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守护 基层行|陈琦玲教授访谈:破解基层医疗难题,引领健康守护新时代

学术   2024-09-13 16:36   北京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尤其是在基层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和患者健康意识的不足,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艰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 2024》是一本专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编写的心血管病管理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生提供实用的心血管病防治及管理知识,帮助基层医生更好地预防、识别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

专注健康信息平台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陈琦玲教授,深度解读指南精髓,并分享基层心血管病防治的最新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推进我国心血管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4》已经出版了。作为《指南》编委,请您介绍一下,在基层地区,心血管病管理面临哪些特别的挑战?新版指南是如何针对这些挑战提出解决方案的?

作为《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4》的编委,参与了《指南》撰写工作。本《指南》与2020年版的区别在于,其面向基层医生,内容更加全面。基层医生往往面临的不仅是心血管疾病,更是各种慢病的管理和急性病的鉴别诊断。

在基层地区,心血管病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资源分配不均、专业医疗人员短缺、患者健康意识不足、医疗服务可及性低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这些挑战导致基层地区在心血管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上存在诸多困难。

《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4》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首先,指南强调了心血管病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用的管理知识,以帮助基层医生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其次,指南中的内容注重操作性和流程化,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如图表等,便于基层医务人员快速掌握和应用。此外,《指南》还涉及了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不健康膳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或肥胖、社会心理因素等,并提供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同时,指南还提供了从预防医学、治疗医学、管理及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高患者对心血管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指南》还考虑了基层地区的实际情况,推荐了成本效益高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此外,《指南》提倡利用数字信息管理工具,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并通过远程医疗等技术服务手段,增加医疗服务的可操纵性及可及性。


针对我国高血压等心血管病高风险因素,新版《指南》提出了哪些新的管理策略?基层医生在心血管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中应该关注哪些关键指标?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即“三高”)对人体危害非常大,被喻为“隐形的健康杀手”。新版《指南》强调对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或合并症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而非单一风险因素的控制。

在血脂管理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明确他汀类药物作为血脂管理药物治疗的基石,并提出了基于分级、分型和分期的管理原则,强调改善生活方式为基础治疗,适时启动降脂治疗。

在高血压管理中,药物选择尤为重要,推荐使用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及α受体阻滞剂等常用降压药物,以及由这些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的使用,如CCB+ARB、CCB+ACEI、CCB+ARNI、CCB+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可联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ACEI、ARB、ARNI不宜联用。新版指南也强调了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依从性的措施,如数字信息管理等方法。

在基层医生在心血管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中,应关注以下关键指标:

(1)生理指标:包括血压、静息心率、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这些指标用于初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2)临床相关指标:家族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猝死)、行为习惯(如吸烟、饮酒史)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糖、血脂、血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血钾水平等),这些指标有助于进一步确定患者的风险水平和诊断。

(3)合并症指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及慢性肾病(CKD)等临床合并症,这些指标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此外,基层医生还应关注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因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时与精神障碍或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积极干预这些因素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在基层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如脉络宁口服液在心血管病综合管理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其临床应用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中药在心血管病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们通常通过调和人体的气血平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等多途径发挥作用。中医中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在早期阶段以及“上医治未病”的理念下,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当病人出现多种临床症状,但现代医学手段尚未能明确具体疾病时,中医中药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调理和治疗手段。

脉络宁口服液源于经典古方《顾步汤》和《四妙勇安汤》,是由牛膝,玄参,石斛和金银花等中药提取而成,具有清热养阴和活血祛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改善细胞缺血的作用。包括脉络宁口服液在内的很多中药对脑梗死、脉管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冠心病等疾病都展现出非常好的疗效。

脉络宁口服液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整体调理和多靶点干预的治疗选择。它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辅助改善心血管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患者接受度。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在心血管病综合治疗中的有益补充。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如何有效利用新版指南来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您认为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指南将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虽然我国心血管病的治疗手段很多,但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降低,也就意味着我国心血管病的挑战越来越明显,也给基层医生提出了挑战。近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到提升基层医疗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患者对于治疗方案的确认与信任,往往依赖于基层医生的专业判断与解释。因此,患者常携带检查报告及治疗建议,寻求医生的进一步确认与指导,这反映了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 2024》发布后,我们也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基层,展开宣讲活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理解最新的心血管病管理知识。《指南》中除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措施外,还增加了抗凝治疗,尤其是在患者术前术后的药物调整策略上,提供了详尽且实用的指导。同时,《指南》采用表格化形式,清晰呈现相关信息,便于基层医生快速了解。《指南》还包括风险评估、疾病诊断、干预措施及药物选择等,并将指南内容融入日常诊疗流程,优化患者管理和随访策略,实现心血管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及合理管理。

近年来,心血管病药物市场在不断扩大,更多新药上市并纳入医保,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和依从性。新型抗凝药物的出现,不仅简化了治疗流程,减少了监测负担,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体验与效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和智能健康管理的普及,也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手段。

指南也将紧跟时代的步伐,适时更新,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获得最新、最准确的心血管病管理信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优化治疗效果,推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希望随着《指南》的落地,使更多医务人员在心血管病的防治方面得以提高,使广大患者从中获益。



专家简介

陈琦玲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专业领域:心血管内科、特殊类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疾病

社会兼职: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特殊类型高血压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压防控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原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高血压病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中促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高血压专家学组组长

中国世界中医药研究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

北京市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及中国全科医学等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主办会议:2014年-2023年连续10年每年举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

诊疗研讨会”。2016年起每年举办北京市远程继续教育课程

主要出版物:

 1)主编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2)主持编写“ 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

 3) 主编《特殊类型高血压诊治精略》

发表期刊:参与多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的编写,并参与多部心血管疾病 相关书 的编写工作,先后在中华及中国系列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文章。 

敬请广大读者朋友密切关注,我们的访谈将陆续推出更多深度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挑战到机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的最新进展与前沿动态。


编辑|阿希雅

审核|叶文洁


专注健康信息平台
专注健康信息平台(原医学前沿网)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