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医大咖说 | 王增武教授:中西医结合打开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思路

学术   2024-11-23 20:10   北京  



珍医大咖说

珍医相伴 健康守护

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篇章。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珍医大咖说】栏目,特邀中医药领域大咖,紧密围绕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策略、中西医协同治疗、康复管理等方面,提供权威、全面、实用的健康资讯。


第四期

中西医结合打开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思路


本期嘉宾




王增武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

  •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社区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Q1


心血管疾病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国公共卫生防治工作的重点,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依然沉重。作为心血管领域的专家,您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否能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开辟新的思路?



王增武教授:中医药作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医药共同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学中”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国家对“西学中”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为中西医结合学科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西医治疗冠心病,目前除了药物治疗外、冠脉支架植入术和冠脉搭桥都是其主要手段。虽然手段多样但支架后的再狭窄、冠脉搭桥术后的血管再狭窄仍有一定比例。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冠心病通常表现为胸闷痛为主,归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证实,中成药在缓解心绞痛、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防治再灌注后无复流、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多个维度深入融合,发挥出“1+1>2”的效力。


Q2


中医药近年来创新发展快速,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领域亦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请您简要分享一下当前中医药在心血管领域内的最新应用进展



王增武教授: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其创新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在心血管领域,中医药的应用进展显著,为患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一方面,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辨证施治,中医药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冠心病患者,中医药可以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疼痛症状。同时,中医药还能调节血脂、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也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例如,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中医药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降低患病风险,延缓疾病进展。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身心同治,通过心理疏导、情志调节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这种身心并治的理念,使得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更具人文关怀性。

中医药剂型丰富多样,是中医药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中医药剂型的应用更是灵活多变,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从传统的汤剂、丸剂、散剂,到现代的胶囊、片剂、口服液、针剂等,中医药剂型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Q3


中西医在治疗理念与作用机制上的差异,常被视为两者难以融合的主要障碍。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西医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同源性与互补性。例如,三七制剂在保护血管内皮方面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其疗效您分享如何利用中西医之间的同源性与互补性,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发展?



王增武教授:在探讨中西医如何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发展时,我们首先需认识到,尽管中西医在治疗理念与作用机制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并非不可调和。实际上,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中西医之间的同源性与互补性日益显现,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

现代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应从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血小板聚集、溶栓、扩张血管等方面入手,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滞、痰湿阻络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应从调整脏腑功能、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等方面入手。《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基层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管理专家共识2022》等多部中西医结合指南都对中医治疗手段有多种推荐,都强调了活血化瘀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价值。

以三七制剂为例,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新生与抑制血管重构、抗心肌缺血缺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等多种生物活性。口服制剂主要有血栓通胶囊,注射制剂含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血塞通注射液等。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作用迅速,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优势,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国家对中药制剂安全性的重视和相关法规的出台,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应用愈发广泛,其有效性、安全性也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中西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各具优势,通过融合思维、结合实践、科学验证和推广普及等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中西医之间的同源性与互补性,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发展。


编辑 | 程少商

审核 | 王增武



专注健康信息平台
专注健康信息平台(原医学前沿网)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