右派?为何流落至三庄,不详。一流高端人才,把戏给导活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台戏的风花雪月,全部出自他一人之手。
经过一冬天的排练,正月初三晚上,在三庄大礼堂正式上演。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认真,观众席上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沉闷的生活一下子热闹起来。
年的滋味因为大戏的出现,更浓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看大戏,三庄人的心又兴奋又亮堂。“咿咿呀呀”的唱,感染着三庄人,如此美妙的旋律代替了噼啪的鞭炮声。小的时候对京剧很不喜欢,只图热闹。
人声鼎沸的三庄大礼堂,一千多个座位,座无虚席。欢声笑语表露出人们幸福快乐的心情,自己的亲人,自己的邻居,每一位演员来自身边,倍感亲切与自豪。灯火通明的大礼堂,演出前的舞台乐队,“吱吱呀呀”调试乐器,把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一阵欢快紧张的锣鼓声,把大礼堂热烈气氛推向高潮。随后大幕徐徐拉开,舞台五颜六色的场景,顿时给人眼前一亮,带来无比神奇和惊喜。
许多年过去了,记忆中这些美好的画面,永远镌刻在脑海里。珍贵的精神食粮,人生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
怀念勤劳朴实善良的三庄人,许多人已经远离我们。每当新年来临的时候,都会忆起当年那些美好时光和情景。三庄河,三庄的土地,三庄人养育了我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回头再也看不见许多至亲好友的身影,留下记忆,有的只是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