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数据在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其核心目标是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修改或丢失。
几乎每个人都明白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那么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制度和技术来筑牢数据安全这道防线呢?
识别导致数据泄露的恶意攻击,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木马、勒索软件等恶意软件的攻击,以及针对系统漏洞的攻击等;识别数据传输、存储或处理过程中的不安全操作而导致的数据泄露,包括内部人员泄密、错误操作等。
识别数据损坏行为,包括数据传输、存储或处理过程中导致的数据损坏,以及由于设备丢失、盗窃、损坏、灾难性事件等导致的数据损坏。
识别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识别组织外部和内部人员的非法访问,包括数据窃取、篡改、旁路、侧信道、越权访问等。
建设数据/个人信息处理管理制度,通过组织内各部门的运转,保证数据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处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设数据产品开发隐私保护与合规审查制度,将法律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要求落实到数据产品立项、开发、评审、测试过程中。 建设数据分级分类制度,规定对不同级别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明确数据的敏感程度和保护级别。 建设数据访问控制策略,明确数据访问权限,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列表、权限分配等。 建设数据加密策略,明确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的要求,明确加密算法、参数、安全性要求,包括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加密要求。 建设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规定数据备份的周期、方式和存储位置,以及数据灾难恢复的流程和策略。 建设安全培训制度,规定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意识培训的要求,加强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建设数据安全合规审计/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自身情况。
建设数据安全加密技术,涵盖数据的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保障数据在存储与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未授权的访问者获取。
建设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技术体系,利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列表、权限管理等手段,管控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权限,阻止未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建设数据安全通信技术,包括安全传输协议(如SSL/TLS)、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建设数据安全共享和脱敏技术,通过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联邦学习、同态加密等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安全共享,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确保在数据共享和处理过程中不泄露敏感信息。 建设数据安全审计和监控技术,通过日志记录、审计系统、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访问和操作进行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 建设数据安全存证与溯源技术,通过数字签名、证书、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据存证与溯源。
左上角“海纳数智研究院”,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