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给孩子超前教育?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家长会毅然决然地回答,要!
也有一些父母比较佛性,比如以前的我,因为知道超前教育对孩子的透支和危害,所以我们更愿意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让他提前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纳闷,以前我不支持超前教育,难道现在我改变了阵营,加入了鸡娃的大部队吗?
答案是并没有!我只是重新认识了“超前教育”,发现了“是”和“否”以外的第三个答案。
在分享我的观点前,我想先聊聊最近看到的一些案例。
案例中的孩子们并没有提前学习书本知识,而是靠另一种教育方法,远远跑到了同龄人的前面,脱颖而出。
第一个孩子出现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
8岁的小男孩名叫李若白,他特别喜欢历史,小小年纪就已经博览群书,熟读古今中外的历史。
对于“你喜欢哪个历史时期,最爱哪个历史人物”这样的大问题,他也能侃侃而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和同龄人相比,多了几分睿智和成熟。
虽然李若白的学业成绩很优秀,但显然,他对此并不十分在意。对他而言,知识不是写在教科书上的那些有限的考点,而是像灿烂的星河一般,藏在无数的课外书里,藏在人类文明的轨迹中。
每天晚上,李若白的妈妈都会给他读绘本,聊人生的哲理,爸爸则会给他读中国地理。他也常常自己读书,隔一个月就要把家里所有的历史书拿出来翻一遍,以防遗忘。
李若白说,妈妈对他学习的定义是“边玩边学习”。只要用心,就能慢慢地把知识学到心中。
从李若白的言谈中可以看出,父母对他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们愿意花时间、花精力,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孩子,带他体会学习的乐趣,从不勉强和苛责。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有思想,有见解,不为考试而学习,只为自己学习。他们的知识面也不会被教材所局限。
这是一种超前教育,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前灌输课本知识,只要父母把握好度,对孩子只会有好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李若白除了博学、聪慧,还是个特别贴心的孩子。被问到近期的打算时,他想到的都是攒钱给父母和老师买礼物,特别温暖。
他的父母真正做到了先成人,后成才,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个孩子出现在我最近读的一本书里,书名叫作《不用督促的学习——如何唤醒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作者是正面管教导师苏晓航,她在书里分享了许多培养女儿简小妮的方法,让我很受触动。
比如简小妮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熟记了《木兰辞》《岳阳楼记》《桃花源记》这些初中才涉及的古文。
按常理说,她的妈妈一定是个虎妈吧,肯定特别严格,才逼女儿背下了初中的古文。这可是严重的超前教育,揠苗助长啊!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小妮第一次背古诗,是在她4岁的时候。起初,妈妈只是像玩游戏一样,和女儿躺在地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念了一首古诗,没想到几遍下来,女儿毫不费力地记住了。
为了纪念这个时刻,妈妈把女儿背诗的过程录了下来,没想到女儿听见自己的声音,异常兴奋,之后便一首接一首地录制,慢慢养成了背古诗的习惯。
并且,妈妈没有让女儿死记硬背,而是把朝代、作者、风格、诗歌体裁这些背景知识和传统文化都融入了进去,让女儿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学得深入,学得有意思,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学大纲中初中生的水平。
你说这算超前教育吗?从学习内容上看,是超前了。但从来没有人规定孩子在什么年龄,只能学哪首古诗,绝不能学哪首古诗。
就像面对一个5岁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讲童话故事,也可以讲名人传记一样,只要学习方法是科学的,符合孩子认知特点的,就不必局限他的学习内容和范围。
最后一个我想说的案例,不是某一个孩子,而是就读蒙台梭利学校的所有孩子。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蒙台梭利学校出来的孩子,数学能力都特别强。
上小学前,别说是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就算是百位数的加减运算,或者小学二年级才涉及的乘法和除法,蒙台梭利幼儿园的孩子都能轻松算出来。
孩子们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学习能力,很多程度上是因为蒙台梭利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发明出了能帮助儿童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并供他们反复操作的数学教具。
举个例子,让幼儿园的孩子计算2579+1342=?这样的四位数运算,感觉就是天方夜谭,对吧?
可是假如我们换一种方式,像上图这样,取和2579对应数量的串珠,以及和1342对应数量的串珠。
(其中单粒串珠代表1,10个一串的串珠棒代表10,包含10根串珠棒的串珠板代表100,包含10片串珠板的串珠立方体代表1000。)
把它们全部放在一起,让孩子清点总数,然后进行进位的操作,也就是拿10粒串珠换一根串珠棒,拿10根串珠棒换一片串珠板。
通过这样具体的操作,孩子很容易就计算出2579+1342=3921,也加深了对加法、进位制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所以说,要不要给孩子超前教育,答案并不是绝对的。我们要关注的应该是学习方法的适龄性和科学性,而不是局限于学习内容是否超过了教学大纲。
如果是像上述几个案例,用符合孩子认知特点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强迫孩子死记硬背,提前学习书本知识,那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其实小样妈一直觉得,学习不应该只和学校、考试有关。
孩子呱呱坠地后,学吃饭,学走路,学说话,模仿大人的动作,学习游泳和骑车,学着交朋友,处理和小伙伴之间的矛盾,每一件事都是学习。
学习应该是一件伴随孩子终身的事。我们不能因为对“学习”这两个字的刻板印象,而局限了孩子的发展。
我是小样妈,复旦硕士妈妈,脑功能培训师,早教师。专注分享0-12岁育儿、早教、学习方法。
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
为什么简单的1+2=3,讲了无数遍,孩子还是会出错呢?
小样妈的数学课程——《6岁前这样教数学,小学不吃力》精选了15个小学前必学的数学概念,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如果你家孩子正好在3-6岁,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学得慢,你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帮他提高,欢迎加微信wendyc13咨询,或者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了解课程。
我是考研数学145分的复旦学霸,中科院尹文刚教授认证的脑功能培训师,也是一个6岁男孩的妈妈,想和你分享轻松培养孩子数学能力的方法。
我是小样妈
更多育儿干货
早教游戏等你来看