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不起”是我们很不愿意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一个词。
当孩子哭着吵着不肯尝试,总是把“我不行,我不会”挂在嘴边时,我们多希望他能试一试,迈出那勇敢的一小步。
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去尝试,去努力,孩子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就能接着迈出第二步,第三步,直到取得胜利。
可如果他连试都不肯试,之后的一切就都不会发生了。
就像TED演讲者安吉拉·李·杜克沃斯说的那样:毅力才是成功的钥匙。
安吉拉是一名心理学家,她在研究了大量儿童和成年人后发现:
真正能够预测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指标不是智商,而是毅力,是能否盯住自己的目标坚持到底。
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并没有坚持下去,早早选择了放弃。
反倒是那些有韧性、有毅力的普通人凭借持之以恒的努力顽强地笑到了最后,既战胜了对手,更战胜了自己。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的人输不起,总是轻易放弃,有的人却能坚持下去呢?
当我们看到孩子输不起时,很多家长把这归结为孩子的性格问题,却没有意识到我们平日里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事实是,不是孩子生来就软弱,好面子,输不起,而是我们把他塑造成了那个样子。
01
最近,我看了一档育儿类的纪实节目,其中两个家庭对待孩子截然不同的育儿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成长的挑战面前,一个家庭不断地把孩子推向脆弱和玻璃心,另一个家庭却在帮助孩子塑造“不怕输、不放弃”的品质。
第一个家庭中,6岁的女孩甜心有一个焦虑的妈妈,和一个爱给她制造挫折的爸爸。
妈妈每天的生活重心都在女儿身上,除了上幼儿园,甜心每周还要上10个兴趣班,外加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这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压力山大。
可即使甜心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她也得不到一丝肯定。
妈妈每天说的最多的只有两类话,一类是催促,“赶紧走,赶紧走,又迟到啦!”
另一类就是打击,“十减三你还要掰手指算吗?你最近速度太差了!这个还用想吗?”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当父母总是给他高要求,高期待,并且在他努力的过程中只有批评、打击和挑剔时,孩子就会降低对自我的评价,容易变得自卑,怠惰,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甜心的爸爸不像妈妈那么焦虑,但他非常在意孩子品质的培养,比如专注力,抗挫力等。
爸爸的想法本身没错,但他却用错了方法。
甜心拼乐高时遇到了困难,向爸爸求助,爸爸始终面带微笑,袖手旁观,就是不肯帮忙,还不断说着“你自己想办法,自己拼错的自己改,我也不知道。”
爸爸还趁甜心不注意,故意拆坏拼好的乐高,让甜心修补,甜心耐着性子修好后,爸爸又一直挑剔,说和图上拼得不一样,才勉强凑合。
即使甜心一次次接近情绪失控,爸爸也丝毫不在意,一直咧着嘴笑,和女儿当下的情绪体验完全相反。
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孤立无援,无法依靠和信任父母,长此以往,甜心就会失去克服困难,接受挑战的信心,变得消极,容易放弃。
02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来测试妈妈对宝宝的影响力。
他们把宝宝放在平台上,妈妈站在平台对面,宝宝和妈妈中间有一段视觉悬崖,表面由玻璃覆盖,宝宝并不会摔下去,但看起来却是一道深深的鸿沟。
一开始,妈妈面无表情地看着宝宝,宝宝在视觉悬崖前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没敢爬过去。
后来,妈妈面带微笑地鼓励宝宝爬过来。
宝宝虽然有过犹豫,却都勇敢地爬过了“悬崖”,来到了妈妈身边。
这个测试让我们看到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妈妈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反之,如果我们没有鼓励孩子,而是频频地打击他,或在一旁冷眼旁观,完全把难题丢给孩子,他也会丧失信心,轻易放弃。
03
孩子的勇气和毅力不是凭空而来的,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在第二个家庭中,5岁半的尧尧是个拥有很多才艺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会说英语,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会跳街舞。
正因为他各方面都表现得太优秀了,一直活在大家的称赞声中,所以他的心理压力很大,特别害怕失败。
在一次画画比赛中,尧尧出师不利,第一次遇到要用蜡笔在黑纸上画画,画到一半的时候蜡笔还折断了。
一系列陌生而又意外的事件彻底击垮了尧尧的信心。他离开座位,跑回妈妈身边崩溃大哭,不想再继续比赛了。
幸运的是,爸爸妈妈非但没有责怪逃跑的尧尧,没有给他压力和不切实际的期待,还一直鼓励他,给他力量,告诉他只要坚持把画完成就可以了。
尧尧一次次地找理由想要放弃,爸爸妈妈就一次次地鼓励他,既温柔、平静,又格外坚定。
最终,尧尧战胜了自己,回到座位把画完成,还获得了二等奖。
这次经历对尧尧来说非常珍贵,他不仅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还知道爸爸妈妈就是他的坚强后盾,永远会在背后支持他。
这就像实验中妈妈的微笑能带给宝宝勇气一样,父母的支持会给孩子提供坚持下去的力量,让他相信自己,不畏挑战。
04
尧尧的妈妈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她说她并不担心孩子现在的性格(怕输)是什么样,未来就会是什么样。
正是因为孩子现在有突兀的表现(输不起),他们才能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去修正它。
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不管是智力还是性格,都可能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发生改变。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能够往好的、向上的方向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持续给孩子好的影响。
要像尧尧的父母那样不随意批评孩子,孩子想要逃避时,适度降低任务的难度,鼓励他坚持下去。
而不是像甜心的父母那样只有批评、打击,和冷眼旁观。
永远站在孩子的背后,相信他,支持他,这样的孩子注定会内心强大,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我是小样妈,复旦学霸妈妈,专注分享0-12岁育儿、早教、学习方法。
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转发支持我吧。
为什么简单的1+2=3,讲了无数遍,孩子还是会出错呢?
小样妈的数学课程——《6岁前这样教数学,小学不吃力》精选了15个小学前必学的数学概念,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如果你家孩子正好在3-6岁,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学得慢,你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帮他提高,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了解课程。
我是考研数学145分的复旦学霸,中科院尹文刚教授认证的脑功能培训师,也是一个9岁男孩的妈妈,想和你分享轻松培养孩子数学能力的方法。
我是小样妈
更多育儿干货
早教游戏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